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添
摘要:童年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生命阶段",它曾赋予我们许多的幢景和梦想,带给我们几多快乐和天真。很多小孩子都很喜欢画画,这是每个儿童阶段的人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经。因而美术课便成了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感情;真情;热情;课外作品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198-01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在幼儿园里唱唱歌、跳跳舞、没有任何作业负担,到迈进小学,慢慢地他们的情感,思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变成了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主的学习生活,美术的课时也减少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类似的现象。学生在美术作业完成上质量正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降低,难道这样的现象不值得深思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如何让学生的情感在美术作业中自然流露成了我的研究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察、分析、实践,我慢慢悟出了一些纯属个人的看法与同行探讨。 美术作业不需要孩子画多少张画,画得有多好,画得像不像,我们需要孩子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美术作业中,让美术作业成为孩子表达情感的另一种无声语言。
1.关注生活,积蓄感情
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美术作业同样如此,要让学生能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渐渐地,学生能留心生活中的事,并积极思考了。以前在兴趣班上课时让学生画手,学生总说,自己的手有什么好画的,即使画的很逼真也不好看哪!后来交上来的作业不是对书上范作的死死临摹,就是对自己双手的胡乱涂鸦。现在我得带学生去学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不平凡的手,不平凡的美!于是我先让学生观察了自己的手,同伴的手,用白白嫩嫩、光滑等词加以形容,学生左看看右看看,从没觉得自己的手这么好玩过。当他们觉得很有趣时,我出示了一张农民的粗糙的手,开始学生并不觉得奇怪,我问:同学们,这样的手你在谁身上见过?这么一问,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我外婆的!""我爷爷的手就是这么粗糙的!""我爸爸在五金厂上班,天天和钢啊铁的打交道,手往我脸上一摸就疼!"听到这么多答案,我很是高兴,因为其实这些孩子在平时挺注意观察的。
2.减少束缚,抒发真情
美术作业的目的在与表达学生的见闻,感受和愿望,或与他人进行交流。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思想,观点,性情也各有差异,在完成美术作业时自然不会画,刮,粘出同样的一幅作品,抒发同样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减少束缚,抒发真情,有兴趣想"动"、有条件能"动"、有信心"动"好,美术教学就能逐步"活"起来。
2.1 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注意掌握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激励学生投入美术学习。例如:去年元旦前夕,不少学生想自己设计贺卡,但又不懂得贺卡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学习需求。笔者就在课堂上現场制作了一张祝福全体学生的贺卡,并向他们介绍了贺卡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热情高涨,一张张各具特色、个性张扬的"快乐宝贝"、"幸福天使"贺卡顺利"出炉"了。
2.2 善于开展教学"游戏"。教师要善于将技法训练与符号游戏结合起来,开展寓教于乐的"游戏",刺激学生的兴趣神经,激励每一个学生想"动"且"动"起来。如在教授《色彩知识》一课时,我先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色游戏",让他们感受色彩的变幻,将红、黄、蓝三原色"玩"出橙、绿、紫三间色,再"玩"成红灰、黄灰、蓝灰三复色,然后要求他们将"玩具"(调配出来的颜料)作一幅画,并对作品进行说明,然后将作品粘贴上墙,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好玩"的天性得到了张扬,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了。
2.3 积极推行教学素材生活化。教师要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将自己掌握或经历过的知识和事情"带到"课堂中来,"活"化美术教学素材。
3.善待课外作品,引发热情
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从小不太有机会接触一些夸张,个性化的画,因此在他们心目中,只有画的像现实中的物体才算好。如果这样的观念不改变,我们的孩子就不可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真正想画的画。这时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课外作品,去引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一些中外名家的画有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美术学习欲望,但有时候会让孩子觉得离他们太远,不敢自己去尝试。所以我们可以去选择一些同龄人中有趣的作品,给孩子一种思想上或者视觉上的冲击。
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教育,其终极目的应该是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而不在于一定要锻炼出某种层次的绘画水平。不是每个人都是绘画的材料,应该正视这种个体差异,强迫学生完成美术作业,而他又不可能达到你设定的目标时,他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失败感,很可能会扼杀一个孩子对美的向往,认为和美的交流是一件痛苦的事。这就是高年级学生对绘画的兴趣降低的主要原因。
其实很多事情,多多换位思考,道理很简单的。比如我喜欢听音乐,但是谁要我一定得学会弹钢琴,恐怕此后再也无心欣赏音乐了。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允许孩子让情感在美术作业中自然流露,那么我们才会带着孩子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永恒的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