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延安精神研究会自身建设基本思考

2017-11-22 01:45武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杨向玲洪子华方耀强
中华魂 2017年12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

文/ 武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杨向玲 洪子华 方耀强

新形势下延安精神研究会自身建设基本思考

文/ 武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 杨向玲 洪子华 方耀强

全国视域的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近30年,以其旗帜鲜明的学习弘扬实践、涵盖广泛的研究支撑体系和面向时代的大众宣传机制为基本保障,在“竖旗”、“护旗”、“传旗”伟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习近平同志延安精神论述为指导,学习李铁映同志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自身建设的新要求,事关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创新发展。本文综观全国,联系武汉,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延安精神研究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形势下研究会建设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就开创研究会自身建设新局面求教于大家。

一、延安精神研究会自身建设的基本实践

习近平同志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为结合新的实际弘扬延安精神指明方向。延安精神研究会一经成立,即以其组织存在,在如云如林的社团组织中,高扬延安精神光辉旗帜,在学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特色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护卫“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旗帜,成为坚持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第一,在思想建设上,始终坚守旗帜鲜明的延安精神,学习弘扬实践。溯本求源,延安精神研究会是延安精神弘扬实践的产物。弘扬延安精神重点在培育,关键在实践。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弘延”实践,无论是历史层面的意义所在,还是现实层面的当代弘扬;无论是学术高度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范围的社会宣传,都是围绕延安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展开的。以“一史两志”为代表的延安精神传承基础不断夯实,以主办、联办理论研讨会为代表的延安精神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以学习宣讲、重大纪念为代表的延安精神主题宣传高潮迭起,以“六进”为代表的延安精神弘扬实践不断深入,呈现鲜明特征。

坚持办会宗旨,武汉延安精神研究会以“回延安”为基础,着重抓好“弘延”工作。一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在更大范围寻找延安精神。武汉曾经是全国抗战中心,是共产党人、抗日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走向延安的重要中继点,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驻在地、新四军军部建立地,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地,也是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吴运铎的家乡。延安精神研究会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上资源,为学习宣传研究延安精神提供丰富多彩的活教材。二是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更为精准中提供两个帮扶。延安精神研究会利用自身优势和社会资源,为黄陂姚家山、蔡甸侏儒山、江夏保福乡、新洲徐古镇等革命老区和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和精神帮扶,促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积极开展“六进”活动,在更多领域弘扬延安精神。广泛开展延安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医院的“六进”活动,培育延安精神的实践者、弘扬者和优秀传承人。

第二,在组织建设上,基本形成涵盖广泛的延安精神研究支撑体系。网上调查显示,除港澳台外,2004年全国即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地区成立延安精神研究会;至2015年,全国半数以上省份成立省级延安精神研究会及相关社团,地市级延安精神研究会和高等院校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得到广泛发展。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精心指导和有力推进下,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工作进一步推及全国。近年以来,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在珠海成立,滨海新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天津成立,区域性的延安精神联席交流与研讨活动经常开展。纵横结合,是武汉延安精神研究会办会的基本组织特色。首先在横向发展上重点抓好五支队伍建设。一是以探索和践行延安精神当代价值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精心抓好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二是成立“六进”指导委员会,下设6个工作小组,精心抓好“六进”工作队伍建设。三是以市延研会宣讲团为基础,扩大人员数量,精心抓好延安精神宣讲员队伍建设。四是积极探索延安精神“互联网+”,精心抓好“延安之光”网站队伍建设。五是依托理事单位老干合唱团和江汉大学艺术学院,精心抓好延安精神文艺宣传队伍建设。其次是纵向深入,按战线(行业)组织成立市直机关、农业、国有企业、卫计委、教育工委7个分会,在13个行政区和武汉经济开发区组建14个延研会(分会)。各区分会在区直有关部门、街(乡镇)、社区(村),以及学校、企业分别组建基层延研支会(小组)。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江汉大学、武汉二中、常青花园社区等单位延研会明确为市延研会分会。全市延研会组织结构由此形成三个特点:基本实现延研会组织横到边、竖到底的全市覆盖目标,基本形成上下结合、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组织结构日趋完善,各项工作日趋常态化的“弘延”事业格局。

第三,在作风建设上,基本形成面向时代的延安精神大众宣传机制。在常规性的主题宣讲、学习报告、纪念活动、文艺宣传、主题展览外,武汉延安精神研究会坚持在面向时代、立足基层、服务群众中加强“弘延”工作。在实体建设上,加强“一院三馆一网”建设和资源利用,形成武汉延安精神研究院、白求恩纪念馆、吴运铎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延安之光网站配套运行的新格局。在主题展现上,坚持一年一次理论研讨会,一年一本专题论文集,逐步扩大惠民利民的延安精神当代价值弘扬领域。在特色选题上,着眼于实,2011年出版、2013年再版《延安的故事》连环画,系统反映延安13年战斗生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2012年出版《延安精神当代价值丛书》,共有延安精神当代价值论、执政为民、铸魂育人、自主创新、强村富民、和谐家园等6个分册,对延安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行实证性礼赞。2016年再次聚焦执政为民、教育惠民、和谐安民、创业利民、强村富民,扩展与医疗健民,出版《为民之歌——弘扬延安精神当代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例集萃》,集中宣传武汉地区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典型。

二、延安精神研究会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研究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以“竖旗”为前导,坚持“护旗”、“传旗”的基本实践后,延安精神研究会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阶段性地集中体现于“护旗”、“传旗”之中。

第一,“护旗”挑战形势严峻。外部环境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之争依然存在。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在当前全球化和社会思潮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如何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成为延安精神研究会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二是科技进步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问题更多集中于网上之争。其中不乏对革命英雄、建设英模所施行的“污名化”行径,对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极尽污蔑。假于微信的心灵鸡汤等,涉嫌在“润物无声”中施加精神鸦片,消蚀人们,包括“50后”、“60后”一代老人的理想、信念和斗志。三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坚守任重道远。价值观扭曲以后的理想信仰、道德情操修复决非短期内所能完成。基于组织功能作用和国家前途命运,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地位只能巩固,不能削弱;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延安精神研究会的自身建设只能加强,不能虚化。

第二,“传旗”挑战不容乐观。主观因素必须正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将“弘延活动”从社会宣传深入社会实践。目前的学术研讨、理论宣传、文艺演出、经验交流等,较多集中于社会宣传,即停留在浅表层面。延安精神研究的目的在于弘扬,延安精神的生命力在基层、在社区,舍此,将无生命力。二是如何将“弘延范围”从一般人群深入重点人群,特别是青少年这一特定人群。青少年一代由于对历史缺乏了解,面对延安精神,常常流露出“迂腐”、“过时”、“无用”的错误想法。迫切需要用延安精神主流价值观来引导、规范、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健康心理、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延安精神只有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未来。三是如何将“弘延组织”

从老一代传入年青一代。“延安精神有一种‘理不乱的思想’,‘割不断的情怀’。参加研究会的人都是志愿军、义务兵,延安精神的传人。”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延安老人”越来越少,目前在会的老同志也将逐渐退出。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建设,既要“不忘老人”,更要“吸收新人”,“特别重视吸收年轻人参加研究会工作”确保研究会工作后继有人。总之,要促进延安精神时代化大众化发展,使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从平面走向深度,唤醒国人,特别是中国青年的核心价值观。

三、延安精神研究会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

面对纷纭复杂的价值观斗争,面对规范发展的社团建设新环境,面对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延安精神研究会要继续高扬延安精神的伟大旗帜,在创新发展中加强自身建设,确保落到实处,为高举旗帜、服务大局作出新的贡献,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第一,遵循事物发展的形成规律,进一步扩大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的全国影响。延安精神研究会是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载体,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建设是“弘延”事业的基础工程。如前所述,除港澳台外,目前全国独立生成的省级延安精神研究会占到全国省份的半数以上,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市区(县)级研究会、基层研究会,以及高校、机关、企业研究会等。各级各类延研会作为公益性学术性群众性社团组织,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议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建设推进计划,积极有序稳妥地在重点省份发展延研组织,充分运用好组织资源,为弘扬延安精神奠定强大的组织基础。同时,加强与相关组织的交流合作,建立联席制度和“弘延”联盟,在更大范围巩固和扩大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全国影响,更为有效地传播和弘扬延安精神。

第二,遵循精神传承的实践规律,进一步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重点的基层拓展。延安精神研究会是学习组织、研究组织,更是一个实践性组织。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生命力在于弘扬实践。基本实践途径是在服务大局中,通过理论研究、经验交流、图片展、书画展、文艺演出、纪念表彰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更要积极开展以“六进”为代表的延安精神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延安精神的基层弘扬和社区弘扬。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发展延研会的基层组织,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拓展阵地、壮大队伍、增强力量。要从延安精神研究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中培育、宣传和彰显新的优秀传承人。

第三,遵循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进一步做好延安精神研究会事业的代际承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把延安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精神支柱。”广义视域的延安精神传承,包括延研会组织工作的代际承接。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初期,仍有较多的“老延安”。30年过去,研究会仍然汇集大批从党政军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子女和热心弘扬延安精神的中青年同志。岁月渐去中的“延安老战士”逐渐减少,记忆消磨中的“延安老情怀”有所淡化。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工作的代际传承较之以往更为突出。根据目前情况,需要优化“弘延”队伍人员组成结构,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人员,从专业化年轻化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同时组建和扩大“弘延”志愿服务青年队伍,形成专业队伍与志愿队伍相结合而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四,遵循规范发展的社团规律,进一步彰显延安精神研究会办会的时代特色。发挥社团作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的社团建设正处于规范发展之中。坚持科学办会、依法办会、民主办会、勤俭办会,用延安精神办好延研会,在办会工作中践行延安精神,体现正能量,是加强延安精神研究会自身建设的题中之义。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研究社团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机遇,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购买公共服务等方面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突破体制内限制、建立非公领域延研组织上作出新的探索;在“互联网+”运用上探索“弘延”工作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在充分考虑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基本特点,借鉴相关“老字号”公益性社团组织做法,适当提高延安精神研究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年龄上限上争取相关支持。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研究会弘扬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
波兰睡眠研究会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延安,我把你追寻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日本的红楼梦研究会访问记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书画摄影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