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与杜湖杂交后代的增重效果比较

2017-11-22 08:36:27李晓静陈其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肉湖羊绵羊

李晓静,陈其新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0)

湖羊与杜湖杂交后代的增重效果比较

李晓静,陈其新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 450000)

试验以杜湖杂交一代羊、杜湖杂交二代羊与湖羊为研究对象,对其日增重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杜湖杂交一代羊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湖羊和杜湖杂交二代羊(P<0.01),且其平均日增重较湖羊提高了18.13%;杜湖杂交二代羊日增重较湖羊提高了4.85%(P>0.05)。可以看出,杜湖杂交羊的育肥效果优于湖羊,充分利用杜湖杂交是改善湖羊品种产肉性能,增加羊肉生产的有效方法。

湖羊;杜湖杂交一代羊;杜湖杂交二代羊;日增重

湖羊原产于中国太湖流域,具有耐高湿高热、适应舍饲、耐粗饲、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泌乳性能好、四季发情等优良性状,是世界著名的多羔绵羊品种之一,但湖羊体质柔弱、体格偏小、胴体瘦肉率低、个体生长发育缓慢[1-2]。杜泊羊是南非用原产于索马里的波斯黑头羊与有角陶赛特羊杂交选育而成[3],分黑头和白头两种类型,二者体型体格相似,生产性能无明显差异。它具有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食性广等综合特点,被誉为“钻石级”肉用绵羊[4-6]。

我国本土的部分绵羊品种具有优良的繁殖能力、产羔率高、泌乳性能好,但产肉性能低下。大部分地区通过引进外来优质肉用绵羊品种与本地绵羊进行杂交改良,以改善本地绵羊品种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目前,湖羊主要被作为母本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对湖羊与杜泊羊杂一代羊肉品质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报道。然而,目前关于杜湖杂交二代羊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利用湖羊的高繁殖性能和杜泊羊优异的产肉性能,将湖羊做母本、杜泊羊做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种一代(杜湖F1),再以杜湖F1为母本与杜泊羊杂交获得杂二代(杜湖F2),分析杜湖杂交绵羊的增重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肉用绵羊的杂交育种研究,培育出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繁殖性能高的优质肉用绵羊新品系(种)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择平均日龄109 d±24 d(45日龄断奶)、健康杜湖F1公羊114只、杜湖F2公羊108只、湖羊公羊56只,在同一栏舍相同饲养条件下,进行为期100d的育肥试验。

1.2 饲养管理

试验期分为试验初期30 d、中期30 d、末期40 d。每日饲喂基础饲料以及补饲精料2次,自由饮水。试验不同时期通过调整基础饲料的饲喂量以及补饲精料来满足试验羊的营养需求。其中基础饲料由66%的青贮玉米、17%花生秧以及17%精料组成。试验羊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羊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数据处理

记录各试验羊只的初始重、试验期各个阶段的育肥增重和采食量。采用SPA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湖羊的初始重极显著低于杜湖F1与杜湖F2(P<0.01);杜湖F1极显著低于杜湖F2(P<0.01)。杜湖F2的初始重较杜湖F1和湖羊分别高4.15%、19.64%;杜湖F1的初始重较湖羊高14.87%。经过100 d的育肥,湖羊的末重极显著低于杜湖F1和杜湖F2(P<0.01),而杜湖F1与杜湖F2的末重间无显著差异(P>0.05)。杜湖F1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湖羊和杜湖F2(P<0.01),而湖羊与杜湖F2的日增重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湖羊与杜湖F1、F2羊的生产性能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杜湖杂交后代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杜湖F1的平均日增重为174.61 g,较湖羊的147.88 g提高了18.08%,与周卫东[7]的研究结果相似。姜加华[8]、王锐等[9]和苏锐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杂二代羊的日增重要比杂一代羊提高5%~10%。而本试验中杜湖F2的日增重(155.05 g)明显低于程稳中等[11]报道的杜湖F2的日增重(223.3 g)。这可能是因为此次试验采用全舍饲,每日每次饲喂试验羊的基础饲料和补饲精料均为定量,并未能达到试验羊所需的日粮营养水平所致;也可能是本研究杜湖F2日增重明显低于杜湖F1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肉羊饲养标准,20 kg肉羊日增重0.15 kg需要DE 12.20 MJ/d、粗蛋白132 g/d;25 kg肉羊日增重0.15 kg需要DE 13.54 MJ/d、粗蛋白142 g/d。由此可以看出,本试验初期所提供的日粮营养水平可以满足湖羊的生长需求,并不能满足杜湖杂交羊的生长需求,这可能是杂交二代羊并未体现出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等优良性状的原因之一。但在本试验羊场特定的同等饲养条件下,杜湖F1和杜湖F2还是表现出较湖羊明显的杂交优势,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8.08%和4.85%,旦杜湖F1料肉比明显低于湖羊,杜湖F2的料肉比也低于湖羊。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湖羊通过与杜泊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席斌,高雅琴,李维红.我国湖羊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畜牧兽医杂志,2007,26(5):37.

[2]耿荣庆,常洪,杨章平,等.湖羊起源及系统地位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3):21-24.

[3]Milne C,Fahmy MH,Greyling J P C.The history of the Dorper sheep[J].Small Ruminant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Goat Association,2000,36(2):99-102.

[4]Schoeman S J.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Dorper sheep in different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and systems[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0,36(2):137-146.

[5]Cloete S W P,Snyman M A,Herselman M J,et al.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Dorper sheep[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0,36(2):119-135.

[6]曹斌云,赵敬贤,张若楠.杜泊肉绵羊良种培育及优良特性[J].畜牧兽医杂志,2004,23(1):32-33.

[7]周卫东,姜俊芳,宋雪梅,等.湖羊和杜湖杂交一代羊肉用性能比较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7):61-62.

[8]姜加华.波尔山羊级进杂交二代羔羊的生长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9]王锐,何永涛,赵凤立.不同级进代次夏寒杂交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的分析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5,26(4):5-7.

[10]苏锐,徐正宗,孙伟,等.不同血统比例杜湖羊杂交羔羊早期生长发育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4,50(23):1-5.

[11]程稳中,李维军,张兆洪,等.杜泊羊和湖羊杂交二代的增重效果[J].新疆农垦科技,2010,33(1):45-46.

S826.3+2

A

2095-3887(2017)06-0079-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7.06.024

2017-08-28

李晓静(1992-),女,硕士研究生。

陈其新(1965-),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绵、山羊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产肉湖羊绵羊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幼儿画刊(2018年7期)2018-07-24 08:26:10
昌台牦牛产肉性能研究
湖羊巴氏杆菌病诊治病例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巧计得绵羊
藏鸡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研究
西藏科技(2015年2期)2015-09-26 12: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