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琳
一、小学作文现状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深深知道绝大多数小学生学语文中最头痛的是写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应试化”的危害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了名利,许多教师常常“围绕考试指挥棒猜宝押题,一味训练符合应试模式的作文”。这导致作文写作严重脱离生活,有哪个学生愿意写假、大、空的作文呢!
2.“技巧化”倾向严重
过于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有重兴八股文的味道,不引导学生“独抒性灵”,肯定会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
3.“命题化”倾向严重
老师一次次的命题作文,违背了作文即生活的真理,教学生挖空心思编没经历过的情节,只能导致学生对作文的愈来愈空,愈来愈远。
言为心声,写作过程应该是一个真情自然流露的过程,是一个情感宣泄的过程,是一个独抒性灵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才是有趣、轻松、愉悦的。而教师以应试为目的程式化地要求“立意要高远,结构要完整,描写要细致”,只能使学生眼睛看着房顶生编硬造,假话连篇,久而久之,“作文猛于虎”也就再也正常不过了。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作文教学“生活化”旨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观察分析生活,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作文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鼓励个性表达
在紧扣课标的同时应淡化写作技巧,不作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表达机会,开发其潜能,使之在明白晓畅表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个性表达。为此,命题作文最好不布置,要布置,必须深思熟虑,选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题目,而且要新颖,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围绕某个主题或话题布置作文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即自己选材,自己立意,不限体裁,不限字数,爱写啥就写啥,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调动内在潜质,插上想象翅膀,即使稚气满满,但却鲜活生动。
2.“评优”胜于“纠谬”
好多老师在批阅作文时,怕学生看不到自己作文的缺点,自以为老师的“纠谬”能够化为学生的能力,必欲方方面面指出,否则就觉得不尽责。这种做法是忽视了作文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模糊性、差异性和独创性,忽视了作文主体的个性。文学院往往培养不出大家,名家常常出于“江湖”,沈从文、莫言,哪位出身于科班?就是因为院校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没有鲜活个性的作品不可能成为经典。我在作文教学中也曾这样做过,其效果可想而知。后来我尝试用“评优”法,效果却出奇的好,它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这种方法应贯穿在其各个环节之中,而在批阅和讲评环节尤要凸显,通过放大亮点、进行激励性评价、适当提高评分、推荐“发表”于校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树立我会写、我能写的自信心。尤其对于劣作,千万不能“实事求是”要学会淘金精神,发现其亮点,即使是一个略好点的词也行,放大亮点,助其树立信心,扬帆起航。
3.练笔常抓不懈
布置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法宝,我布置作业有个嗜好,凡是学完我认为的佳作,我会布置“仿写”任务,或仿写句子,如比喻句、排比句、贬词褒用句、连动句等;或仿写片段,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或仿写小作文。在仿写片段和小作文时要求必须写实,不能“虚构”。为此,可适当放宽时间,给学生观察的时间以获取素材。如学习《颐和园》一文时,在学生掌握了“布局谋篇上首尾呼应,写作顺序上移步换景”的手法后,我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游家乡的古雁岭公园、小西湖公园、中山公园等,然后仿写一篇类似的习作,这样的作业,学生不是很发怵,有些甚至很喜欢,当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写日记是不错的练笔,但贵在坚持,重在写真写实,勿求字数,常批阅多激励是法宝。一二年级学生可用拼音加汉字或纯拼音来写。学生若能坚持练笔,从最功利的角度——考试来说,学生只要构思好了写什么,如何表达,根本不是问题,大多能一气呵成。
4.体验积累情感
老师要千方百计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如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学生只有亲身参与了,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有倾诉为快的欲望。我们学校这方面的活动较多:运动会、家长会、“六一”文艺汇演、元旦演出、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体操表演等。除此之外,我自己带领学生去敬老院洗衣叠被、铲草浇花以献爱心,还鼓励家长领孩子参观如博物馆、烈士陵园,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回忆、畅说、练笔。这样的活动,既净化了思想、丰富了情感,又可提高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
5.观察积累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何处?在观察积累。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它们中隐藏着珠玉,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就能捕捉到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搜集到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才不至于绞尽脑汁,抓耳挠腮。这点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再重复。当然,素材的积累,还可以靠读书间接获取,毕竟学生的生活重复、单调。
作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因此,作文教學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正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