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工作方案
(2017年9月3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美好新海南中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决定从10月起至12月底,在全省广泛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海南文明岛为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全省广泛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在活动过程中重点要把社会文明建设与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五大文明创建活动、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扶贫扶智扶志和激发内生动力、服务保障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纪念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军民融合发展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1.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新媒介,广泛传播自律、包容、文明、礼让的现代文明交通理念,推动建立与汽车社会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交通文明。制作刊播文明交通公益广告,增强文明交通意识。鼓励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典型案例大曝光”等媒体行动,发挥媒体力量、社会力量、道德力量,传播交通安全知识、文明理念、行为准则。充分发挥公益组织、企业、社团、车友会等单位作用,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文明体验等公益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交通参与者自学遵守交通法规。加快交通出行领域信用记录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2.规范文明交通行为。广泛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文明在路上、友爱在车厢”等文明出行活动,聚焦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文明驾驶等各类交通陋习,加强宣传教育,严管重罚,引导人们克服不良陋习,不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重点在公交车、出租车等行业全面推行,并逐渐推广开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礼让斑马线,让文明行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常态化开展交通违法整治。以城市中心区、核心区为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闯红灯、套牌假牌、酒驾醉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查违法停车、违法变道、不按规定让行以及非机动车逆行、行人闯红灯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严管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工程运输车通行秩序。
4.开展文明大道创建,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全面摸排城市主次干道交通堵点、乱点和安全隐患点,推动整改治理。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道和支路,打通“断头路”,提高城市路网通达性。完善道路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改进道路工程、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等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组织和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科学系统设置城市交通指路系统,确保指路标志设置层次清晰、系统,传递信息明确、连续。
1.在全社会营造节俭尚德的宣传氛围。组织省内新闻媒体以“倡导节约、文明用餐”为主题,大力宣传一批勤俭节约、文明用餐典型。制作刊播一批公益广告,在公共场所、建筑围档、公共交通工具等,利用电子屏幕、立柱广告牌、道路灯箱张贴刊播,推动文明餐桌进校园、机关、医院食堂、星级宾馆、社会餐厅等,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对餐桌浪费等现象开展集中曝光,树立和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鲜明舆论导向和浓厚舆论氛围。
2.突出抓好餐饮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餐饮企业要建立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在菜单上标明或标示食材分量、在套餐标准上注明建议消费人数,根据客人要求提供半份餐、小份餐服务。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宣传海报、设置温馨提示牌和承诺牌等方式,营造“吃出营养、吃出修养”的消费氛围,引导顾客适度点餐,杜绝浪费,并主动提供免费打包袋。鼓励餐饮企业将节约落实到采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好节粮、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强化顾客节俭意识,节约用餐,对理性消费、文明用餐的消费者给予鼓励。
3.加强文明餐桌行动的组织领导。开展创建文明餐桌活动,要从小处入手,以小餐桌体现大文明,通过市民素质的提升,反映城市文明形象,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各级文明办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总结推广经验,加强督促检查;旅游、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等部门要加强监管,引导餐饮企业在进货、制作、销售、服务等环节抑制浪费、注重质量、注重安全,使文明餐饮、卫生餐饮、绿色餐饮成为常态。
1.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约束和社会监督,强化文明出游意识,有效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加强对文明旅游的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特别是在重要时间节点形成规模和声势。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宣传,每逢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刊播力度。制作文明旅游方面的电视片、动画片、微电影等,运用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普及文明旅游知识。
2.强化制度治理。落实《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管理办法和民航旅客信用信息记录制度,建立文明旅游“红黑榜”发布制度,强化公民文明出游意识。针对一些地方旅游乱象,加大综合整治,打造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结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职能,开展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公民文明旅游。
3.发挥创建促进作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旅游风景区”竞赛活动,树立文明游客和“礼仪海南”的良好形象。在景点(区)设立“文明出游”志愿服务工作站,“一对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旅游文明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完善导游和领队全程文明教育责任制,优化全省旅游环境。
1.加强诚实守信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信守诺的传统美德,普及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治理相适应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培育现代诚信文化。利用国际旅游岛讲坛、琼州学堂、道德讲堂、读书会、基层巡讲等途径,大力开展诚信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精心创作诚信公益微视频、小品、短剧等文艺作品,增强诚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以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推动各个部门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建立“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红黑榜”发布制度,推进“信用海南”建设。健全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增加守信红利、提高失信代价。
3.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以“诚信经营无假货,诚信文明我先行”活动为主题,广泛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实践活动,推动诚信公约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推动形成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组织开展“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增强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1.网络正面宣传。牢牢把握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导权,完善网络舆情研判应对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一体化网络应急管理体系。定期不定期召开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培训会,要把互联网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内容,不为有悖人类和社会进步的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2.网络素养提升。开展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引导网民文明上网、阳光跟帖、理性发言,传播正能量,筑牢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底线,积极参与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在各单位、团体、学校广泛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活动,增强网络道德,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文明的网络语言,营造健康的网络文明环境。
3.网络综合治理。加强依法管理,着力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运营主体的社会责任,在内容审查、信息发布、队伍建设、人员准入等方面制订严格管理办法,切实做到“配好刹车再上路、修好堤坝再蓄水”。
4.网络公益活动。紧扣理想信念、爱党爱国、传统美德、文明新风、环保公益等重点选题,推出网络公益活动。各级各类网站加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行为的宣传活动,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慈善捐助、就灾助学、环保宣传、义务献血等网络公益活动,吸引网民广泛参与,让网络公益弥漫网络空间。
(一)强化党委主体责任。抓好社会文明大行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既要当好组织者、领导者,又要当好践行者、示范者,认真对照中央政策要求,对照省第七次党代会的任务部署,带头抓、亲自抓、认真抓。
(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和文联、作协、科协等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动员联系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大行动。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人物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
(三)加强工作策划创新。社会文明大行动的工作涉及面广,不能大而化之,各地各部门要细化工作方案,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锲而不舍抓下去。要深化对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推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载体创新,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四)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查问责。坚持落细落小落实,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入手,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真正做到社会文明大行动让群众参与、成效由群众评价、成果让群众共享。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