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县菱角乡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21 14:50邓成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

邓成飞

摘要 介绍了万寿菊的植物学特性,总结了沾益县菱角乡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场地选择、育苗棚建造、育苗技术、移栽保苗技术、高产管理技术等,以期为该地区万寿菊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云南沾益;菱角乡

中图分类号 S68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149-01

1 万寿菊植物学特性

万寿菊俗名臭芙蓉,又叫金盏菊,属菊科万寿菊属。原产墨西哥及美洲地区,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抗性强,耐干旱,耐半阴。在酷暑条件下生长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为25~100 cm;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具有紫色纵纹及沟槽;叶对生或互生,羽状全裂,裂片披针形,有锯齿;全叶有腺点,有强烈異味;头状花序单生,花梗长而中空,舌状花瓣,边缘波状皱曲,花色黄至橙黄。万寿菊过去主要是花卉栽培,目前大面积种植色素用万寿菊,是提取天然叶黄素的优质原料。天然叶黄素具有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妆品、保健品、饮料、烟草等食品工业和化学工业领域。

色素用万寿菊追求的是产量和色素含量,目前生产上所用品种为内蒙杂交种,株高为80~120 cm,冠径为45~65 cm;分枝力强,单株分枝在48~82个之间;根系发达,根长达40 cm,且茎杆基部和底部分枝气生根多,但抗倒伏能力弱;花朵大而多,单朵重可达50 g,单株花朵在65~85朵之间;花瓣与花托比为8∶2,色素含量在16‰~18‰;种子粒数240~260粒/g,种子发芽适温15~20 ℃,生长适温10~30 ℃。全生育期180~190 d,所需积温为3 650~3 750 ℃。开花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期100 d左右。鲜花产量为22.5~45.0 t/hm2。

2 高产栽培技术

菱角乡已种植万寿菊13年,常年种植333.33 hm2左右,已成为菱角乡继烤烟之后的第二支柱产业,这些年以来做了大量试验、种植样板示范,不断总结了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在提高鲜花产量生产上主要采取3项技术措施:一是壮苗培育,二是移栽保苗,三是高产管理。壮苗培育上经过育苗假植、袋盘直播、漂浮育苗3个阶段,现将菱角乡漂浮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2.1 育苗场地选择

育苗场地应选择大田种植面积相对集中、水源和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的地块,以便于育苗管理和运苗移栽。

2.2 育苗棚建造

育苗棚可参照烤烟漂盘育苗,采用塑料小拱棚育苗。投资小,建造、拆除方便,有利于育苗操作管理。建造棚架可用钢筋、竹条等。棚膜用10丝无滴长寿膜或一般的育苗用膜,建造过程中覆盖棚膜时棚膜两侧不能完全固定,以便温度高时可以卷起通风降温。棚的长度以便于管理、容易更换垫底薄膜为原则,具体规格各地根据场地条件而定[1-2]。

育苗池建盖尽量用空心砖砌成,避免挖地为池,降低育苗池水温。推荐规格:育苗池内宽1.05 m,长6.7 m,可装漂浮盘(66 cm×34 cm,162孔/盘)共30盘。四周用43块空心砖(20 cm×39 cm)砌成。建好育苗池后清扫池底,确认无土块、石粒等尖锐物时可将2层塑料薄膜铺在育苗池中。铺膜时应保证塑料薄膜覆盖整个育苗池(底面及四壁),注入水后不会泄露。

2.3 育苗技术

2.3.1 漂盘消毒。首次使用漂浮盘不需消毒,重复使用的漂浮盘必须消毒。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也可用1∶100漂白粉溶液或1%~2%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0~15 min消毒,或是喷雾后覆盖薄膜熏蒸1~2 d。

2.3.2 基质装盘。每个育苗盘需干基质1.5~2.2 kg,使用时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后即可。基质装盘是漂浮育苗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具体操作:①加适量水拌匀基质。在洒水拌的过程中应不时用手捏基质,当基质在手中能捏成团、触手能散开时应停止洒水,将基质搅拌均匀,准备装盘。②装盘上下振荡沉实。将拌好的基质倒满育苗盘,双手将育苗盘抬高离地面20~30 cm,然后平整地扔下,使盘穴内基质振荡沉实。重复此动作2~3次。③刮平盘面,检查盘孔。用木条刮去多余的基质,检查并充实未装满基质的育苗孔。

2.3.3 精细播种。选择在晴天播种。按种时要按盘穴顺序,成排播种,以免漏播。育苗盘四周每穴播2~3粒,中间每穴播1~2粒。播种后在漂盘上撒1层基质,厚度0.5 cm,避免种子外露[3-4]。

2.3.4 加强苗期管理,严把3个关键时期。一是在十字期,即第1对真叶展开后,与子叶形成十字形,大约在播种后10 d,这个时期要抓好通风炼苗、及时统防和空穴补苗3项工作。二是在四叶期,即第2对真叶展开后,大约在播种后18 d,这个时期要揭去棚膜,仅盖遮荫网炼苗,控制小苗徒长,同时注意低温冷害。三是在六叶期,大约在播种后25 d,苗高已达12~15 cm,小苗在漂盘内生长受阻,要注意排水、控水,加强蹲苗、炼苗和统防,做好移栽前准备。对叶色淡、缺肥的弱苗,可用1∶100的尿素溶液喷施提苗。病虫害防治:①在十字期可用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药剂喷1次。如用70%黑胫清600倍液喷淋,或用好润、奇因、72%甲霜灵锰锌兑水3 000倍混合喷,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②在炼苗期用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喷雾1次。如46%病毒清800倍液叶面喷雾。③在移栽前再用好润和70%代森锰锌兑水3 000倍混合喷雾1次防治病毒病、褐斑病;用46%克植蝇800倍液或50%灭蝇胺3 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斑潜蝇1次。总之,漂浮育苗要加强苗期管理,严把3个关键时期,切实抓好苗床3次统防,即可育出健壮小苗[5]。

2.4 移栽保苗技术

清明节令过后,气温稳定回升,万寿菊苗龄达30 d以上,苗高15 cm以上,正是移栽的最佳节令。这时要加强移栽前的苗床炼苗、蹲苗和病虫害统防,抓紧大田整地理墒,做好移栽准备工作。endprint

万寿菊移栽包括整地理墒、小苗移栽和保苗。生产上要把好节令关和技术关。万寿菊移栽的最佳节令是在4月10—25日,这时苗龄为30~45 d。在4月中下旬早栽,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早开花,延长花期,提高产量和质量。在移栽技术上要把握好以下8个环节。

2.4.1 起垄。深翻耕地,耙平整细,起垄盖膜,增加活土层。起垄按1.4 m的垄距,垄高20~25 cm,墒面宽50 cm,垄沟内多留盖膜土,以便压膜和中耕培土。起垄要做到沟直、墒平、土细。

2.4.2 打塘。2017年万寿菊品种全部是内蒙杂交种,根据已往的试验结果,采用一垄双行,适当稀植,产量和效益都好。即双行垄栽,错位打塘,塘距52~59 cm,栽植密度为2.4万~2.7万株/hm2。中下等肥力的地块适当密植,塘距55 cm;上等肥力地块适当稀植,塘距65 cm。打塘一要深,以便装塘和定植;二要做到合理密植,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便于中耕管理和采摘[6]。

2.4.3 防虫。在整地理墒时,若发现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要及时防治。特别是小春作物地块,在移栽前,要用毒死蜱或2.5%敌杀死1 000倍液喷塘1次,减少地下虫害,保证苗齐。

2.4.4 施肥。施足底肥,用农肥22.5~30.0 t/hm2装塘,万寿菊专用肥用量600~750 kg/hm2,待栽好小苗,覆土浇水后施于塘周围,再用细土盖严化肥。

2.4.5 移栽。移栽时把塘内农肥扒开,用细土栽好小苗,再壅农肥和土。定植后浇足浇透水,每塘不低于3 kg。

2.4.6 盖膜。为了保湿增温,防止杂草滋生蔓延,保证苗齐,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盖膜时边膜要压实,并注意检查,有破膜的地方要用细土盖严。

2.4.7 破膜封口。万寿菊移栽盖膜后,要及时破膜放苗,破膜口可适当大一点,直径6~8 cm。为了避免膜内高温热气通过破膜口灼伤小苗,破膜口要用细土压严实。

2.4.8 保苗。4月中下旬早栽,风大雨少,天干地燥,要抓好抗旱保苗工作。做到及时浇水,促进生长,保证大田苗齐苗壮。

2.5 高产管理技术

万寿菊种植追求的是鲜花产量。目前生产上所用品种为内蒙杂交种,株高80~120 cm,茎杆基部和底部分枝气生根多,但抗倒伏能力弱。为了提高鲜花产量,针对万寿菊生长特性,中耕管理主要采取追肥培土、防病治虫、适时采摘3项技术措施。

2.5.1 追肥培土。目前生产上大多不注重追肥培土,造成中后期肥力不足,花朵小,分枝绊折损失大,产量不高。因此,要加强中耕除草和追肥培土工作。①中耕除草。万寿菊中耕除草应在植株还未封行时进行。选择晴天,铲除沟内杂草;对膜内杂草,要从植株根部环状破膜拔除。破膜口直径25 cm,以便追肥和培土。②环状追肥。结合除草,采用环状追施法,追氮肥150~225 kg/hm2,以延长花期,提高花朵重量。③培土护株。追肥后及时培土护株。培土时要适当拢枝,培土高度10~15 cm,以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减少采摘时的人为绊折。也可采用拉线护株的办法,用细绳沿垄向纵拉2根绳,用木桩固定两绳间距,起防倒护株作用。

2.5.2 防病治虫。①大田期虫害主要有粘虫、斑潜蝇和红蜘蛛危害。对粘虫可用40%氧化乐果或5%灭扫利1 500倍液喷杀;对斑潜蝇可用46%克植蝇800倍液或50%灭蝇胺3 000倍液叶面喷杀;对红蜘蛛可用1.8%虫满克防治。②大田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和褐斑病。当移栽大田出现叶片畸形、皱缩、矮化的少量植株时,用46%病毒清1 6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生长中后期易发生褐斑病,危害重,可采用70%代森锰锌或72%甲霜灵锰锌800倍液进行喷雾。

2.5.3 及时采摘。①采摘标准。当舌状花瓣完全伸出形成一个花球时即可采摘。②采摘间隔期。万寿菊平均花期90 d,及时采摘,可采摘7~8次。采摘时期正是雨季,若阴雨天多,间隔期可在10 d以上;若晴天多,间隔期应在10 d以内。③采摘时间。采花应选择在晴天9:00以后、花朵無露水时开始采摘。采摘要坚持做到“五不采”,即不成熟不采、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雾天不采及枯花、干花、烂花不采。

3 参考文献

[1] 符慧.万寿菊无土栽培基质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7):2727-2729.

[2] 贾兰虹,刘兆东,杨远航,等.延寿县万寿菊生态栽培防治病害生产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2):26-28.

[3] 国亚文,娄文生,王晓宇,等.万寿菊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2):113-114.

[4] 赵德柱,李云海,陈丽华,等.万寿菊应用价值及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46-150.

[5] 倪英,吴彦,任庆民,等.万寿菊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5):46-47.

[6] 辛玉霞,李金友.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2):8-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万寿菊高产栽培技术
咏万寿菊庆七十华诞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金色梦幻之花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种上“发财花” 走上致富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万寿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