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的临床应用

2017-11-21 19:15万蕾黄明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后处理预处理

万蕾++黄明华

【摘要】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心脏缺血较为常见,且该疾病的病情较为严重。若对其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可以使患者心肌缺血耐受力进行显著提升,使心肌梗死的面积有效减少。除此之外,预处理和后处理可以加快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快速恢复。此研究对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脏缺血;预处理;后处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9..02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在临床疾病中,心脏缺血较为常见,其引发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存在相关性[1]。临床特征主要以胸骨后有阵法性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四肢冰冷。与此同时,患者若劳累过度和兴奋过度会提升该疾病发生率,休息之后可以有明显改善。鉴于此,此研究对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现将具体内容进行以下综述。

1 心脏缺血处理的价值分析

1.1 预处理

就心肌缺血患者而言,钳夹供应于患者靶部位的動脉血管,让其进行造血。一段时间过后哦,去除钳夹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血供,在此期间,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共进行5次。有学者对心脏缺血患者进行研究后表明,缺血与处理可以是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脏。但是,心肌缺血预处理还存在诸多的局限,主要包块:①患者实施预处理时,需确保在再灌注损伤的条件下实施,若心血管属于突发性和急性,则会增大缺血损伤的难度。②缺血的预处理也会影响患者自身心肌,由于该操作具有创性,若在手术期间进行该操作会将整体手术时间延长。③缺血预处理的次数和频率缺乏规范性,同时科学性的证据也严重缺乏。④缺血预处理需实施钳夹动脉操作,若操作次数较为频繁,会致使动脉粥样的斑块出现脱落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血栓栓塞发生率[2]。

1.2 心脏缺血后处理

有学者研究后表明,就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实施后处理会有诸多优势,如:①可以将缺血后的心肌梗死面积有效减少。②再灌注中引发的细胞凋亡可以有效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也会明显减少。③可以促进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3]。

通常情况下,缺血后处理的效果和患者缺血结束到后处理的时间存在相关性,处理时间和次数也有着直接联系。患者进行缺血后处理,若存在较长的操作时间,会加重其自身病情,若操作相对频繁,也会提升血管痉挛发生率。除此之外,若操作时间较短,心脏保护效果难以实现,同时还会引发缺血损伤。由此可见,后处理时间和次数进行有效控制,可以是患者治疗的最佳条件得以保证。但是,临床对于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的协调效果存在诸多争议,因此临床需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实。

2 预处理及后处理的主要机制作用

就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其预处理和后处理的主要机制为:促进多种激素类药物的释放,如:阿片样物质、腺苷和缓激肽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将患者体内细胞膜表面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同时激活灌注损伤的营救激酶,从而对细胞凋亡进行抑制。与此同时,预处理和后处理会促进线粒体ATP的产生,对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进行抑制,这样不仅使整个动作电位的时程明显缩短,同时减少了耗氧量。

3 心脏缺血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心脏缺血处理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自身的年龄。在处理心脏缺血时,若患者的年龄较高,会降低身体的各项机能,其中心血管系统调节较为显著。从临床多数研究结果来看,高龄患者在实施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会降低其自身的心肌保护能力。②是否合并慢性疾病。据相关资料表面,心脏缺血处理期间会受到慢性疾病的影响,主要包括:糖尿病、肥胖症,同时还包括高血压和高血脂。上述慢性疾病会对心脏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③药物和环境。心脏缺血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使用的药物也存在诸多影响,主要干扰内容为处理信号的转化过程。其中β受体阻滞剂和非甾体抗炎药有较大的干扰。与此同时,心脏缺血的预处理和后处理与环境也有着直接关系,如:吸入性颗粒、乙醇以及吸烟等,上述干扰因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腺苷受体功能,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内皮细胞[4]。

4 小 结

近年来,多数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心脏缺血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缺血处理分子生物学日益普及,对药物性的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的临床效果起到促进作用。要想使临床效果进行显著提升,需事先将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在诸多临床实践中,评价依据主要以处理后患者心肌酶谱释放为主。总体上来说,虽然心脏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得到了显著的显著,临床中的应用性也明显提升,但是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如:预处理和后处理的操作缺乏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结果有所不同,从而使试验中的可比性显著降低。由此可见,临床需进一步完善心脏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操作,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临床疾病的进一步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元林,王 伟.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的临床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9):1328-1331.

[2] 张晓良.心脏缺血预处理与后处理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6-67.

[3] 杨丽静,王古岩,郑 哲,等.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心脏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8):918-921.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后处理预处理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基于预处理MUSIC算法的分布式阵列DOA估计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络合萃取法预处理H酸废水
基于自适应预处理的改进CPF-GMRES算法
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