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218-01
如今全社会的家长都非常注重对孩子智商的培养,却而往往忽视"良好品德"以及"健康心理"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当今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学前儿童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非常的自私,针对这种问题,如何引导家长们走出误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就十分关键。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1.1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界定。所谓的亲社会行为也可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是社会性行为大范畴中的概念,是个人社会化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的《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把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看作学前儿童交往与社会适应所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人在社会交往的时候所表现的对社会有益抑或是有正面影响的行为,《指南》对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进行了描述性规定,主要包括诸如帮助、同情、分享、合作以及其他与学前儿童的相适应的行为。
1.2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价值。对学前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周边的环境。人和人之间的团结是友善以及联盟的信号,可以引发所交往对象的情感,可帮助在交往的时候形成非常密切的人际关系。学前儿童所表现的合作、分享和帮助等多种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其在社交过程中活动成功。学前儿童因由于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而得到其他人的感激与赞美,能够使其在能力和价值感上得到满足感,进而可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2.1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调查表明,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总体上表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例如5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的要明顯比4岁儿童的高。通过对100名3~6岁之间学前儿童进行为一段时间的观察,结果可看出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其亲社会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学前儿童亲社会的行为会伴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在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方面,有学者认为认知水平与移情是关系到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因。伴随年龄的增大,其亲社会行为的增加恰是由儿童认知及移情的发展引发的。
2.2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特点。笔者将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作为因变量,以年龄与性别分别作自变量,予以3(年龄)×2(性别)的方差分析,研究表明,性别效应很明显,女孩亲社会行为要显著的比男孩高;年龄效应也非常明显,5岁儿童亲社会的行为显著要比4岁儿童高很多。不过从研究结果可看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大部分并没获得及时强化。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间的一次性程度不太高,伴随其年龄的增加其一次性也相应的增加。
3.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策略
3.1 利用国家节日,进行换位体验。对学前儿童予以感恩教育,教师们应该做到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这种教育,能够让孩子们懂得,自身的成长需要很多爱,很多人都了心血,而他们亦同样需要爱,从"被爱"向着"施爱"的方向转化。每当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是进行感恩教育换位体验的好时机。例如,可以结合感恩月,在幼儿园举办"护蛋8小时,感恩父母情"的活动:利用学前儿童在幼儿园学习的一天保护生鸡蛋的方式,让其体会父母照顾孩子的辛苦,深切感受到父母给予子女的那份无私的爱。活动在结束以后,面对前来接送的父母,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你辛苦了"。尽管儿童的具体行动尚较为肤浅,这却是其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因为学会了感恩,孩子们就会更知道珍惜,也懂得了宽容。
3.2 抓住契机,体现友爱。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很难做到合作和分享,所以,就非常容易出现一种被剥削的感觉。所以,老师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和合作的能力,不断的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悉心指导,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当学龄前儿童表现出自我,不与人分享合作的时候,或者当出现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需要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指导。针对某件事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明白,这样学生就能够将学习合作的方法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对学生学龄前儿童是一种实践的教导,以后遇到同样事情的时候,孩子们就知道如何去做。所以,适时指导、点拨非常关键,另外,在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促进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能够让孩子间建立好的朋友关系,提高社交能力的技巧。
3.3 关注社会,丰富情感。在学前儿童的成长以及学习过程里,电视传媒为他们提供了现实生活的图景,帮他们构筑出一个现实的世界。要想选择始适于学前儿童的电视节目,就非常需要大人的智慧在其中起作用。对此,可以从当今社会热点的新闻里寻找对学前儿童起到榜样作用的实践活动。例如,学前儿童可以收集八成新的物品以及自制的手工作品,通过义卖亦或是物物交换的方式,帮贫困山区的孩子筹集善款,从而激发儿童们内心的爱。尽管活动的时间非常的有限,但是借助学前儿童的亲自参与实践,切身的体验,能培养他们助人为乐精神,也让爱心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
4.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要立足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中的特殊性,不断的反思学前教育的整个过程,总结出好的教育策略,如此方可切实促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