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2017-11-21 13:32罗永光
紫光阁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生报告发展

罗永光

民生问题,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既是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奏响新时代幸福民生的最强音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十九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地回应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精读十九大报告,“美好生活”成为高频词,体现了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坚定意志和责任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报告,无论是“三步走”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凸显了我们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高度关切。报告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工作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这预示着,我们党将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准发力、久久为功,补齐短板,努力在发展中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诉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的试金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是衡量一个政权性质的风向标。对此,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九大报告在更令人满意的教育、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合理及更有序的收入分配、更均衡的城乡区域发展、更完备的健康服务、更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更绿色的人居环境和更美丽的中国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初心坚如磐石。

夯实幸福民生的全面部署

十九大报告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诉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了至高无上的突出位置,既提出了重点施策的重点领域,又提出了精准发力的具体内容和全面部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民生之基。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到各项民生工作之首,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三,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更高质量”意味着人们劳动环境的改善、劳动工资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的加强;“更充分”意味着工作机会将会增多,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十九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部署,提出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强调要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制度,折射出了执政党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化解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的责任担当。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调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使“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实现路径。同时,十九大确立的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两步走战略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历史使命。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中国人。十九大报告一句“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为了兑现“一个都不能少” “决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明确要求,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仅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表、路线图,而且体现了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必将极大地激发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动力。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看得起病、吃得放心、活得健康,是人民群眾普遍关心的要紧事,十九大报告对此作了重点回应。强调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报告既提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等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全面取消以药养医” “让人民吃得放心”的政策措施,诠释了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的执政情怀。

努力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为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原则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贯穿十九大报告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综观十九大报告,最为鲜明的是人民至上立场,强调最多的是人民的利益。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虽然十八大以来我们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民生成绩单,但“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个富有哲理的原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更指出了科学的路径方法。

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其中,“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八个字,更是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牛鼻子”,部署了幸福民生的保底工程。“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十九大报告这些令人动情、暖心的话语,体现了党中央时刻把弱势群体放在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关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生报告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