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协办的“2017年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学术年会”顺利闭幕
2017年10月23日−27日,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建造、运行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等近 500名领导、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办、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和《核技术》编辑部协办。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自强院士,副理事长刘华、吴宜灿、张金涛、刘开武、刘森林、苏旭、许平,秘书长杨华庭,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副司长黄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美国保健物理学会主席Eric W. Abelquist等12位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刘森林致开幕辞,环保部副部长刘华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致欢迎辞。
刘华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作为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始终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有力提升了我国核安全整体水平。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作为我国核领域的重要学术团体,为辐射防护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普及推广和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不懈努力。我国《核安全法》颁布与实施,为依法开展核安全监管工作夯实了基础,希望学会的全体会员深入研究、扎实贯彻《核安全法》各项要求,发挥表率作用。也希望学会面对我国核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再接再厉、担当作为,推动辐射防护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
刘森林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推动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新蓝图的实施,辐射防护的保障支撑作用将更加重要。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将充分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搭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辐射防护各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努力。
赵振堂所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本次年会承办方,感谢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的信任,也对出席年会的国内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借助这样一个出色的交流平台,一定能增进广大辐射防护科技工作者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促进辐射防护科学与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辐射防护科学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辐射防护科技人才素质的成长和提高,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潘自强、Eric W. Abelquis、黄敏、扈黎光、赵振堂、刘森林、吴宜灿、孙全富、陈凌、刘晓超、马永红等12位国内外辐射防护领域的资深专家分别做精彩的大会报告,并回答了参会代表的提问,解答了当前辐射防护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
本次会议共征集论文投稿278篇,经过专家审核,论文集收录论文255篇,其中95篇被选作优秀论文,在会议设立的“天然辐射防护”、“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粒子加速器辐射防护”和“放射卫生与生物效应”、“核与辐射应急及放射性物质运输”等5个分会场进行了交流,各会场就辐射防护领域的有关专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精彩互动。
为鼓励广大青年参会、促进人才成长,年会期间还举办了青年学术论坛。青年身份界定为在读大学生和研究生,论坛收集在读学生的投稿,范围涵盖与辐射防护相关各个方面。《核技术》编辑部负责全部投稿的前期专家送审和结果统计;部分参会编委作为现场报告的评议专家,参与了青年优秀论文的最终评定,并出席了闭幕式上为获奖论文作者的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