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兴 黄建新
闽清建兴村“渡口联络站”活动纪实
张延兴 黄建新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热切希望和平民主,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种种努力,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同蒋介石就和平建国等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达成了“双十协定”。但国民党当局很快就撕毁协定,挑起全面内战。在福建,国民党当局继续在各地设“绥靖区”,不断向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及其游击队发动进攻。在这一政治背景下,1947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号召各地积极发展游击战争,开辟第二战场,为打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而战。
1947年6月,中共闽中游击支队司令部派遣永泰籍的游击队队长吴盛端等人来到闽清七都莲宅,建立了闽(清)永(泰)人民游击队联络总站。翌年4月间,派遣林依贤(又名方春孟)以制售棕衣职业作掩护,来闽清县城选择一个地点建情报站。经过观察,看中了梅溪镇建兴村渡口片。
建兴村旧属渡口乡龙廷保(今南泉、建兴、廷洋等村),是闽江闽清境渡口边的一个半高山村。有一条古道自南泉村穿过该村,东北可连接闽江边码头或县城,向东可通闽侯古洋,向南经塔峰可达闽侯大坑,虽地处偏僻却是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特殊。
林依贤借住在南泉罗旺林家,向周边村民收购棕皮编制棕衣出售。经过十多天与罗旺林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思想倾向,向他透露“永泰有吴盛端在闽永边界从事地下游击活动”的信息,试探他的态度。罗旺林早有参加革命的愿望,当即表示要去找吴盛端。由于有林依贤的前期考察和介绍,吴盛端见到罗旺林后,决定建立闽中(闽永)游击队建兴渡口联络站,任命罗旺林为负责人,并要求他发展新成员。他对罗旺林说:“渡口联络站要成为游击队安在县城和闽清口的眼睛。”
“十兄弟”打猎队员张开畅、张开乐旧居,是建兴村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罗旺林积极吸收对国民党反动派有深仇大恨的人加入党组织,至1949年春,建兴的张开畅、张开水、王保来,南泉的罗钦明、黄广灿(黄广娱)、张雁翔、谢兆增、罗钦龙(罗钦隆)、罗钦莲、吴壮金(吴庄金)、黄信玉(黄孝玉),塔峰的余国庆(陈传竹),后垅的许建平(许俾凤),先后加入党组织,形成了南北分布合理的游击队联络站点。每有新成员加入,除了要宣读誓言外,还用传统的“吃血酒”方式,达到思想统一,一心一意为党工作。
渡口联络站首先从莲宅总站领取学习材料和宣传品,其中有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单行本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等文件。通过秘密学习,全体党员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目标和信心。紧接着,开始造革命舆论,在渡口片各村以及溪口码头、县城街中多次张贴革命标语。张贴标语用纸多,为不引起外人怀疑,由张雁翔以做道场名义去买纸(雁翔是远近闻名的道士),他和黄广灿还负责书写标语。张贴标语或游击队布告都在下半夜进行,两三人一组。宣传效果最好的是溪口客运码头(俗称“车船座”)和县城街中,这些地方来往人员多,影响大。经常出现的标语传单,增强了贫苦民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也引起敌人的极大恐慌,派便衣队到处探查。一次,有两个县便衣队的人来罗旺林日杂店内查问:“最近有什么不正常的陌生人来店里?”罗旺林应道:“我开店做生意,接待顾客很多,我看不出那个人不正常。就像今天你们来这里,也是我的顾客呀。”为了获取情报,他就“热情”地请他们吃饭,便衣队的人见有饭吃当然乐意。吃得高兴时,县城便衣队的人数、武器装备以及内部人员构成情况都被罗旺林巧妙地问了出来。
在抗丁抗粮方面,渡口联络站用巧妙的办法与敌斗智。首先,暗中发动群众养猎狗、置猎枪,由谢兆增和张开水分别在南泉、建兴组建打猎队。张开水、张开畅、王保来他们与其他有共同革命理想的6人结义为“十兄弟”,并以“十兄弟”为主体组成打猎队,建立党小组,开展活动。张开水年纪最大,大公无私,威信高,成为打猎队的领导人,带领大家上山打猎来蒙蔽敌人。在村里,猎狗就是哨兵,凡有陌生人进村,就吠叫不停,还会群起围之,使抓丁催粮的保安队难以偷偷进村。而打猎队的猎枪也令保安队感到几分恐惧,加上打猎队一人有事,全村援助,因而,南泉村和建兴村被抓丁的少了。抗粮方面,则采取“阳奉阴违”“坚壁清野”“走为上计”的办法与敌斗争。如1948年催冬粮时,当着催粮兵的面,群众装着用“风仙”(即木制手摇鼓风机)扬秕谷,装袋于厅堂,做马上就送粮的样子。拖到催粮兵走后,立即将稻谷分散藏到隐蔽的山洞里。等到再来催,群众纷纷上山躲避。因为建兴、南泉都是半高山地区,这样与之周旋,让敌疲于奔命,无功而返。
侦察敌情、传递情报是联络站最经常的工作。情报收集主要有两个来源。建兴党小组的张开水、王保来等多是分头采取以打小工或卖农产品做掩护,流动在县城街头巷尾和渡口溪口码头,收集情报;或利用在县政府中做事的同乡、熟人打探情报,如张开畅、余国庆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不少情报。情报收集后,就汇总给罗旺林,再由黄广灿或张雁翔整理成文字资料上报。传递情报分轻重缓急,由罗旺林指派交通员往哪送,用什么暗号交接。为保密起见,只有执行任务的交通员知道送情报的时间、线路、方式、暗号,联络站其他人皆不能过问。多数送往莲宅总站或麟洞,有时也送其他联络站,如曾送过十五都(今白樟)半山里林炳火处;也有送十四都(今金沙)堆土余家华处。罗旺林多将重要情报交给打猎队去接送。“十兄弟”打猎队也因此经常外出到古田、永泰、闽侯以及县内各乡村打猎,送情报的任务完成得安全及时。
渡口联络站在经费方面对革命作了很大贡献。1948年底,有一次罗旺林到永泰见到吴盛端时,吴盛端说目前游击队经费十分困难。罗旺林当即表示,将自己开店的多年积蓄200块银元拿出来。这笔款解了游击队的燃眉之急。两年来,渡口联络站的活动经费多是自掏腰包,或互相接济,罗旺林甚至将店里的本钱都贴了进去。张开水家境稍好一点,打猎队外出的大米和路费都是他提供。
1949年5月,罗钦明、吴壮金、张开畅、张开水、王保来、许建平等人,奉命护送携带一大笔银元的闽永游击队正副队长吴盛端、黄振萱,从溪口码头搭轮船往福州购买弹药和军用物资,确保了任务顺利完成。
1949年8月14日夜间,南下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开始攻打闽清县城。其中一路经青洋插向渡口,切断敌军逃路。黄广灿的母亲张旺弟与游击队员张开畅、张开水等彻夜未眠,在路边设开水供应站,坚持开水供应不断,热情服务。渡口联络站全部人员分工,四处彻夜监视敌人,并将发现的情况及时报告解放军,还给部队当向导,为解放闽清全境尽职尽责。
当年,建兴村渡口联络站的张开畅、张开水、王保来等人与南泉等村的战友们互相配合,团结战斗,运用灵活机动的策略,在渡口片、县城一带与敌展开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闽中地区的游击战争和闽清县的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分别为闽清县梅溪镇建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