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瑞+蔡瑞霖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12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密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ALP、BGP、TRCAP5b、DPD排泄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创伤骨折; 骨质疏松; 补肾活血方; 骨密度; 骨代谢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043-02
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通常导致患者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通常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需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便患者得到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1]。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强度,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2]。本文选取112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探讨补肾活血方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112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36~79岁,平均(57.6±3.2)岁,病程1~5年,平均(3.2±0.6)年;对照组男33例,女23例,年龄38~79岁,平均(55.9±2.8)岁,病程1~5年,平均(3.3±0.7)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患者均有骨折病史,均通过骨密度仪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符合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3]。
排除标准:非创伤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包括甲亢、甲减、糖尿病、骨肿瘤等;未遵医嘱服药;基础资料不全[4]。
1.3 方法
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服用维生素D钙咀嚼片,2片/次,1次/d;注射骨肽注射液,10 mg,1次/d。持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方,药方为:熟地黄15 g,何首乌15 g,当归10 g,黄芪15 g,杜仲15 g,三七15 g,赤茯苓10 g,淫羊藿10 g,狗脊10 g,肉苁蓉10 g,桑寄生10 g,菟丝子10 g,骨碎补10 g,土鳖虫10 g,红花10 g,丹参25 g。l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用100 ml,持续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两组骨密度变化及骨代谢生化指标。采用双能态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主要检测位置为: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股骨干、胫骨等,按照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确定最小有意义的变化数值。骨代谢生化指标主要为: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酶5b(TRACP5b)、骨钙素(BGP)、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排泄率。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骨疼痛症状完全消除,骨密度显著增加。显效:骨疼痛症状完全消除,骨密度有一定增加。有效:骨疼痛得到显著缓解,骨密度未显著改善。无效:骨疼痛未改善,骨密度未增加,或持续减少。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9.0系统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2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ALP、BGP、TRCAP5b、DPD排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LP、BGP、TRCAP5b、DPD排泄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LP、BGP、TRCAP5b、DPD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由于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因大量不利因素使得骨折难以快速愈合或不愈合,由此造成骨缺損、骨不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此对骨折患者治疗时,在单纯接骨续筋基础上,应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骨可进行重塑成形,但骨折愈合时间较为漫长,往往应对其进行长久制动,但往往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所以寻求一种治疗方式,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在临床中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常用药物为:(1)促进钙元素吸收的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等药物,可使骨合成得到充足原料,可对骨钙素分泌产生明显刺激,可激活碱性磷酸酶,有效促进胶原合成等,对于骨形成具有较为明显促进作用。(2)促进骨细胞增殖药物,同样能够促进骨形成,例如骨肽[6-7]。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采用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而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endprint
传统中医学中,骨质疏松症属于“骨萎”“骨癖”范畴,骨病大部分自肾论治,在《医经精义》中提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升也,精足则髓足[8-9]。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所以对骨弱症状进行治疗时,需要对其予以补肾疗法,患者在创伤骨折后,往往会因外伤而导致气血瘀阻的发生,在初期为标本兼实,但是由于出血耗气、外力伤筋等原因,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往往为本虚标实,瘀血为标,因受到阻滞导致新血难以化生,由于筋络不通、气血濡养失至,导致骨愈合难度增加,或难以得到滋养导致骨萎症状的发生[10-12]。因此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在补肾基础上注意活血化瘀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当瘀血得化时才可使得补益方达到病所[13-14]。在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补肾活血方中,熟地黄、何首乌、骨碎补、杜仲、桑寄生、肉苁蓉、狗脊等可有效补肾,具有益精填髓,促进骨生的作用;当归、红花、丹参、赤茯苓、黄芪可补血活血,发挥通经祛疲的作用,对于气血滋养骨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对于机体微循环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标本兼治,自根本上消除患者痛苦,显著抑制复发,缓解患者压力,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总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少君,李艳,刘红,等.中医理论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认识[J].世界中医药,2013,8(9):1044-1048.
[2]向树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3-24.
[3]陈平君,王霞,黄小红.补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2):99-101.
[4]杨必超.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6):1061.
[5]张国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86-88.
[6]何建新,王郁敏,高植明.补肾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6):83-84.
[7]陈煜.强骨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并发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醫学研究,2015,13(10):25-27.
[8]单海良.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8):104-105.
[9]杨梅.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86例中药配合推拿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4):80-81.
[10]许兵,方剑利,刘慧,等.补肾活血方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3):177-182.
[11]刘毅峰.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60例[J].环球中医药,2014,7(7):537-539.
[12]刘慧.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6):52-53.
[13]陈飞.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9):120-121.
[14]廖仁飞.用自拟的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8):124-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