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 深
阅评之页
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的启示
文/长 深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不是歌手选秀,也不是明星综艺,继春节到元宵节“意外”走红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又一次走进观众的期待视野,再次燃起“李杜诗篇万口传”的热潮,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圈粉。(新华网2月28日)
以诗会友,一较高下,脍炙人口,引人入胜,《诗词大会》让丁酉之春“诗意盎然”,给观众提供了一份美不胜收的文化大餐。节目内外,一股读诗、品诗、赛诗热悄然兴起,给人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受。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暖流,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因子;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需求;仿佛一声号角,召唤华夏子孙更好地传承经典、继往开来。
中国素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传统。《中国诗词大会》使得普通农妇、高中学妹都成了“网红”,说是“意外”,实属必然。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承如此流长,如此深厚。一盏花灯、一轮明月、一剪寒梅、一片竹林都蕴含着无穷的文化韵味。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大量美好、文雅、高贵的文字,诗言爱、诗言义、诗言志,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国老百姓对于诗词的喜爱从来就没有断绝过。诗心不老,诗意流淌,给人们留下诸多思考和启示。
启示一,阳春白雪照样“和者盖众”。一直以来,诗词都被当成“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一时间出现过“读诗的没有作诗的多”的萧条,诗人们也曾发出“写诗不是找读者,而是找知音”的感叹而苦苦厮守。其实不然,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从学诗开始,从幼儿园“毕业”后的小孩,哪个不会背诵十首八首唐诗?那些发自诗人内心而又紧贴生活的诗词,接地气,受众面广。一说“光盘行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张口就来;一提黑暗旧社会,便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注脚; 一说新机遇、新境界,便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撑腰;一提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便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劲;一提坚定意志追求执着,便有“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壮胆。在我们家乡至今仍流行着爱竹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传唱,成为历练人生的精神动力。据央视数据显示,《中国诗词大会》刚一开播,应者云云,全国共有5万多名爱好者报名参加。放眼海外,中国古诗词文化同样在不断升温,不少国家争相派留学生到中国专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埃及等国家的大学里,还专门开设了中国古诗词专业。一项统计显示,《中国诗词大会》全部10期海内外观众累计达11.63亿人次。诗词不再是诗人的诗词,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诗词,诗词正在从神坛走向大众。这档节目的走红,正在扭转人们对古诗词“曲高和寡”的固有看法,满足了国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增强了现代人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展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广阔前景。
启示二,古老而流行因为历久弥新。缺少“诗和远方”的时代,人们特别容易被“诗和远方”打动,就如一推开窗子见到的只是雾霾的人们,特别期盼蓝天白云一样。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古诗词之所以能历久弥新,在于它的内涵,在于它的品位,在于它的文化。千百年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神韵、气度、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人生,更包含了中华民族精神因子。“笔落惊风雨”的李白,沉郁而顿挫的杜甫,达观乐天的苏轼,狂放不羁的辛弃疾,“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无数文化先贤不仅奉献了诗词的美感,更赋予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他们用诗词传达的人生态度,熏陶了多少有识之士、陶冶了多少高尚情操,让多少性情中人从中获益?中国人信奉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修齐治平、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等,都可以在不同的诗句中找到对应。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大起大落与社会的动荡变迁都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平静。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英雄壮士的家国情怀可歌可泣。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充满哲理的大智慧仍在激励着新一代。读史使人厚重,读诗使人灵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正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拓展精神世界,给人启迪和力量。
启示三,读诗不光为了比赛,比赛却可促动读诗。伴随精彩的表现,一位位诗词达人进入大众视野,一个个与古诗词结缘的故事令人动容,更让我们感受到传承千年文化的魅力。这就是媒体的功劳,这就是比赛的力量。央视驮着古典走,走出了门道,走出了时尚。小众节目做出了大众效果,彰显了经典诗词应有的魅力。文化的传承需要现代媒体的搭载。这些年来,不少地方(比如南通),通过每年的读书节,持续举办了中华古诗词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中华语言文字大赛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读诗、写诗、赛诗活动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娱乐场所。一场场丰富多彩的群众大赛,重温经典,再拾岁月韶华,唤起文化的集体记忆,掀起诵读古诗词的热潮。读诗不只是为了比赛,更不是成名的敲门砖,不只是父母显摆孩子的谈资,不只是饭桌上和键盘上的炫耀,作为高考点也不只是为了升学。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不仅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也应融入文艺创作之中,更应成为人们的文化自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像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需要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孔子说得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定意义上说,诗兴则国兴,诗兴则人兴。一个把读书读诗当成面包一样需要的民族,才充满希望;一个书香四溢的城市才成品位。“诗和远方”,有诗才有远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往前行,愈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精华,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走得自信与扎实。
又见“诗和远方”,不仅在央视的综艺频道,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