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八字诀”学好古诗词

2017-11-18 20:59赵中娇
新课程·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

赵中娇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关键词:“八字诀”;古诗词;小学语文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达到熟读速记、深刻理解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要体会诗人立意之新奇、构思之巧妙、想象之丰富、意境之深远、用字之精湛,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烙下深深的烙印。近年来,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读、译、画、背、品、悟、吟、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让学生增加积累,增加传统文化的底蕴,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古诗词教学“八字诀”。

一曰“读”。我首先范读这首词,提示学生注意断句和重音。然后出示朗读提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让学生试读。读完后和古诗《村居》作比较,通过比较诗和词的不同,告诉学生词的基本特点,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对学习词的兴趣。

二曰“译”。读完课文,就要翻译课文了,首先我让学生小组内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小组汇报学习成果,逐句说出词的意思。然后再重点指导理解“醉、相媚好、翁媪、喜”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对词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习惯,也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三曰“画”。翻译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个“画《村居》”的活动,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词给我们展现了几幅画面,然后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幅,用简笔画表达出来。完成后要求学生将本小组完成的画用磁铁展示在黑板上。

四曰“背”。在让学生背诵这首词的时候,我不是让他们盯着文本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对照前面完成的绘画作品,看画面,想词句。学生对照着一幅幅图画,很快便背出了整首词。这样用直观画面与抽象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记忆效率。

五曰“品”。接下来是品味重点字词,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达出感情的词语,说出运用这些词语的好处在哪里,说出自己的解读。用这种方式来体验作者的用词之精巧,水平之精湛。然后出示问题:

“刚才同学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这首词,让我们来看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们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的溪流声,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对老夫妻坐在自家的茅屋前,亲热地说起话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大儿锄豆溪东,可以看得出现在是什么季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你们想用哪个词来夸夸他呢?

中儿正织鸡笼,你眼里,二儿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们从中看到了小孩子的什么呢?无赖,是古人对顽皮小孩的喜爱,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得到小孩的顽皮可爱呢?

他一会儿趴着,一会儿又躺下了,可以从哪个词看得出他的心情呢?”

这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和想象出的景象,培养学生想象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尽快进入诗词的意境中去。同时也让学生深入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体验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六曰“悟”。我让学生自己阅读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然后探究、揣摩作者的创作心理和感情。设计了两个问题。

1.大家读过了这首词,也画出了这首词,那么你能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情景吗?

是啊,面对这样的情景,老夫妻怎会不醉呢?

他们看到溪流青草,看到映日荷花,怎能不醉?他们会因“景”而醉;他们看到孩子们勤劳、懂事、顽皮,怎能不醉?他们会因“人”而醉;他们看到一家人和和美美、幸幸福福,怎能不醉?他們会因“情”而醉。

2.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读。结合作者的背景,想想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这样设计,不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习课文时要将文章与时代紧密结合,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七曰“吟”。让学生想想作者因何而醉?然后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吟诵这首词。播放出古筝曲《平湖秋月》,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到一幅幅恬静、悠然、趣味横生的画面,一边吟诵着经典的《清平乐·村居》,声、画、乐融合在一起,美不胜收!

八曰“拓”。我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有两个内容,一是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字数可多可少(给出小提示:想想是怎样的小溪?小溪旁的青草是什么样子的?白发翁媪互相会说些什么呢?干活的儿子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玩耍的孩子会想些什么呢?……把这些写下来,你就创作出了一幅现代版的村居图了哦!)二是有兴趣的话,搜集一些辛弃疾的其他词或者田园诗歌来读一读。这样的作业设计既体现拓展性,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挖掘,也体现一定的弹性,不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和压力,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薇.浅谈如何学好小学古诗词[N].巴音郭楞日报,2008.

[2]向志红.学好古诗词,写作有文采[N].中国教师报,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词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