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郑江南 龚世丹 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遵义物流,大有可为
文丨郑江南 龚世丹 全媒体记者 杨媛媛
“黔货出山”发车仪式现场(潘黎娜/摄)
物流,伴随着电商业兴起而迅猛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如今,已成为快速、安全的“代名词”,放眼遵义市,登记注册从事物流相关产业的企业已发展至300余家。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刚要》和《贵州省物流体系规划》的要求,在2020年,我省要实现“一圈、三枢纽、四中心、五节点、六通道”的空间布局,而遵义,就处在枢纽和中心位置。十三五,遵义将迎来发展的新起点。
2017年9月27日,中国(遵义)国际物流博览会暨全球采购大会在遵义的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1000余名物流专家、学者与企业共聚一堂,也让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遵义物流”。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在与会期间表示:“依托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遵义可能成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特别是组织国内消费产品重要的集散中心,使得遵义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遵义物流,大有可为。”
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明确“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生态融合、成果共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意见,贵州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市提出了“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定位,而遵义,凭借独到的区位优势,成为了贵州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
作为贵州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遵义有它独到的优势。
翻开贵州省地图,不难发现,目前我省只在贵阳市附近的龙里县建了一个通达全国的物流集散中心,而遵义、毕节这样的人口大市以及兴义这样距离较远城市的货物却只能走贵阳中转,这大大影响了物流运输的时效性,也增加了物流成本。
这样的背景下,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应运而生。
由遵义市铁路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的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项目,占地9400余亩,总投资150亿元,由6大功能区(公铁联运区、货运信息服务与智能停车区、仓储物流区、交易市场与加工配送区、创意产业区、综合服务与办公区)和22个子项目构成。
位于遵义市苟江镇的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紧邻阁老坝火车站,与三合镇、南白镇相邻,距离遵义中心城区30公里,产业园以1300万吨的阁老坝货运站为依托,紧靠川黔铁路、渝黔快速铁路和兰海高速,附近拥有贵遵高速公路、遵义绕城高速、杭瑞高速等主要公路,同时距楠木渡码头30公里、乌江渡码头1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年建成、二年运营、三年完善”目标,预计5年内完成整体建设。目前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万国馆、行政办公区、电商快递中心、冷链物流区及园区主干道路网已于9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当前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计划2018年完成全部投资。建成后,将集运输、冷链、仓储、配送、交易、租赁、金融、信息、研发服务、创意服务、培训咨询等功能于一体,融合现代物流所有的内涵。
该项目预期到2018年物流量处理能力达到4000万吨,2020年达到8000万吨,2025年将达到1亿吨。满负荷经营后,物流新城的年税收就将达6亿元以上,每年提供的直接及间接就业机会也能达到至少2万人以上。
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该项目对全市投资的贡献为5.7%;2018—2020年预计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对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为18.5%。
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无疑是遵义打破当下的物流发展瓶颈,打通西南物流大通道,成为“一带一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重要节点,拉动遵义市乃至整个贵州省经济飞速提升及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世界离我们其实并不远,黔北物流新城建设以后,通过这里我们可以向北借助重要节点,搭上新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新通道的快车;向南,利用西南最短出海通道广西北部湾港区,打通出海大通道;向西,加强与云南出口城市的合作,拓展东南亚进出口渠道;向东,利用重庆到上海的长江黄金水道,建立与长三角地区的业务往来,形成优势的内陆港口体系,与其他国内国外重要物流集散地,形成整体面向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网络结构,建立起物流企业的互利互惠、互荣互通的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遵义市铁路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小宇的介绍,一幅遵义物流发展的蓝图在记者面前徐徐展开,让记者不禁感叹,“未来物流看遵义。”
一年时间过去,随着2017中国(遵义)国际物流博览会暨全球采购大会的召开,这座物流新城也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物博会上,71辆装载着全省价值约550万元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黔货出山”车队缓缓驶出,它们将送往上海、广州等地方,标志着这座西南物流枢纽也正式开始运营。
如今,随着企业的不断入驻,物流新城功能不断完善,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的发展方兴正艾。
纵观国内现有大型的物流园区,其实,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物流新城到底具有怎样的核心竞争力呢?
“‘软’‘硬’兼施,是物流新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唐小宇介绍,“‘软’即是大数据平台建设,‘硬’便是我们打造的冷链运输体系,两个平台的配合,将为遵义、贵州的物流业开辟新篇章。”
走进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项目已投入运营的物流大数据中心,记者看到,显示屏上一辆装满猕猴桃的货车到达物流新城仓储中心后,经过自动叉车取货、入库扫描、巷道堆垛、起重机存货等环节即将货物存入冷库仓储区。
猕猴桃在冷库中经过检验检疫、重新装车,由配送专员根据订单地址运送到买家手中。从采摘到送达消费者手中,只需72小时,这在过去至少得五六天。
这一切得益于大数据平台与“冷链运输体系”的配合。
“我们搭乘贵州大数据快车,将积极构建大数据信息平台,将现代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融入大数据建设。采取网络化、信息化先行的策略,高度重视电子商务技术运用的推广,重点打造物流信息平台、国际贸易信息平台,全面对接国际贸易市场,引领物流博思数据化建设的大发展。在这里,不仅充分发挥出物流新城的金融枢纽功能,还将建立技术装备、新信息技术、检测检验支撑、创新研发等平台,真正实现创新引领、智慧引领,智慧物流+智慧城市,产业和城市一体化不再是梦。”唐小宇介绍。
据介绍,目前物流新城正投资5.8亿元,积极打造“云上新城”,打造西部物流大数据中心、国家物流大数据枢纽,建设“互联网+高效物流”信息平台,从而提供线上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物流大数据、电子商务等衍生服务,打造“云”上物流生态体系,推动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
“物流新城‘云上新城’的建设,紧扣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与全球互联互通的总体战略定位,势必将项目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示范智慧物流新城。”遵义市铁路建设投资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卫介绍。
据悉,今年9月前,“云上新城”已完成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大数据中心一期、智慧新城一期、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一期建设。12月前,“云上新城”实现上线试运行,支撑物流新城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
“云上新城”平台还需物流基础设施的助力。根据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规划,该项目计划设计30万吨库容量的冷库,将建立健全的、全方位的冷链体系,与大数据平台一起,助力黔货“新鲜”出山。
总投资3.5亿元的冷链物流诞生后,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协调指挥,将遍布全省的100个农商旅综合体分支节点与物流新城的中心仓有机结合,建成覆盖全省的冷链物流网络,总库容量将突破80万吨,成为农业领域统一指挥、合理布局、精准驱动的核心平台。打造以遵义为中心,集冷冻冷藏、信息管理、物流配送、展示交易、储运加工、综合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打造西南冷链物流品牌,融入全国冷链物流体系。
如今,已有10万吨仓储设施的建设并投入运营使用。
物流新城冷链物流诞生后,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进行协调指挥,将遍布全省的100个农商旅综合体分支节点与物流新城的中心仓有机结合,建成覆盖全省的冷链物流网络,总库容量将突破80万吨,成为农业领域统一指挥、合理布局、精准驱动的核心平台。打造以遵义为中心,集冷冻冷藏、信息管理、物流配送、展示交易、储运加工、综合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打造西南冷链物流品牌,融入全国冷链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