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柴胡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21 10:46关扎根李安平雷振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柴胡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关扎根 李安平 雷振宏

摘要 介紹了柴胡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柴胡;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89-01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upleurum chinese DC. were introduced,and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including soil selection,seed selection,planting,fi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harvesting and other aspect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growers.

Key words Bupleurum chinese DC.;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为伞形科植物,别名北柴胡、竹叶柴胡、硬柴胡[1]。柴胡是山西著名的道地药材,药用成分含量高、品质好,有巨大的开发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山西省不仅野生柴胡资源丰富,而且人工种植也具有相当的规模[2]。柴胡在人工种植过程中存在种子发芽时间长、出苗困难等问题,目前对于此问题的主要解决办法是雨季播种、育苗和套种等[3-5],但采用这些方法,造成了柴胡生长周期长、产量低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针对生产现状,探究旱地柴胡速生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柴胡产量和生产效益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1 生物学特性

柴胡具有喜光耐阴怕板结、喜湿耐旱怕草荒、喜水耐肥怕郁蔽、喜凉耐霜怕早衰的特性。

种子萌芽生长期具有喜光耐阴怕板结的特性,柴胡种子有后熟的特性,新种子仓储5个月后的发芽率可提高20%;柴胡种子萌生芽在暗光环境下,胚轴生长强盛,可以伸长4.0~4.5 cm,将子叶托出直至子叶见光后才停止生长;如土壤疏松不板结,播深2~3 cm也可出土[6]。

种子幼苗生长期具有喜湿耐旱怕草荒的特性,种子早春顶凌播种加覆盖,当气温达到夜间8 ℃、白天15 ℃时即可出苗;幼苗胚根下扎5 cm土壤中,就会避免干旱威胁。幼苗喜湿怕草荒,如要早春播种,要选杂草少的地块,并在上年秋季施肥深翻25~30 cm。

夏季柴胡生长具有喜水耐肥怕郁蔽的特性,雨季是旱地柴胡生长的旺盛期,此时雨热同步,需肥需水,生长快速。合理密植是单株健长、提高柴胡品质的关键。夏至进入快速生长期,要适时追肥,8月下旬对20%左右抽薹的柴胡进行打薹。

秋季柴胡生长具有喜凉耐霜怕早衰的特性。秋季是柴胡根部养分积累的黄金时期,为防止叶片早衰,要进行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柴胡在秋末叶片有很强的抗霜冻能力,为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采挖要在立冬前后进行。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种植。

秋耕壮垡,耕地前施腐熟农家肥37.5~45.0 t/hm2,深翻25~30 cm。耕后及时耙耱保墒,以备早春播种。

2.2 选种播种

2.2.1 选种。选种以当地北柴胡的新种为主,柴胡种子寿命短,新种发芽率达40%以上,隔年种子发芽率下降30%~40%,且当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势强、根茎分叉少、药用品质好等特点。

2.2.2 播种。播种时间为冬播或早春顶凌播种,冬播时间为11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春播时间为3月上旬土壤解冻后。以行距20~25 cm开沟,沟深3~4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覆土厚1.5~2.5 cm,稍加镇压。早春播种温度较低,因而春播后立即覆盖地膜或遮阳网,保温保湿。播种量18~27 kg/hm2。

2.3 田间管理

2.3.1 疏苗定苗。当苗高5~6 cm时进行间苗,苗高8~10 cm时进行定苗。间苗时要间密留稀,间弱留壮。定苗时要留拐子苗,为幼苗创造合理的生长空间。除草结合疏苗、间苗同时进行。适宜留苗密度为1 m行长留苗40~45株,留苗密度120万~135万株/hm2。

2.3.2 中耕追肥。中耕定苗后进行开沟追肥,追施二铵120~150 kg/hm2。秋季是柴胡生长的旺盛生长期,通过增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提高养分利用率。

2.3.3 打薹促苗。一年生柴胡有20%~30%的能抽薹开花,应在8月中下旬及时打薹,地上部分留10~15 cm的茎茬,促进植株基部叶片生长和根部营养的积累膨大,增加产量。打薹时应选择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染病。

2.4 病虫害防治

2.4.1 农业防治。通过秋季深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来防治地下虫害;合理密植,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注重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性,雨季注意排水,以免造成柴胡根部病害。

2.4.2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产品(生物农药),如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链霉素等,控制和消灭病虫害。

2.4.3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性,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金龟子、金针虫、蝼蛄等害虫成虫。利用一些害虫的趋色性,在田间均匀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胶板,重点诱杀蚜虫等小型害虫。

2.4.4 化学防治。在化学药剂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要求,合理选择药剂和施药方法,准确掌握药量和浓度,严格把握安全用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坚决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杜绝农药残留和污染。

2.5 采收

2.5.1 采收时间。在土壤封冻前11月上中旬进行采收,传统种植方法采收年限为1.5~2.5年,早春播种或冬种的柴胡采收年限为仅1年,产量可达900~1 200 kg/hm2,柴胡苷的含量也可达0.83%。

2.5.2 采收方法。通过人工或机械采挖柴胡的地下根条,田间摊晾2~3 d进行脱水和叶片的营养成分转化,然后抖去泥土,除去茎叶,剪去残存茎基,烘(晒)至7~8成干时,将药材理顺取直,捆成小把,再晒至全干。以根长、质干、无杂质、无虫蛀、残茎短(≤1 cm)、褐黄色者为佳品。

3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80-281.

[2] 马晓冲,陈世平,王建华,等.不同密度下三岛柴胡干物质积累和柴胡皂苷含量的动态变化[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65-69.

[3] 李少华,史德伏,侯永刚,等.柴胡栽培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5,44(3):56-60.

[4] 周海,周锐峰.陇西县柴胡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6(6):85-87.

[5] 王耀.北柴胡药材的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7):141-142.

[6]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M]..北京:科技出版社,1972:1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柴胡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基于柴胡栽培种植技术要点分析
“本草”说养生
高手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