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庆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小学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势在必行的。从现代教学理念入手,提出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进行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基础教育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人教版
小学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层次中的重点学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小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也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说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如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感受语文世界。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将笔者有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总结如下。
一、调整教学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双眼,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这一观点就充分说明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放开手脚、放开思维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传统语文课堂中,说话的主体始终都是教师,而学生只要带着“耳朵”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是毫无益处的。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就不应该先入为主去讲述秋天的感觉,而是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文字甚至是图画的形式将秋天的特点展示出来,由于小学生想象力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去发散思维,更有利于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通常来说,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如此,如果小学生的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就应该尽可能从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入手,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如通过卡通教具、模型来完成教学内容就是一个不错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狮子和鹿》时,由于该文章的故事性较强,同时又是以动物为主角进行讲解的,教师就可以通过将狮子和鹿的手偶带入课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用教师的双手来展示鹿是如何喝水、照镜子、欣赏自己的美以及如何被狮子追跑险些丧命的。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表演再加上可爱手偶对学生的视觉冲击,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就都集中到手偶以及教师讲述的故事情节上了。
三、发挥多媒体作用,增强教学直观感受
将多媒体运用于课堂之中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挖掘。对小学生这一特殊学习群体来说,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很难使学生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在这个时候,多媒体教学的价值也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发生作用,使学生更加直观而较有兴致地去感受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使教材中“死”的知识在多媒体的作用下“活”起来。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火烧云》时,部分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对火烧云没有形成印象,这就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和枯燥,很多学生就会因此而对文章的内容失去兴趣,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日常中的火烧云美景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对云朵的形状变化、颜色变化进行想象,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学生对火烧云形成了认识,并产生了兴趣以后,教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其实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事物,只要大家认真观察就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这些美就在我们身边!”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是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在这种重要作用的影响下,广大小学教师一定要共同努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努力为小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曹芳.试析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J].中小学电教(下),2012(11).
[2]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