王伟伟
江苏连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排水路面在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的应用
王伟伟
江苏连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在我国的交通网当中连霍(G30)高速公路是贯穿东西的国道主干线,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霍尔果斯,2001年11月30日连霍高速公路(江苏段)通车运营。但是目前,由于受到自然因素、交通荷载等的影响,从而使得部分路段的路面使用性能大大下降,并且出现裂缝、车辙等病害问题,对车辆的正常行驶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存在病害问题的路劲进行排水路面罩面施工。基于此,文章就排水路面在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排水路面;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应用
在相关统计当中,美国30年的交通事故当中由于雨水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占到了5%。在传统的路面施工中,由于所使用到的路面结构致密、不渗水,主要利用的是路表径流的方式将雨水排出去,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路表积水在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水膜,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接触效果,影响路面抗滑能力,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受到行车荷载的作用,路面长时间的积水会使得沥青路面中出现剥落、龟裂、沉陷等病害。沥青混凝土路面当中,谁损害是主要的病害形式,因此加强排水路面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一些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当中,一方面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另一方也使得城市当中的“热岛效应”容易加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密级配的传统沥青路面影响了大自然的气温调节。
该高速公路全长235.7公里,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4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路面宽设计为2×11.75m;公路建成通车后,K214至K235段经过了长期的运营工作,在长期的交通荷载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之下,在该段路面当中出现了裂缝、车辙等一系列病害问题,使得路用性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行车安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使得公路工程能够顺利运行,就需要对路面进行维修。该工程拟采用排水罩面施工的方法来加以维修。
表1.1上行方向K214至K235原路面结构形式
(1)路面车辙状况分析与评价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6年8月份检测,连徐方向K214至K235超车道每10m车辙平均深度数值主要处于≥10mm段落,占总段落数的52.41%,其中处于10mm~15mm之间的段落,占总段落数的44.44%,处于15mm~20mm之间的段落,占总段落数的7.79%,不小于20mm的段落,占总段落数的0.18%;处于5mm~10mm之间的段落,占总段落数的43.44%,小于5mm的段落,占总段落数的4.14%。
(2)排水路面方案设计
在该工程项目当中,根据实际工程的特点,采用罩面设计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养护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对之前的道路路面才能采用铣刨的方式,并将其深度控制在10mm的范围内,与此同时,依照微表处的实际深度对路段的上面层行车道微表处采用精铣刨的方式,大概控制在10~15mm的范围之内。为了使得排水效率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可以在桥梁横坡的边缘位置和过渡段外侧边沿设置10cm宽的导水槽,尤其是桥头过渡段边沿的排水,应在标高较低的路肩切割长和宽分别为20cm和75cm的汇流口。在该项目的设计当中,主要以环保、安全以及路面承载力为重要目标。
在实际的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对路况问题做好详细的调查,尤其是对于设计段,需要做好现场复核工作,从而保证原路段当中的病害能够完全的清理。
铣刨过程中采用的是干铣刨的方式,方便将沟槽里松散的、细小的颗粒进行清除,保证路面的清洁度。
利用CASE清扫机对废料进行清洗,然后将采集到的废料倒入到废料车当中。对于桥面或者是过渡段的工作面,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将残渣清除干净。
采用同步封层车洒布橡胶沥青防水层的方式,在对沥青进行洒布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接头部分的施工加以关注,在进行洒铺之前,需要利用铁皮对已经洒布过的接头位置或者是路段位置进行一定的覆盖,以免出现重叠。如果洒布沥青不到位的位置,可以采用人工补洒的方式来使其完整。在碎石洒铺之后,应当用胶轮压路机将其碾压成型。
在摊铺之前,应当对车辆的到场温度进行检查,保证温度超过165℃。
使用两台摊铺机,其间隔为5-10m,将搭接的宽度控制在5-10cm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纵向接缝的质量。在接缝的地方,应当将车道的轮迹带避开。
在面层正式摊铺之后,应当每隔50m的距离对摊铺温度进行检查。
在没有将混合料压实之前,人员不能踩踏,以免出现返修的情况。不能够将混合料随意铺洒。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路面维修中,采用排水性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江苏连霍高速公路K214至K235段排水路面专项治理工程为依托,对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工程的应用提供一个借鉴。
[1] 马任.高速公路路面排水计算分析[D].山东大学,2015.
[2] 高爱华.路基路面排水对公路工程的重要性分析[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5):130~131.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