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燕珍
茂名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
柯燕珍
茂名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众所周知,目前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国内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对茂名市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本文中,笔者结合茂名市,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几种有效控制尾气排放量的措施,希望能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些许经验。
机动车尾气排放;大气环境;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为来源(如汽车尾气)直接排放的大量气态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及其它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都市霾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对居民的健康、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当前随着茂名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高,机动车的数量进入一个高发展的时期,数量正在急剧上升。自2015年以来,茂名市投资巨大,建立市级机动车监督管理平台,构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及联网体系,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逐步实施“黄标车”淘汰工作,为净化汽车尾气,优化茂名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做出一系列巨大努力。
根据茂名市环境监测站点,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空气质量进行PM2.5在线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期间,茂名市大气污染源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机动车尾气、燃煤、生物质燃烧源、工业工艺源以及其他成分,其中,首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所占比例为27.5%;燃煤、生物质燃烧源、工业工艺源占比依次为,23.4%,14.7%和10.9%;其他源影响不是很大,大气污染成分分析图表如下图1所示。另根据相关资料,广州、深圳两市源解析结果显示,广州市PM2.5有21.7%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深圳机动车尾气则贡献了城市PM2.5的41%。同时,机动车尾气也是大气中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
图1 茂名市大气污染源来源分析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低空排气,因此气体排除后首先会对人造成伤害,机动车尾气排放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氮氧化物(NO X)、碳氢化合物(HC)铅(Pb)、碳烟、苯并芘(BaP)以及一些烟尘微粒物(包括某些重金属化合物),这些对人体都有直接的危害。
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大量机动车在路面行使,就会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聚居在城市中心,会形成“热岛效应”,影响城市中心气候。机动车尾气排放不仅直接危害大气环境,而且会形成二次污染,对大气环境构成更严重的威胁,机动车尾气排放最为重要的二次污染物就是光化学污染,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在大气中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的影响主要是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使红眼病患者增加,促进哮喘病人发作,并引发其它疾病。机动车尾气污染造成了大气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已日益危害到人们的生存环境。”
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机动车发动机的制作工艺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虽然我国的机动车起步就时间上来说较早,但是在发动机的研发、生产工艺以及发动机设计方面与机动车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机动车排放的问题上,机动车发动机排放气体标准不够高成为大气污染来源的重要原因。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对车辆有效检测、超标车辆如何处置、旧车淘汰如何执行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善的配套制度与措施,并涉及公安、交通、法制、财政、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多个部门,工作量大面广,协调困难,尤其是在国家对车辆使用不再设置报废年限后,工作开展难度更大。”
笔者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不少地方机动车燃油使用情况还存在着质量不稳定,标号低,燃油内含有的硫、磷以及一些其他的杂质含量明显高于国家标准的问题。这种燃油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和一些固体颗粒,造成了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
机动车的流量和道路的限制等因素会直接导致大气污染物的升高,“每当人流、车流量集中及路况不好的时候”,机动车就会因此减缓速度,大大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以环保、交警等职能部门为主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明确其应承担的职责,建立和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的组织体系,逐步解决人员、经费及装备到位的问题,加强推动机动车污染监管机构的建设;环保监管理部门联合公安交警、机动车尾气检测部门定期执法查处限行区域黄标车上路及尾气超排污车辆,对违反规定进入限行区域的黄标车及再上路,对超标准排放的车辆除了要求治理排放达标外,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之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减少投入,缩短时间,达到最大的成效。首先,应对主城区道路节点路段和部分区域进行治理和改造;与此同时,进行停车场的建设工作。这项工程已经在茂名市动工。其次,在主干道周围增加支路形成微循环,以缓解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另外,外环的道路建设也应增强,早日建成便捷交通城市。
如今机动车拥有量日益增加,茂名市内许许多多的区域内的机动车数量严重超载,造成主干道的拥堵。所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既缓解交通的压力同时又降低了PM2.5的各项指标,大气环境得到很好的治理。
为了将茂名市建成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议在城市主干道划自行车道,政府也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低碳出行,鼓励路途较近的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较远的坐公交或电动车,实在路远的才开汽车。减少上下班高峰期聚集的车流拥堵,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环境的污染;在人员集中住宅区、商业圈等人群密集型场所设立公共机动车、自行车停靠站,对城市公交车线路进行优化,方便市民公交出行,适当增加公交班次,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过后,有步骤的推行发达城市的出行方式,推广燃气机动车以及电动车。
除此之外,政府宣传部门还应该大力宣传环保口号,号召绿色出行,推广环保交通工具,让市民从思想上改变,为建设和谐环保的城市共同努力。
5.4.1 严格检测标准
2016年,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发布了关于机动车环保标志技术鉴别规范的通知,文件强调,在机动车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中,为了强化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管理,规范和统一我省机动车环保标志技术鉴别工作,印发相关技术鉴别规范,尾气检测要依据《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05)、《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稳态工况法)》(DB 44/592-2009)等标准,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督实施,对尾气排放进行严格检测,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
5.4.2 创新检测方法
在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上,提倡使用双怠速法(点燃式发动机)以及不透光烟度法(压燃式发动机),这两种方法是目前来说工作效率较高的检测方法,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将检测时间缩短。
5.4.3 “做好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和联网工作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环[2016]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排放检验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环规大气【2016】2号)》及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和联网工作的规范》的通知要求,做好监管及联网工作,至目前,茂名地区已有14家机动车检验机构在线检测接入茂名市机动车环保监管系统,并与广东省机动车环保监管及数据交换系统并网,确保将机动车排放检验相关数据通过网络实时发送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也为机动车尾气的监管治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5.4.4 认真落实做好“黄标车”的淘汰工作
2015年,茂名市出台了“黄标车”淘汰的攻坚方案,方案指明对非营运类高污染车辆“鼓励更新、限制使用”,对营运类高污染车辆“按期报废、强化监管”,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部门协调,完善配套政策,严格落实责任,加快推进全市“黄标车”淘汰,促进大气质量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监管部门将此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加大执法力度,对“黄标车”彻底治理。根据调查茂名地区黄标车淘汰的数据,2014年19769辆,2015年12693辆,2016年11974辆。
茂名机动车近年减排情况
近年茂名机动车尾气排放在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配合监管治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茂名近年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如果下图2。但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的保有量也会逐步增加,机动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监管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图2 茂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
随着机动车产业的革新速度越来越快,在方便了广大居民、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不断的呈现着,通过分析大气中污染物的成分,笔者提出四种可以有效控制大气环境的措施,包括制定完善地方配套法规,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优化城市建设,减少交通压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出行和环保车辆;监管部门加强监督的方法,切实可行的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做出努力。
机动车产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必然产物。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大气污染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政府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空气质量的保护树立了法律依据。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各大企业发展低排量的生产方式,净化燃油质量等具体方法来降低大气污染物。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树立广大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自觉的进行节能减排工作,遵守规章制度,用行动为城市做出自己贡献。
[1]黄深,潘要武,刘国盛,李梅,毕燕茹.茂名市大气PM_(2.5)在线源解析[J].茂名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暨南大学;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杜学勇.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及有效控制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148.
[3]王小霞.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与控制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
[4]关共凑.佛山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措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