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李司坤 倪浩 王冬
日本丰田汽车日前发布消息称,为响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丰田已经开始讨论由两家与之合作的中国企业生产纯电动车并最快将于2019年开始销售,德、美两国的车企此前也已纷纷布局电动车在华销售。然而国内电动车的需求量究竟如何,各方依然留有争论。
据《日本经济新闻》20日报道称,日本丰田汽车计划通过与广汽集团的两家合资企业制造和销售由中方企业开发的纯电动车,此举是为应对中国将于2019年开始实施的新规。该规定要求丰田等车企每年要在华生产几万辆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丰田原本打算自主开发纯电动车,但担心在应对新规定的实施上来不及,因此破例采取了将开发权交给中方合作企业的方式。
报道称,在纯电动汽车战略方面,一度主打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的丰田被认为绕了弯路,因而公司执行部有很强的危机感,特别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可能导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根基发生动摇。日本《东洋财经在线》网站近日报道称,凭借巨大的人口及政府的强力扶植,中国正逐步成为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及生产基地。在布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方面,日本企业被认为落后于欧美车企,但日本车企正在利用与中资的合资公司市场影响力进行追赶。另外,日本车企也试图争取在技术上取得主导权。如日产和三菱都拥有一定独创性技术。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全车型电动化的马自达还提出提前应用自动驾驶技术。但如果日本对新的智能化环保化技术和市场需求不敏感,就会导致落后和危机。
德国《经济周刊》20日称,戴姆勒近日宣布将向中国市场投资6.8亿欧元,用于扩大电动车及电池生产。戴姆勒大中华区负责人唐仕凯称,这笔资金是已经宣布的100亿欧元资助全球电动车攻势的一部分。戴姆勒已经与北汽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今年7月,两家公司宣布将投资6.55亿欧元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因此能够确保奔驰在2025年前获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就在上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区总裁海茨曼在广州车站宣布,未来7年,大众将与中国伙伴一起为电动车的研发投资100亿欧元,在2025年之前,将在中国生产40款新型电动汽车。大众与中国江淮汽车公司共同成立电动车合资公司的计划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上半年将共同生产出首辆电动车。宝马此前也发表声明称对新规表示欢迎,目前正寻求与长城汽车在华组建一家合资企业生产电动车。宝马还联合4家合作伙伴,投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面对德、日对手,美国车企也加入竞争。通用集团今年宣布将在2023年前,推出至少20款新型电动车及燃料电池车。10月2日,通用宣布正在朝着一个“零排放的未来”转型,计划于未来18个月内推出两款新型全电动车。路透社此前援引通用集团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的话称,通用的中国合资公司有望生产足够数量的新能源汽车,上汽通用集团及其与五菱汽车组建的三方合作公司正在“努力至少达到积分授权要求。”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美日各汽车企业面对中国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厉兵秣马积极备战。各国车企紧密跟踪中国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并积极做出调整和应对。“想在汽车江湖上行走,就必须作好中国市场,这是全球汽车行业的现实。”
然而也有声音认为中国电动车市场已出现供应过剩局面。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报道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汽车制造商共生产42.4万辆新能源汽车,但销量仅为39.8万辆。而且分析人士估计,个人消费者购买量只占总销量的1/4,其余部分被国有出租车公司或其他公共服务车队购买。大众汽车中国业务首席执行长海兹曼表示,大众正在研究汽车共享服务等选项,消化多余的产量。汽车专家张毅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华销售的电动车已供过于求,后续产能依然过剩。“电动车的制造流程并不比传统汽车更复杂,此番外国车企同中国厂商寻求新一轮合资有扩大产能,进一步抢占国内市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