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佳
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第一片乐园。”从牙牙学语到蹒跚走步,幼儿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在父母爱的教育的沐浴下日益成长。有人观察到,儿童所处环境中,成人的学习态度,对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如父母爱学习,常谈学习的重要性,善于给儿童买些有益的书籍等,儿童对学习便会产生兴趣,对各门学业会倾注很大热情,所以父母要善于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以趣致学”。但是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一、“灌输”式阅读
父母急于要孩子向某个方面发展,势必要时常把孩子套在主观拟定的某个知识圈子里,向他们灌输并要求牢记这方面的知识,这就限制了孩子,使其头脑中死的东西多,活的东西少,造成孩子难以弥补的智力缺陷。少数家长会为孩子准备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书籍,主要还是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自己的想法及幼儿园的安排来为幼儿准备阅读材料。家长的这种“灌输”式的阅读会抑制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发展,使之对学习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二、“放任”式阅读
在家庭阅读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家长从书店或图书馆选取了很多书籍,回到家只是“一扔”,放置在家里的某个角落,告诉孩子今天买了什么书,放在哪里,自己去看。无人陪伴导致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无人解答,从而盲目地阅读,养成了不正确的阅读习惯,影响了以后在阅读学习上的发展。
三、“依赖”式阅读
幼儿的阅读开始往往是一种依赖耳朵的“阅读”,由最初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看书的方法,孩子爱听故事,家长也经常为幼儿朗诵故事,培养幼儿专注的倾听能力。这个方法固然好,但是幼儿掌握了这个诀窍,当放手让幼儿自己阅读书籍时,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开展了“21天”阅读计划,培养了幼儿爱阅读的好习惯。
第一步:启动阶段“建立习惯”——制作阅读计划
教师把“21天”阅读计划告知家长,让家长协助幼儿一起完成。在制作阅读计划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设计。如有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形式、阅读评价等。其中阅读形式有很多,可以是自主阅读、亲子阅读等。
第二步:进行阶段“巩固习惯”——记录阅读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会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当然光靠这样的阅读幼儿的兴趣往往会下降,那么在这个阶段如何去引导幼儿坚持阅读呢。这里主要还是靠父母和教师的配合。每天阅读好后父母把幼儿画下来的阅读笔记发到班级群或者“嘟嘟养成记”上,第二天教师则选择空余的时间根据每位家长发上来的内容进行奖励,坚持阅读并记录的幼儿得到一颗五角星。这样的形式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第三步:结束阶段“形成习惯”——交流阅读感想
在幼儿园把每个星期五定为“阅读交流日”,幼儿可以带上本周内最喜欢的一本书来园,教师则提供交流场地,请幼儿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好看在哪里等,鼓励幼儿在讲述时能用上好词好句。交流结束后便是图书漂流的时间,幼儿可以根据别人的介绍去和他交换书籍看,不懂的地方询问该幼儿,达到了共享图书的好处。
成效:家长把每一次的阅读发到“嘟嘟养成记”后还能帮助其他家长选书,当自己不知道该给孩子看什么书时,只要看看别人看了什么觉得比较有意思也可以选择这类书给自己孩子看。经过“21天”下来,班里的孩子和家长也都形成了阅读与陪伴阅读的好习惯,后期不需要教师每天督促也能主动阅读和记录。
当然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家长还应该创设一个读书气氛,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家长的读书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读书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生长在一种充满读书气氛的环境中,很容易萌发一种自发读书的需要,以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自觉读书行动。因此,家長应率先热爱读书,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读书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读书地点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读书,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地点。孩子读书时全家应保持安静,不看电视,不大声谈话,减少对孩子的干扰。
相信在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努力下,会逐渐让孩子真正地爱上阅读并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