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71-01
习作教学,难声四起。作文是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客体。它不只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反映,而且是思想水平、实践经验、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对它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分析、综合、判断。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似乎是教师的"专利"。其方法是教师精批细改、眉批、后记、圈点、旁注等,可谓煞费苦心,可学生并不领情--或者置之不理,导致作文教学收效甚微。所以,我们年级组的老师本学期开始进行了"利用评价指导小学高段学生习作的策略研究"。目的是发挥作文评价作用,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全面地评价,突破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1.我的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不畏难
梁启超曾说过:"为什么要做文章?为的是做给人看,若不能感动人,其价值也就减少了。"是啊,一个人之所以写作,一是自我倾述的需要,二是要与他人交流。因此,任何写作都应该有明确的读者,读者意识的存在,更能彰显写作的意义。众所周知,习作评价是指不同阅读对象对作品的选材、立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评定价值高低。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谁都希望自己写的作文能得到回应,引起反响,产生共鸣。小学生更是这样,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与鼓励,可以说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动力。其中,可以有老师的评论与圈点,可以有家长的评价与指点,也可以有学生同伴的议论与评述。课题实施以来,学生每次作文,我们要求要"三评"--自评,他评,师评,让学生亲历评价的过程,不仅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评,自己也看、评价别人的文章。在读者意识中,"读者"有三种类型:潜在的读者,假想的读者,真实的读者。现在,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他的意识里始终要装着真实的读者,以前是老师,现在不仅有老师,更有自己和同学、家长。以前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作业",现在是自我发现,与人倾述。
2.多角色参与评价的过程——有新意
《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评价实验》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不同階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样的资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资料。"现在,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多样化的评语展现在眼前。学生自评、家长评(同学评)、老师评,语言各具特色,不同身份、不同水平、不同的欣赏角度,真让学生大开眼界,细细读来,真有意思。
这样,学生写一篇,评两篇,再根据"读者的意见"做适当修改,经历习作的写、评、改全过程,兴趣很浓,忙得不亦乐乎。连以前的作文"困难户"也不甘落后,不仅自己抓紧时间写好让别人评,还担负着读别人的文章并当小老师,给予评价。在让家长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增强了家校合作。总之,这一过程充满新意,没有太多的功利,体现了真实习作的价值。
3.评价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有进步
新时期教育改革告诉我们,要从注重知识学习而忽视能力发展,转变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是注重过程方法,包括积累方法、观察的方法、想象的方法、表达的方法、修改的方法、课堂上的表现等方面来关注学生的进步,使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并积极改进,写作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在学生习作的整个过程中实施评价,能展示学生的实际进步,并不断鼓励学生像他人学习。在互评作文的过程中,老师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提出一定的评改建议,学生从书写、内容是否具体、语言的个性、篇章结构、选材立意等多方面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圈出错字,勾画好句等,或多或少用心于此,引起思考,因此也对自己的习作有所促进。
如项思予评价毛彦升的习作《玩转真冰》:
项思予评:这(篇)文章比较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郑文屹评价文卓婉《也许礼物是一个拥抱》:
郑文屹评:文章句句通顺,含义较深,礼物无形,饱含了"妈妈"对"我"的亲情,但文章的主题还需更加突出。
学生的评价,有褒有贬,尽管稚嫩,但很真诚。不管是请同学评价,还是捧着作文本读别人的评价,孩子们都是那样的认真。不时,有几个小脑袋凑在一块儿,勾勾勾,写写写,划划划,这就是学习的氛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老师愿意看到的作文教学!
我们的作文教学,既讲究省时高效,又讲究慢工出细活。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觉作文评价要做好,其实是要花不少时间的。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人说,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坚守成功的经验,又渴望不断创新。怎样做到心态从容、汇集智慧,生发出更大的教育力量,我们会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朱影.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中小学教育.2014.(10)
[2] 袁贵平.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J].教育.2016. (03)
[3] 唐兵.有效语文教学的评判标准和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5. (12)
[4] 丁晓良.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J].读与写.2015. (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