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战略动向

2017-11-21 04:02李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副所长
现代国际关系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俄政府总统大选大国

李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副所长)

2017年,俄罗斯在逆境中主动作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内外困境,迎来乌克兰危机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内政上,虽有新挑战,但普京总统地位稳固,连任总统几无悬念;经济上,摆脱衰退踏上恢复性增长轨道;外交上,虽与西方关系重启失败,但在中东、亚太方向成绩突出。

一、2018年总统大选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俄的“头等大事”。2018年3月,俄将举行新一届总统大选,普京亦宣布将参与竞选角逐,确保总统大选平稳进行成为俄内政的核心要务。当前,民众对普京的支持十分稳固,乌克兰危机点燃了俄罗斯人的爱国热情,西方的多重打压使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普京成了超然于其他政治人物和国家机构的领导者。据列瓦达中心民调显示,从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入俄”开始,俄罗斯人对普京的认可度就从60%多跃升至80%以上,并一直维持至今。根据最新民调,67%的俄罗斯人称将在总统大选中为普京投票。同时,2016年9月国家杜马选举中,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大胜,创纪录地斩获超3/4的议席,进一步夯实了普京的权力。相比之下,体制外反对派力量分散、孱弱,领军人物西方色彩浓重,在当前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大背景下缺乏生存空间。俄共、自由民主党等体制内反对派则严重依赖体制,更不会对普京构成威胁。此外,与上一次总统选举前夕(2011年8月)相比,大部分民众在危机条件下将稳定视为唯一重要的事,俄民众抗议情绪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2017年9月中旬,“列瓦达中心”的民调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通过参加抗议活动的方式表达政治诉求;80%的受访者表示,不太可能参与集会来维护自身权利或抗议生活水平下降。

但也要看到,俄国内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面临着民众政治“倦怠”、“新生代”选民崛起、反对派利用网络日趋活跃、反恐维稳压力大等诸多新挑战。截至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对俄社会构成实质性冲击,但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反对派势必积极利用社会问题做文章,放大俄国内政治风险。

综合判断,俄政府多措并举强化国家治理能力,可保国内局势稳定。同时,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不高,但对普京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其中既有克里米亚入俄的提振作用,也有爱戴“好沙皇”的传统心理作用,普京在2018年总统大选中连任应无悬念。

二、多重利好助推俄罗斯经济重回增长轨道。近年来,受西方制裁、低油价、经济结构痼疾难解等多重内外因素叠加影响,俄罗斯经济一度陷入发展困境,2014年GDP仅增长0.6%,2015年为-3.8%,2016年为-0.2%。可以说,经济颓势是近年来俄罗斯当局最头疼的问题,也是制约其未来发展的最大软肋,更是普京“大国复兴梦”绕不过的坎。

2017年,对俄罗斯经济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仅止住了衰退,而且重新踏上增长轨道,预计全年GDP增速可达2.3%,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年增速。这既得益于世界经济整体回暖改善了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是俄政府逐步适应危机下的新环境并全面系统应对的成果,但更为关键的是内外多重利好因素共同发力的效应。首先,油价回升向稳逐步修复俄经济发展的“造血”能力。俄经济对油气已成“惯性依赖”,能源出口一直占俄出口总额的70%左右,油气收入占预算收入的50%、GDP的10%,出口资源是俄当局保障财源、维系公共开支的最得力手段。普京也直言,近年来俄经济受制裁影响不大,油价下跌才是俄经济衰退的首要原因。2017年1~8月,俄罗斯产“乌拉尔”牌出口原油均价为51.2美元/桶,同比增长25.6%,能源出口额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占出口总额的61.6%。受此带动,2017年前三季度俄罗斯外贸额大幅回升,同比增长25.7%,预算收入增加,预算赤字由2016年同期占GDP的2.3%降至0.4%。其次,农业发展一枝独秀,成俄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2016~2017农业年度,俄罗斯粮食产量1.276亿吨,创近40年新高。2016年粮食出口额170亿美元,超过军工出口,创历史新高。俄罗斯农业部预计,2017年粮食出口额同比将增长4%。目前,俄罗斯农业生产企业利润达到20%,接近石油行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同时,农业丰收、农产品价格稳定,俄通胀率明显改善,全年通胀率将不超3%,这是1992年经济转型以来的最低年通胀率。此外,俄固定资本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展现持续向好态势。

随着俄宏观经济形势逐渐改善,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逐渐调整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2017年2月,穆迪将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负面上调为稳定,信用评级为Ba1级; 3月标普将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上调为正面,信用评级为BB+级;10月,惠誉将俄罗斯的主权信用评级从稳定上调至正面。

当前,俄经济虽现积极发展趋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经济都难以恢复快速增长。根据俄经济发展部2017年8月底公布的最新预期,未来3年俄GDP增长分别为2.1%、2.1%和2.3%。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高了对2017年、2018年俄经济增长的预期,但调高后也仅为1.8%和1.6%,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则分别达到3.6%和3.7%。一是能源经济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最重要根源之一。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源仍是俄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俄经济未来发展仍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市场。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风险犹存,国际油价仍起伏不定。这些外部扰动因素是俄政府主观上无法左右且只能受制于此的客观现实。二是经济结构性问题不易解决。俄政府顺境时无心改革,逆境时无力改革。在外部环境不利的背景下,俄政府的进口替代措施初见成效,但并未触及实质性改革,而且在卢布升值与制裁取消等预期下,俄进口替代政策的发展动力在减弱。同时,由于制造业和创新产业投资大、回报较低,且培育周期长,更让“手中无钱”的俄政府无力推进结构调整。

三、逆境中的大国外交搞得风生水起,大国影响力持续上升。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大国互动出现新情况,美欧关系出现裂痕,乌克兰危机有所降温,普京借机调整对外政策,主动出击,虽与西方矛盾难解,俄西关系难彻底重启,但中东、亚太外交亮点多多,积极介入热点问题,推动深化双边关系发展,这不仅刷了“存在感”,而且打开了外交新局面,提升了俄大国影响力。首先,深度介入中东事务,对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实施再塑造。一是紧抓地区问题“核心”不放,抢占先机主导叙利亚局势走向,2017年在战场取得绝对优势下,俄已开始着手将胜势固化为政治安排;二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全面稳固与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友邦关系;三是扩大朋友圈,拉近与沙特等其他地区大国的关系,2017年10月,沙特国王史上首次访俄,达成诸多共识并签署多项经贸合作协议。总体看,俄在中东以“低投入、高收益”的最佳模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大国外交,形成“天时、地利、人和”的多赢局面,既保障自己在未来地区发展进程中的有利地位,也拿到了调动对美外交的一张“好牌”,高调展示了自己大国影响力。其次,全面拓展亚太外交,对冲俄西关系的发展困境。乌克兰危机后,由于俄与西方关系的恶化,俄持续提升亚太在整体对外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这既有助于提升全球影响力,也契合俄乘亚太发展的东风促进自身发展,推动远东开发。2017年以来,俄继续加速“转向东方”,并由主要集中中国一点向日、印、东南亚等多点铺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稳步发展,不断攀上新台阶;俄印、俄日关系持续升温;俄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进一步强化。近来,随着朝核问题激化,俄加强与朝、韩的互动,并与中、日等相关国家协调,试图在解决东北亚安全难题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较而言,2017年俄西关系未有实质改善。俄美关系高开低走,特朗普当选美新任总统后,双方均释放改善关系意愿,但俄美间的“新仇旧恨”让双方关系非但未有转圜又再陷新低谷,未来一段时间也难有实质性好转。美欧关系在特朗普上台后出现一些矛盾,欧洲对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欧洲大国与俄互动逐步恢复,但全面转圜尚需时日。对俄而言,2017年外交虽有遗憾与失望,但并未有明显失分,相反却收获不少,得分多多。○

猜你喜欢
俄政府总统大选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大国气象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
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