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2017-11-18 20:17严春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边缘人对策研究现象

严春建

【摘 要】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就是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人,这是一个内涵丰富、涵盖广泛的特殊范畴。本文首先对课堂教学“边缘人”的基本认识进行分析,然后探究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课堂教学;“边缘人”现象;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长期以来,“边缘人”以一种潜默化的方式生存于课堂教学中,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背离,也是一种隐性的人才浪费,教师应该对这一现象进行全方位考察,以期揭示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现实存在、生存质态及其存在的价值影响,激起人们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关注;在剖析其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中“边缘人”转化与复归教学的操作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决策与行动指导。

1.对课堂教学“边缘人”的基本认识

1.1课堂教学“边缘人”的基本概念

“边缘”一词指地理位置上相对于“中心”较远的区域,后引申为受中心的控制力小,受中心的影响力小,往往是不受控制或者不够协调的区域,“边缘人”的概念由此引申出来[1]。“边缘人”是指思想、行为与整个集体不协调、不同步的个人或群体,他们不会给别人带来明显麻烦,但会影响整个集体向上的动力。而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往往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被教师和其他同学排斥或遗忘,或因自身原因(心理、性格、身体状况等)拒绝参与教学、主动游离到教学活动边缘的学生个体或群体。课堂教学一定是以教与学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和充分发展。所以凡是游离于课堂中心,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学生都应该属于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范畴。

1.2课堂教学“边缘人”的基本类型

与“问题生”和“学困生”不同,课堂教学边缘人往往因为自身的个性或者性格等,被教师和同学忽视[2]。根据不同的角度,也可将课堂教学“边缘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自决型“边缘人”和“他决行”边缘人。所谓自决型“边缘人”就是指学生因为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自愿为之的一种边缘人类型。而他决型“边缘人”就是指遭受到外界的排斥,被动成为边缘的人一种类型。其次,形式性“边缘人”和实质性“边缘人”,在边缘人的分类当中,包括心理边缘和身体边缘,所谓形式性边缘人就是指身体边缘,易于察觉的。而实质性“边缘人”则是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边缘人,程度相对而言比较深。第三,积极“边缘人”和消极“边缘人”。积极“边缘人”心中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理优越感,这种学生不满足从课堂讨论与教师问答当中表现自己,这类边缘人更愿意将时间花在获取更多知识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比较强。而消极“边缘人”则是因为性格内向、成绩中等、羞于表达自己等各方面的原因導致被教师和学生遗忘。

2.课堂教学“边缘人”现象的应对策略

2.1调整思维方式

边缘人现象的出现与教师本身的思维模式有着相当大的联系。因此,想要减少课堂教学“边缘人”现象的发生,教师首先应该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3]。打破传统思维,构建发展性、丰富性的立体化思维方式。首先,发展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所以,教师更应充分重视边缘人现实存在的发展性和过程性,并且做出积极的引导,充分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尽量减少边缘人现象的发生。其次,丰富性。人是一种具有丰富属性的生物,情感、精神、理性等多方面的要素决定了人的外在表现。同样,课堂教学“边缘人”也不仅仅一个僵化的、一层不变的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更应该以全面的、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边缘人的多面性,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边缘人,让他们感受到关爱。

2.2激发学生主体性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以及个性发展均被抑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师渐渐意识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受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学生自主性普遍丧失,尤其对于课堂教学“边缘人”而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减少课堂教学边缘人的现象。首先,教师应该改变自身教学理念,适应教学角色与地位的转变。“师道尊严”是在我国根深蒂固的一个概念,学生面对教师时,本能有一种畏惧感和绝对权威感。这种情况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的行为帮助学生打破权威印象,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其次,培养学生批判与反思意识与能力。在当今社会,批判反思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发展。第三,赋予学生权利。想要提升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主动性,就必须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权利与责任的并存性,保证学生更好的发展自我,提高教学质量。

2.3养成低指导教学风格

低指导程度教学风格注重平等和民主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强,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我,大胆表达。为了应对课堂教学“边缘人”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当中,养成低指导程度教学风格。首先,加强对自身教学风格的反思。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固定性,固定的教学风格虽然能够稳定教学质量,但同时也禁锢了教学方式,让教师很难注意到课堂教学边缘人的存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加强对自身教学风格的反思,从而更好的发现和改善课堂教学边缘人的存在。其次,加强对教学风格的情感润泽。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融入的情感往往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实践自身教学风格的同时,应该更加注意情感的灌注,避免偏倚现象的发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减少课堂教学边缘人现象。

3.结语

课堂教学“边缘人”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多样性存在是课堂教学中“边缘人”存在的前提,“边缘人”的生成既受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等的影响,更离不开外部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针对该现象进行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红霞,高永超.翻转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及其转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4(6):61-64.

[2]靖国平,刘雪梅.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12(8):1-3.

[3]辛丽春,姜倩玉.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21(12):1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缘人对策研究现象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教
浅析跨文化交际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