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在体检人群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2017-11-21 02:30:08桂淑珍刘金莲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慢性病人群管理

桂淑珍 刘金莲 黄 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 1.神经外科 2.门诊咨询 3.统计科 330006

健康管理在体检人群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桂淑珍1刘金莲2黄 媛3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 1.神经外科 2.门诊咨询 3.统计科 330006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慢性病防治中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体检人群中124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为期一年健康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慢性病行为变化效果评价。结果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患者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慢性病行为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变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管理,对有效防止慢性病恶化、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体检人群中进行健康管理是一个好的模式。

健康管理 慢性病 防治

慢性病的风险是易造成伤残,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增添了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1]。当前慢性病的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只占很小部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酗酒吸烟、心理压力大、缺乏运动等容易让现代人患上慢性病[2]。本文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陆续收集了体检人群中124例慢性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健康管理,并与健康管理前进行对比,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体检人群(诊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60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50.5±4.5,高血压90例,糖尿病64例,单纯血脂异常74例。

1.2 健康管理方法

1.2.1 建立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体检人群个人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有无抽烟喝酒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化验室管理前后结果。将体检人群各项调查结果录入体检人群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1.2.2 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所收集的患者信息,对患者的身体近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1.2.3 健康教育管理:体检后进入就医通道,网上设有信息化健康教育平台与咨询专家系统,便于患者上网学习和免费咨询。

1.2.4 个人健康计划及改善指导:将基本资料调查与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体检结果、检测等资料结合,对体检人员出现中危、高危存在或出现相关慢性病的风险的人群开展康复知识、康复技巧、风险因素为主要内容针对性制订一对一的干预措施,制定针对性的合理饮食、运动以及改善不良方式、精神压力的调节和干预的具体方案,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高血压患者停止或减少喝酒、抽烟,坚持常年的适量运动等。定期身体指标的检测,首个月每周1次,之后2周1次。检测内容主要体重、血压、血糖等内容,血脂3个月检查1次,做好记录,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每月随访,定期复查,专人利用通信设备(电话、微信、qq)等随时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

1.2.5 自我健康管理:举办健康教育活动会,为受检者提供互动式饮食和运动管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行个人健康管理计划[8]。

1.2.6 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时限1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管理后临床指标情况 与管理前对比,血压、血糖及血脂临床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患者相关临床检验指标变化情况[n(%)]

2.2 管理后患者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慢性病行为较管理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慢性病行为变化情况[n(%)]

3.讨论

3.1 健康管理可以降低个人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慢性病的防治基本策略是适用三种手段(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疾病管理)[3]。本研究由表1可知从体检人群中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及时干预存在的健康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与管理前对比,血压、血糖及血脂临床指标均显著降低。因此健康管理加强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危险因子的产生,不断提高体检者的健康水平,改善体检者的生活质量[4],有利于保持长期的健康,大部分人乐于接受。

3.2 健康管理可以提高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意识 在本研究中健康管理存在认知度不高、接受度不够现象,尽管国家“七五”规划对于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早有部署《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2006~2015)》又做出了纲领性的要求[5],但由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见效是一个远期效应,需要大量的投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次全球性预测调查显示,75%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6]。WHO的一项调查指出,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起决于自己的行为,也即是生活方式,15%是由遗传因素决定,10%由社会因素,8%由医疗因素,7%由气候环境因素决定[7]。从每年体检中发现很多中青年生化指标异常、脂肪肝、血压偏高、体重超标等情况,大部分人不重视,后果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给予健康干预,评估危险因素,及时干预,能阻止向慢性病发展趋势或逆传慢性病,越早健康干预,对人类健康有深远的意义。健康管理广泛接受需要政府的投入、支持和大量专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参与,制定选择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管理方式任重道远。以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和国情,实现全民健康管理还有一定的困难,从体检人群中进行健康管理是一个好的模式,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他们科学的健康观念影响周围人群,提高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意识。

3.3 健康管理可以促进患者学会自我管理 大部分体检是群体性体检,可以为此群体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健康知识普及和现场咨询,举办健康教育活动会。在本研究健康管理中不定时组织专家到单位或社区访谈普及医学保健知识,在谈话中融入各种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教育内容,提高大众自身保健意识和自我维护意识,使人们在掌握健康知识的同时,还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的重要性,懂得从“治病”前移到“防病”健康管理的理念,改变以往有病治病的旧观念,以干预性的防病为健康开启了一面保障大门[9]。在本研究的健康管理成员中,人们提高了自我保健的意识,学习自我保健的方法,并转化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减少及避免疾病的发生,异常情况早诊断,知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由表2可知管理后,患者不良习惯、饮食结构、锻炼习惯、心理状态等慢性病行为改变较管理前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变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自我管理,对有效防止慢性病恶化,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徐水英.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6,3(19).

2 杨斌芳,陈志恒,朱小玲,等.慢性病防治中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39-39.

3 孔灵芝.医改政策框架下的慢性病防治[C].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9:1-3.

4 余征,余雨玲,彭维.人文关怀理念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6):封3.DOI:10.3969/j.issn.1002-1256.2012.16.100.

5 林珍启.健康管理运用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2):150-152.

6 王刚,张彤.亚健康状态的饮食营养防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3):238-239,241.DOI:10.3969/j.issn.1674-3245.2010.03.037.

7 陈阳,牟岚,韩晓丹,等.社区健康质量影响因素[J].卫生软科学,2016,30(1):51-53,56.DOI:10.3969/j.issn.1003-2800.2016.01.013.

8 杨懿娟.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研究与探讨[J].医药前沿,2014(22):36-37,38.DOI:10.3969/j.issn.2095-1752.2014.22.028.

9 王晓琼.健康管理理念在防控慢性病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6):94-95.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5.46.123.

桂淑珍,大专学历,副主任护师,营养师。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5.055

2017-8-27

猜你喜欢
慢性病人群管理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在逃犯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癌症只是慢性病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财富焦虑人群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