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云
摘要: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与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中职课堂师生情感的有效实施,有利于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营造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情感的充分释放和交融,对师生情感有效评价,对促使师生积极情感的生成与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职课堂;师生情感;交流;有效性
师生情感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决定着学生学业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师生情感交融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三维目标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述明确的提出了师生情感交融的要求。但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却始终未能对三维目标给予必要的关照,师生在课堂上缺少积极情感的体验与交流,“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达标甚至缺失。因此,中职课堂关注师生情感交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1.有利于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与管理是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借助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信任教师,愿意接受教师教授的课堂内容,为教师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身体情况和心理情况的关心,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真切的关怀,有利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教师是又敬又怕的,而一旦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后就会减少对教师的恐惧程度,增加亲切度,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教师和学生共存的中职课堂中,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新课标改革后,教育部对学校课堂教育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在三者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难实现的目标。中职课堂师生情感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情感目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凭借其过硬的知识功底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方着重讲述,在原本的教学体系上实现自我创新,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和视频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传统的中职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化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是否能够全盘接受其讲述的内容,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述,并且教学内容大部分是与学生现阶段心理素质和心智发育不符的社会实践内容。在传统中职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强硬地灌输了在未来社会中的生活技能,却忽视了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即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也会因为其低劣的职业态度和就职行为最终失业。因此,在现代的中职院校中,师生情感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
够减弱传统教育体系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得学生接受的社会技能与必备的职业素养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师生关系的缓和和情感的管理有利于借助教师的自身行为引导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增加其素质储备,促进学生健康、积极的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当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1.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热情在当今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只是被动的、形式化的交往,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为了提高成绩,能上重点学校,老师机械化地灌输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并没有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状态,师生之间是缺乏交往热忱的。
2.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安全感师生通过彼此间的感情增进,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的交往,既能够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也顺应了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以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为目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各个方面还不完善,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为师生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只有以安全信任为前提情感交流,内心才能达到一定的密切程度。
三、提升中职学校师生课堂教学情感交流的有效性措施
1.促进师生情感的正常释放在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师生情感的正常释放是師生情感管理的基础。只有帮助教师和学生牢牢地掌握情感释放的渠道和方法,才能使得师生情感在释放过程中达成统一,加强教师和学生间情感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教学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借助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认清其未来的前进方向和社会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以现阶段的社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同时,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度,使教师真正融进班级中。这样,师生情感才能以正常的方式有效释放。
2.加强师生情感的有效交融得到充分释放后的师生情感还需要借助强大的外界推动力实现两者的交融,而外界推动力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此时,学校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师生情感管理的重要性,创新教育体制以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并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发自真心地关心学生,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促进师生情感的融合。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应该做到充分地理解教师,提高学习的热情,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推动,加快师生情感交融的脚步,实现中职院校师生情感的有效管理。
近年来,教育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要办好职业教育,就必须关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研究。课堂教学中,情感运用不仅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文龙.中职班主任工作的情感管理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14(11):72、
[2] 李森,杜尚荣.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