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政工截然不同的道路

2017-11-21 20:05周渝
领导文萃 2017年21期
关键词:政工军队国民党

周渝

“党代表制度”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逃兵现象严重,将领倒戈成风,败退台湾前夕甚至出现了胡乱抓壮丁的现象。士气低落到如此地步,只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民党军政工系统多年的积弊都在这场战争中总爆发。作为对手的解放军,之所以能屡战屡胜,同样也离不开过去20余年的军队政治建设。

从渊源说来,国共两军都出自同一个摇篮,那就是黄埔军校的校军。孙中山在晚年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军事上主要依仗于苏联的援助,在建立军队时,也借鉴了苏联红军的做法,建立起一套政治工作制度。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能所向披靡,屡战屡胜,与军队中出色的政治工作不无关系。但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两支军队的政治建设与发展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把支部建在连上”

国共两军的政治工作都是效仿苏联红军而来,但分家后二者重视程度大不相同。国民党方面,早在1926年重新修订《国民革命军代表条例》中,就规定党代表任命由军人部以中央党部的名义行之,军人部部长副署,这样一来,政治训练部的职权就大大缩小了。宁汉分裂后,两个国民政府也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政治机关,但武汉政府(当时共产党大都在该政府)对政工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南京政府。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宣布“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宣告破裂。宁汉合并后的政府将原武汉中央的总政治部撤销,政治工作的地位再次下降,党代表制度遂形同虚设。

与备受冷落的组织工作相比,国民党军的宣教工作倒是在如常进行,在第一次国共内战(10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先后对苏区发动5次“围剿”,前4次“围剿”都被红军粉碎,以至于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给苏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从1927年建军起(主要是三湾改编后),就十分重视军队政治建设,军队政治工作被视为军队的生命线,也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1929年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针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一一进行纠正。与国民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红军中的党组织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把支部建在连上”,时刻在军队中进行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而国民党军的政工人员则长期充当幕僚式的角色,一切由军事主官说了算。

到抗战爆发时,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中的政治建设已经远远优于其他国民革命军部队。国民党对军队的政治工作究竟进行得如何呢?不能说完全没有进展,但执行力相当弱,一是因为10年来一直忙于“剿共”“削藩”等内战,无力建设;二是因当时全国还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中央政令不通,连部队的制服都无法统一,更遑论难度更大的政治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中央军中的党务工作也难免落得有名无实,至于地方军,有的甚至连名分都没有。

国共“心战”,高下立判

1945年8月29日,国共谈判刚刚开始之际,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令各战区重印了《剿匪手本》。这是1933年蒋介石在“围剿”红军时编撰的手本,是12年前的老东西。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在阅读手本后,马上提出了意见。他认为如今的共产党在施政方针、控制的地盘、部队规模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与红军时期不同,当年的方法已经不适用,继而提出“以政治问题的处理,来带动军事问题的迎刃而解”的方针。遗憾的是,刘峙的观点并没有引起国民政府高层将领们的重视。

反观共产党方面,直接将土改中取得的新成果派上用场,尤其在对国民党军喊话时,先调查清对方的部队主要由哪里人组成,然后将他们家乡农民分到土地的事情大力宣传,号召他们一起保卫土地,很快便瓦解了国民党军的军心,继而引发国民党军士兵成批倒戈参加解放军的现象。

此外,由于国民党部队中政工人员形同虚设,部队军事长官权力独大,造成大量贪污腐败、克扣军饷、人事分配不公等恶劣现象,也是造成国民党官兵离心离德的重要因素。

国民党军政工失败原因

1947年底,形势对国民党越来越不利,高层的军政首脑们终于意识到国民党军在政工方面的种种弊端。年底,国防部新闻局在南京召开团以上军队新闻工作检讨会议,并在孝陵卫进行了一次“心战”宣传品的实验。与会人员针对部队军心涣散、士气消沉,政工人员长期懈怠等问题,认为“现行制度,实不足以应付来日大难”。为此,国民政府对政工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力挽狂澜。但正如时任政工局局长邓文仪所说的“改组工作在实效上说已经是迟了”。此外,改组后的政工局之地位也并没有比之前的新闻局时期高多少,政工人员仍在充当幕僚的角色,处处受制于军事长官。例如有的政工人员为遏制部队贪污现象,改善军民关系,于1947年下半年开始在部队中推行四大公开(人事、经理、意见、赏罚),结果因触犯军事长官的利益而被迫去职。内战后期,国民党部队在军事长官的带领下成建制投降倒戈的现象层出不穷,政工人员起不了丝毫作用。这一点与共产党部队中的政委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

为了挽救危局,内心焦灼的蒋介石也曾想效法中共搞土改,1948年甚至擬定了《土地改革方案》,并于秋季招收了一批大学毕业生,成立土改工作队。这个方案以北平南苑进行试点,“基本要点是没收不在乡的地主土地,在乡地主实行二五减租”。但一经实施即马上引发一些实力派的激烈反对,例如拥有土地的李培基就曾在傅作义的便宴上不满地说:“共产党闹土改,怎么你们也闹土改呢?”

种种利害关系、人事纠葛,注定了国民党搞土改失败的结局。军事上屡屡受挫,社会矛盾持续激化,在风雨飘摇的1948年5月,政工局发出“执行铁的党纪,贯彻党的命令,整肃党的阵容,树立新的作风”的呼吁。这话乍一看与解放军“党指挥枪”的原则很相似,但二者收到的实效却是云泥之别。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工局的呼吁是苍白无力的,其最后的努力终究未能挽狂澜于既倒。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工军队国民党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快过关了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
国民党军曾大量使用过化学武器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