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帕
最近参加了一个同好聚会,扫一眼,每个姑娘都带着精致的妆容年龄难辨。而且聚会里不时出现不甚相熟的新面孔,大家姐姐妹妹的互称,避免失口—被叫姐姐和阿姨,是质的不同,这是个怕老的时代。
“别叫姐姐,当你阿姨绰绰有余。”我说,纵然被一个姑娘叫着小姐姐,然而她们谈论的话题是高考,我似乎插不上话。
“可你看起来也不比我们大很多嘛。”姑娘们被我的自嘲弄得有些尴尬。
犹记得20岁那年生日,和男友逛街吃饭,路遇小学生问路,开口就是一声“阿姨你好”。虽然称不上貌美如花,怎么二字刚出头就直接被叫作阿姨?自然我没有好脸色,小学生被我当场吓跑。一肚子气没处撒,最后演变成了我和男友的争吵。男友最终用一句话终结了“战争”:“从天今起你就是奔三的人了,叫你阿姨有什么奇怪!”可又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习惯以阿姨的身份自居了?
想想在十多岁那些年,还可以尽情吐槽“阿姨”这个词,那个称呼离我远到觉得手中还有大把多的时间可以挥霍。到了大学里,每年六月的话题中必然少不了“高考作文”。我们仍然兴高采烈地参与讨论,却又似乎在转眼间,高考和我们的距离还没有我们的孩子离得近。高考这件事,从我们艰难地走过、回味,最后渐行渐远,现如今已然从我们的回忆中抽离,进入了下一个轮回。后背发凉,时间都去哪了?
小時候长得胖,读书时成绩好,长大了能赚钱。这三样衡量养孩子是否成功的指标似乎都跟我父母没啥关系。仍记得学生时代的我颇爱绘画,但那仅仅是一点兴趣爱好,仅仅作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锦上添花的东西,太用心了就是玩物丧志。学艺术更是属于少数人的: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学艺术是读书无望之人最后的出路。可当看见与我从小长大的玩伴当年因为成绩原因最后选择了读美术,现在通过办兴趣班,妥妥地月入五位数时,母亲又开始懊恼当初怎么没让我选择这条既喜欢又能赚钱的道路。养育我们的那一代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大部分人还在旧的思维里爬不出来,这些经历让他们思维的格局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这导致了他们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始终贯穿一切,他们不再了解这个社会成功的规则,而我们也不再有机会和时间重新选择道路。
我们中的许多人还以男生女生自居,每当“六一”也还要祝自己节日快乐,但却又时不时在KTV里点一首暴露年龄的歌,生日要在朋友圈晒一张十八岁生日快乐的图, 但也无法拯救手机软件狠P之后依旧凸显的发际线和下垂的眼角。同学聚会谈论的话题一次比一次沉重,从回忆往昔到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柴米油盐升职教育。我们不再是老师口中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如日中天的并不是我们的事业,迎来的是正午阳光万箭穿心般炙烤我们的中年危机。
似乎我们是最早开始思想解放的一代,然而在婚恋观上,80后的男性和女性存在着认知的差距,80后的男性依旧倾向于找到传统的贤妻良母,而80后女性独立思维的空前强大又使得她们在家庭中要争取更多的权益。有的人夹裹着父母的寄望和自身的无奈最终向年龄与现实妥协;也有的人负隅顽抗,适龄青年相互看不上,网络自嘲群体一隅就被他们牢牢占据了。
然而过了结婚生娃这一关,后面的路才更加显得步履艰难。上有老下有小 ,还得背上一个啃老的名义才能凑齐了首付,终于搭上了房贷的车。就好像70后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80后亦给90后贴上“脑残”的标签,然而我们并没有垮掉,负重前行的我们顶天立地却也惴惴不安,原本以为能从70后手中接下事业的大旗,却被新生的90后抢了个先行。在信息化的大潮里面,我们的大脑确实输给了90后。晋升的通道越走越窄,很想放手一搏,却更怕失手,车贷房贷,四老二小,摔一跤能把一家子都拖下水。
去年我独自一人去了香港,没有疯狂购物,没有走街串巷。回来后被同事逮着问,又买了啥新款,又去了哪里玩。我平淡地告诉她们,我不再是那个吃喝玩乐至上的姑娘,去香港打了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买了份保费不菲的重疾保险:“不再年轻了啊!”看着朋友圈满屏的众筹公益捐款,深深感觉到疾病的可怕。所谓一病不起,不但是身体回不去,家庭财务也跟着彻底垮塌。曾经嗤之以鼻的养生节目,现在竟然也让我能注目半天。
酒桌上叱咤风云的我们,现如今喝杯啤酒都恨不得扔两颗枸杞红枣。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啊,到底在哪呢?
大概,在那个成为了网红的保温杯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