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大特区发展要凭“敢”和“干”

2017-11-22 09:09傅治平
今日海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特区海南中央

文|傅治平

三十而立大特区发展要凭“敢”和“干”

文|傅治平

明年即将迎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在这样“逢十”的重大日子里,总有一些关于特区的问题横亘在特区人的面前,需要特区人做出回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三个问题:特区还要不要“特”?特区还能不能“特”?特区该怎样“特”?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关系着特区的前途命运。

30年了,特区还要不要“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特区”。而被冠以“特区”的地方,不仅有着与“普通地区”不同的优惠政策引人歆羡,更以跨越式发展的速度让人赞叹。诚然,特区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不可否认,在特区成立初期,中央赋予的特区政策是特区快速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但是,当特区的发展经过了30年乃至40年之后、当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在中央赋予特区的一些政策已经普化的情况下,特区还要不要“特”、还会不会“特”的问题,成了几乎所有特区都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特区是中央决定建立的,只要中央没有明确地指出特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特区存在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过去,中央之所以要成立特区,旨在把特区当作改革开放的试验区。这是因为在取消计划经济体制后,要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不可能全面铺开地探索,只能由特区先行先试一些新的实践模式,在此过程中摸索出成熟的经验,从而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参考。当然,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特区先行先试的任务也相应减少,但这不等于就没有需要先行先试的方面了。改革未有穷期。当今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有许多最难改革的东西都集中到这一时期,且深层次的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大,仍然需要特区先行试验。这也是近年来中央又陆续批准成立了一些具有某方面改革创新意义的新区的原因。也就是说,特区还要特,特区还会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中,特区还应该有新的历史使命!

特区新的使命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用一句话作了高度的概括——“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如果说,过去特区要成为先行先试的探路者,在新时期则是带头领先的示范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习总书记的讲话,既赋予特区的新任务,也为新时期的特区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这句话的第一个字——“争”,语义深刻,不仅是强调创造实践范例的紧迫性,更是鼓励特区在创范例中的主动担当。如果说,早期特区在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央赋予的;那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特区的地位和作用要靠特区人的努力争取。

事实上,在一些人认为特区政策普化、特区已成“普区”的情况下,特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而是始终不懈地创造实践范例,努力发挥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海南创造的“文明生态村”模式,就成为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既得到中央的认同,也引发全国许多地方学习的热潮。在新时期,大特区还能“特”,还要“特”,关键在于特区人要去“争”。当然,此“争”非彼“争”,这个“争”,是创造实践范例的只争朝夕,是创造实践范例的争先恐后。

新时期,特区怎样才能特?

新时期的特区之“特”,不仅体现在政策之“特”,更加体现在行为之特。而行为之“特”,则可用“先、高、新”来体现。

先,就是当前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应该先人一步,就如“大胆吃螃蟹”的第一人。早期,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一举砍掉粮食供给制,让通行的粮票成为废票,此举给粮食供给的全面放开带了一个头。又如,在教育扶贫方面,海南率先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引得当时的教育部长在全国人大会上“三谢海南”。

高,即创造实践范例的起点要高。作为特区,许多事情要起引领或者示范作用,因此其起点必然要高于其他同类事物。例如,最初,海南提出的“一省两地”战略中,在旅游还不是人们生活中重要一项内容时,就把旅游列为海南的重要产业,提出要将海南建成一个旅游岛。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南将旅游岛升级为国际旅游岛,且这个国际旅游岛不是一般的旅游胜地,而是“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和“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当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又考虑将国际旅游岛纳入“一带一路”旅游圈,使海南旅游真正走出岛屿,融入国际。

新,即所做的事情,所实施的行为举措,都具有创新意义,是做前人所未做的事情。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精简机构是一个趋势,海南在早期就创了这个先例。但在新时期,海南做好机构改革的加减法,在压缩其他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厅局级机构——规划委,并成为深化改革的一个新举措。这个机构的增加,大大精简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因为,规划委的一个重大职能,就是整合不同单位部门的发展规划,使多部门的发展规划合成一张图纸。在新时期,海南率先实现省域“多规合一”,得到中央的认可。中央评价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在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空间规划体系上迈出了步子、探索了经验”,首先将海南列为“多规合一”的试点,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由海南向全国推广,中央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了9个省份。当然,作为先行一步的海南,绘制的蓝图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保障整合不同系统不同部门绘制的“一张蓝图”干到底、“多规合一”引领海南发展等问题,仍然需要海南一一作答。

特区要再特,靠什么?

在临近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全社会讨论特区精神之时,部分人却持不同看法,或者说有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特区都已经只是一个虚名了,再讨论特区精神有何意义?认为特区精神是与特区紧密连在一起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是认为全国已经呈现全面开放之势,再提特区精神意义不大;三是认为一些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只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成果就足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再提特区精神在全省范围内也难以起到引领作用。

此类看法谬矣!

政策也好、经验也好,都是外在的东西,唯有特区精神是特区内生的东西,是特区干群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一致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没有特区精神,再好的政策、再好的经验也无法落地。就像我们今天常提“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没有谁会认为,长征与延安时期已成历史,“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也过期作废了吧?

在新时期,特区要想继续“特”,在追求新的更高更好的发展时候,思考的不是如何从中央争取新的特殊政策,而是如何进一步弘扬特区精神。因为,只有特区精神,才是特区持续发展、持续“特”下去的内生动力。

特区精神是“提振器”,当我们稍有懈怠的时候,重提特区精神,的确有提振士气的功能,想想当年敢试敢闯的英雄气概,决不会再有“廉颇老矣”的感触,而是再生“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和“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胆气。

特区精神是“加油枪”,当我们满足已有的成绩时,重提特区精神,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与其他特区的差距。

关于特区精神,几乎国内所有的特区,都曾总结归纳出具有本特区特质的特区精神。如深圳,就曾总结出十点特区精神。但我们探讨各个特区精神的内涵,可以发现,所有特区都有一个共性的特区精神,“敢”。世上许多事,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的问题。特区之所以为特区,就是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就是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所有先人一步的行动、所有高起点的举措、所有的锐意创新,既包涵着机遇,也包涵着风险,且机遇越大风险也越大,也就越需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做支撑。

要把海南的特区精神体现出来,把海南的特区优势发挥出来,关键靠实干。美好蓝图要靠一点一滴的具体行动去实现,要在欠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美好新海南,担子重,压力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啃下硬骨头,才能实现各项任务目标。

因此,在海南经济特区临近三十而立的时刻,要再创特区的辉煌,要完成习总书记“争创范例”的嘱托,就得靠“敢”和“干”再出发!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本文责编/王亦晴 邮箱/jrhnwyq@163.com

猜你喜欢
特区海南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DC炫特区
热带宝岛海南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陈云不赞成发行特区货币
俄开设新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