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玲
摘 要:学生受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经济原因,以及外部影响容易产生退学思想,学生退学问题是高职高专院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民办高校更需要深入分析退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学校教学管理、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庭等方面解决这类问题,降低学生退学率。
关键词:高职高专;退学;对策
一、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退学情况常见已成为该类院校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上学对于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退学更会给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文化水平、思想水平、自控能力都不强,在本该学习的年龄而进入社会存在着巨大隐患。因此,学校辅导员、班主任们要及早发现、分析学生的退学原因,找到相应的办法对策,以降低学生的退学比例。
二、易退学特殊群体学生类型
总体而言,学习成绩较差和自控能力弱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或县城,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情况复杂,这些学生较易产生退学想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家庭遭遇变故学生
(3)单亲离异等家庭学生
(4)心理问题学生
(5)性格特殊学生
(6)个人感情受挫的学生
(7)受过处分或学籍受处理而深受其影响的学生
(8)身体患有严重疾病、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9)个人学业不理想,对学校硬件软件不满意学生
三、学生退学原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
1.身体健康原因
不可抗的突发恶疾,以及某些严重的慢性疾病,是学校师生最无能为力的退学原因。但作为学生管理者,我们应在学生入校前及入校后的体检过程中,更全面细致地筛查学生疾病,并记录学生病史,切忌入学体检形式化。
2.个人心理原因
近几年来,因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退学的学生明显增多。当学生遇到父母亡故、家庭经济出现重大问题、失恋、与同学之间出现情感危机、突患重病等情况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轻者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疾病。
3.个人违纪原因
因违纪退学的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因重大事故违纪被动退学;另一类是学生在违纪之后因个人原因或家庭原因,担心自己无法顺利毕业而主动退学。
(二)环境影响
1.家庭环境原因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中尤其是民办院校的学生,经常在大一入校时产生退学思想,特别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容易因为较高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学习生活丧失信心,产生逃避心理。此外,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庭教育、离异等原因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也较大。
2.学校环境原因
在专科院校中,五年制大专年龄较小的学生尤其容易在第一学期或是第一年产生退学思想。一是因为年龄较小,离家较远,不适应大学宿舍环境,与同宿舍的同学或是班级同学关系较差。二是有些学生思想行为习惯较差,在宿舍或班级中经常带领其他同学组成“小团体”,违反校规校纪,使得个别学生无法适应学习生活。
(三)社会原因
1.网络贷款
近两年学生网贷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社会上的网络贷款以容易贷、利息低等诱人条件误导学生进行网贷。网贷后许多学生因逾期无法还款而形成难以承担的高额利息,是近两年导致学生退学的又一重要诱因。
2.兼职、创业
部分学生在兼职、创业的社会实践工作中逐渐与学校生活脱离,从经常请假变为偶尔旷课,从经常旷课发展为长期不在校,许多认为自己适合工作、创业的学生甚至直接离校退学,也有学生是因为受到校外同学、朋友甚至是不熟悉的社会人员的诱导决定退学去创业。
3.宗教传销组织
少数信教学生较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思想波动大,容易在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退学念头。另外,传销组织蛊惑误导学生也是多年來高校大学生退学的直接原因,学生年龄小涉世经验少,个别学生误入传销组织后极易在传销组织煽动下联系自己的同学加入传销组织。
四、学生退学问题对策
(一)提升教学质量,改善管理方式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另一部分大多是高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为教师,不能按照大学本科的要求来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使课堂灵活生动起来,教师可以多参照中学里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做法,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而不能像本科院校教授们般严肃拘谨。有的学生正是因为不能适应大学自学的形式而感到学不会、不会学,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正是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群体的对象特殊性,我们既不能像管理中学生一样严苛,也不能像管理本科生一样宽松,这就要求辅导员、班主任们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的一套管理模式。普遍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处于思想行为转折过渡期,较喜欢温和委婉的管理方式,对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非常抗拒。但是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切忌不问缘由地惩罚,首先要让他们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要努力逐渐走入学生的内心,尤其是特殊类型的学生,要逐渐同他们建立信任,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必须做到耐心细心。
(二)做好入学教育及学生个人情况调查
首先,要做好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目的是让新生尽快熟悉学校,熟悉所处环境,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较短的时间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型。克服紧张、害怕、逃避陌生环境的不良心理问题,通过开展班会、班级游戏、操场唱歌聊天、辅导员深入宿舍谈心等方式让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班级生活。endprint
其次,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向学习生活。向新生介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状况、就业前景、就业发展方向,等等。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应具有何种素质和能力等,使新生初步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结合二级学院各专业的发展情况及新生情况开展形式灵活的专业宣传和教育,注重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外,做好家庭信息登记。在家长带孩子到校报到时一定要及时准确地留下家长的基本信息,如家长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是否是单亲或者家庭经济困难等真实情况,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方便联系。学生入学一段时间后,辅导员们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特困或特殊情况,经常电话联系特殊学生家长。
(三)做好心理普查,对具有心理危机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首先,要做好学生入学心理普查工作。一方面,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部门一起做好新生初入学的心理普查工作,从大数据上取得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这一时期的心理普查一定要全面细致,心理咨询部门在测评结束后要第一时间与心理情况特殊的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关注心理问题学生。
初入大学时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大学新生极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新生入学接受心理健康普查及教育,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更有利于防止今后心理问题的发生。邀请有关专家为新生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报告,解答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做好心理的调适,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其次,随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间的增长,每学期学生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心理普查工作每学期都是开学时必做的工作,尤其是五年制大专学生在每个假期过后思想都很容易波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都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防止在寒暑假后形成“退学潮”。
(四)深入学生宿舍了解特殊学生情况
首先,利用查寝时间,深入学生宿舍。晚上查寝是每个班主任、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在查寝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查人是否到齐,每周要利用一两天深入某一个宿舍和同学们聊天谈心,了解同学们最近的生活、情感,包括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等,对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情感等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利用学生上课时间,抽查学生宿舍。在高职院校中,部分男女生的生活习惯不佳,查宿舍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烟酒等物品,这时候学生管理者就要了解清楚该宿舍的实际情况,通过个别学生单独谈话等方式掌握这类宿舍的情况,一旦发现抽烟、酗酒的学生就要重点谈话,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处理。
此外,从宿舍学生内部随时了解宿舍动态。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由于从小学习成绩差,不受教师的重视,对教师的信任度较低,经常出现不对班主任、辅导员说实话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要通过各类大小事件在班级里“培养”一些能和教师相互信任的学生,时间久了学生有心事也会来与教师沟通,与这类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单独沟通,当信任建立起来后可以通过这些学生及时了解班级学生思想和生活动态,学生一旦在宿舍有问题,班主任、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处理。
(五)对欲退学及潜在退学学生长期跟踪记录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班主任,经常遇到学生突发性退学,有的学生一时冲动直接离校,去向不明,当家长到学校问责教师和学校时,我們教师经常感到委屈,这是许多新辅导员、班主任经常面临的困境。但这也反映了我们学生管理队伍在日常学生管理过程中缺乏痕迹管理意识。
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我们不仅要经常关注,时时谈话,更要形成纸质记录、电子记录。当发现一个学生可能有退学思想时,就要找其谈话,在本子上或者是其他文件中记录具体的时间、学生思想情况,以及当时你们的基本谈话内容和谈话效果。情况较为严重的,我们辅导员、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电话录音、通话记录页面的手机截屏。一方面做好自己该做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合理地保护自我。
参考文献:
[1]王中书.大学生主动退学现象探究浅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9,23(3):140-142.
[2]姜小军,杨芳.大学生退学状况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165.
[3]吕华盛.高职院校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248.
[4]李锐.高职院校学生退学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61-63.
[5]朱丽莎.五年制高职学生退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6,(24):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