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故宫宝蕴楼
前不久,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两国元首夫妇在故宫宝蕴楼简短茶叙,历经百年的宝蕴楼,成了见证中国外交的“新瑰宝”。
宝蕴楼是故宫唯一现存的西式小楼,它是按照西式建筑的式样设计建造的,共有北、东、西三座砖木结构的单体楼房,以其独特的西式建筑风格与宫内其他建筑形成巨大反差,显得尤为亮眼。从外观上看,三座楼均采用城砖砌筑墙身,外墙面抹饰水泥,并划出规整的横矩形格,再刷红浆。窗子窄长,所有窗户的线脚均饰白色,与红色墙身恰成对照;宝蕴楼北楼是主楼。北楼中间为楼梯,两侧各有4个西式柱形的展示柜,柜里展示的大多是民国时期故宫的重要文物。这三座楼均为地上两层,不仅建筑面积大,而且外观也十分别致,左右对称的东西两楼是辅助设施,连接主楼与副楼之间的两层外廊,是以白色的栏杆和廊柱构成的空透走廊。
之所以叫它“宝蕴楼”,顾名思义,离不开一个“宝”字。据史料记载,宝蕴楼于1915年建成,入藏文物足有20多万件。当时所收藏的皆是历朝历代的珍品,包括各色书画、珠玉、陶瓷、金银器、乐器等等。1949年以后,宝蕴楼的藏品陆续被转移到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地收藏。
宝蕴楼长期作为文物库房使用,建筑的屋顶瓦面、大木结构、内外装修装饰、油饰彩画及院落地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自1915年竣工,宝蕴楼已历经百年风雨。据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故宫对宝蕴楼进行了勘探,结果显示主体结构虽然完好,但由于经历了百年风霜,屋顶漏雨、外墙剥落、部分檐头腐朽等“病害”确实存在,于是在2013年底开工,对楼体周身及内部进行了修缮,同时对楼前的咸安门也进行了保养彩绘等工艺修复。
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表示,一切修缮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尽可能使用原做法原工艺,保留原有构件,以确保各单体建筑及文物遗存修缮前后保持风格一致。他还打了个比方:前期调研时,工作人员发现宝蕴楼屋顶上铺的是鱼鳞状的牛舌瓦,部分瓦块背后有英文字迹。经过初步判断,该瓦是当初山东地区烧制的低温釉,所以修缮补充新瓦时也采用了这种工艺。
2015年,宝蕴楼迎来它百岁生日的同时,修缮工程也完全竣工。它的职能从文物存放处变成了展厅,专门举办“故宫博物院院史陈列”,展示民国时期故宫的历史变迁,定期向观众开放。
冰野/文(综合整理)
本刊记者彭立昭 文/摄
民间工艺大师赵伟创彩蛋“三绝”
2017年11月10日,“民间瑰宝·魅力之都”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尚创意设计大赛公益活动在西城区少年宫少年厅举行。记者在现场观摩了北京皮影戏、彩蛋绘制、抖空竹等十个非遗项目的非遗作品,一件件精美、技艺奇妙的作品,无不传达出十位非遗传承人的艺术追求与作风,诠释出了手艺人的朴实情怀和不同凡响的“匠人”精神。
驻足非遗项目彩蛋绘制展台前,见到民间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赵伟老师带来的几件民间工艺品,叹为观止。其选材独特、构思奇妙、制作精美、形态各异。我们知道,蛋在古代人的心目中,是崇拜的象征,吉祥的象征,具有特别神奇的力量。彩蛋绘制区别于传统纸上绘画,是以蛋壳为载体,寄托着新的人文寓意与精神内涵。而说起彩蛋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据《管子》里记载,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彩蛋了,人们将彩蛋作为婚嫁喜庆、生儿育女的礼品互相馈赠,清明时人们往往会携带鸡蛋去祭拜祖先,并将鸡蛋在地上踩碎,取“岁岁平安”的吉祥寓意。正是民间风俗的传播和影响,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兴起了彩蛋绘画这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画蛋匠也成为七十二行之一。
在聊到学艺经历的时候,赵老师坦言,父母对她的影响非常大。从少年时代起,赵伟便随父亲赵国良学习国画和彩蛋绘制。她的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也是将彩蛋技艺发扬创新的开拓者。赵伟继承父亲的画法,凭着家传的技艺和传承民俗化的责任感,自上世纪70年代深入钻研蛋壳艺术,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反复研究,将绘画、书法、刺绣、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创作出“一蛋双画、一蛋双雕、一蛋双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三绝”。2009年,她被授予“北京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同年彩蛋绘制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蛋绘制)传承人。
赵伟是一个“接地气儿”和毫无保留的可敬的老师。在现场,我见到赵老师在为一把团扇绘画,才知她的宫廷团扇绘画技艺也很了得。但我更为好奇的是,一枚蛋壳的厚度,0.3mm-0.35mm,约相当于发丝直径的5倍,仅仅两张纸的厚度。
赵老师介绍,在绘画之前得挑选好鸡蛋,蛇蛋、鸽子蛋、鸵鸟蛋都可以做彩蛋,白色的蛋是首选。然后在白蛋上打孔,力度要非常均匀,下针要果断,再以气顶出,抽干蛋液,反复清洗多次后,便可以将蛋壳切分开来。切分时要逐层分割,蛋壳分好几层,每层都会有不同的颜色,一层红色,二层酱色,三层白色,里层为膜,膜破即碎。所以在蛋壳上怎么下刀,怎么使力,都是有讲究的。然后打磨光滑,最后才真正地开始曲面构图,飞针走线……经过这几道工序之后,普通的蛋壳,经过色彩与绘画的修饰,仿佛重获新生,从内到外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夺目光彩。
一枚小小的蛋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蛋)传承人赵伟来说,真是一个大舞台。一枚小小的蛋壳,也凝聚了赵伟在艺术构思上的奇思妙想,在表现手法上的探索创新……但她全身心付出的背后却有一段段美好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赵老师下乡当知青,尽管生活非常艰苦,但她却依然痴迷于彩蛋绘画技艺。即使到了晚上,她也会对着煤油灯,在鸡蛋上慢描细画。当地老乡得知她会在蛋壳上画画,就拿来自家的鸭蛋让她画,而剩下的蛋清和蛋黄,赵伟都送给了在兵团的朋友,这个有口福的幸运朋友,后来成了赵伟的先生。小小的蛋壳也成就了一段“以蛋为媒”的佳话。每次,当她的作品出炉,第一个观众就是她的先生,也是她的支持者与粉丝,会为她的作品提出宝贵的建议。有一次,她的先生感叹称赞之余,鼓励她更上一层楼——在蛋壳上进行雕刻。
彩蛋雕刻,促成了赵伟艺术的第二次飞跃。然而更高的追求却在等待着她——“彩蛋刺绣”,用头发丝在蛋壳上刺绣,难度可想而知。“在蛋壳上刺绣,就像练气功,以柔克刚!”她说。在不足1毫米厚的蛋壳上,要来回穿透几百针,但她坐得住,她说制作每一件作品都必须潜下心来,一针一针地把握好。她制作的一些成套的系列作品,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如水浒一百单八将,四十八枚老北京民俗、二十四枚二十四孝图、十二枚的金陵十二钗、十二生肖(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奥运福娃系列等等,都是她辛勤付出的结果。她说“传承不是颠覆”,因为看重创新,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三绝”。她的每一件作品都在以奇特的方式传播着中国古典文学、书法、古代名著、传统手工艺术。她也曾多次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使彩蛋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艺术大舞台。
最近几年,赵伟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彩蛋并爱上这门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一直在传承这项绝技,还专门去学校教孩子们学。去年,两个六岁的学生参加全国少儿国艺大赛,一个拿了金奖,一个拿了银奖。今年一个五岁的学生荣获三等奖。她说,“很喜欢做这个事,就做下去了,做到现在很愉快。”采访归来,她的话一直让我倍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