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波 吴德琴
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正是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之需,为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和幼儿健康成长而出台的重要文件之一。《专业标准》实施要求中指出:《专业标准》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招聘及考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专业标准》的出台为学前实践教学指明了具体方向。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
《专业标准》强调幼儿园教师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正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实践性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实践性。基于《专业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我们积极进行基于《专业标准》的学前实践教学改革,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育实践能力。
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培养幼儿园教师时多偏重于艺术技能(如钢琴、舞蹈、绘画等)的培养,而忽略了教育教学能力是师范生未来工作能力的核心。《专业标准》中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对幼儿施以积极影响、引导幼儿发展的基础。《专业标准》中“专业能力”维度从七个领域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具体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专业标准》十分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基本保教能力,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许多高师院校迫切需要改变原来以艺术能力代替保教能力培养的偏颇与不足。
一些学前教育师范生常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弹琴、舞蹈和绘画上的不足,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极度缺乏经验,高师院校要以《专业标准》为导向,通过一系列全面、系统、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安排,实现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基于《专业标准》的学前实践教学安排
《专业标准》包含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三部分,其中基本内容部分是核心。高师院校如果想培养出符合专业标准要求的幼儿园教师,需要重视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
(一)学前实践教学安排的思路
1.理念先行:引导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制定自我專业发展规划
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专业理念,我们可以按照学期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
第一学期,在安排专业入学教育,进行专业情感与理念教育。第二学期,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到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通过见习,学生初步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情况、一日生活的流程与组织情况、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情况等。第三、第四学期则引导学生用自己制定的发展规划来督促自己的专业学习,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第五学期,引导学生用《专业标准》和制定的专业发展规划来评价自己,并进行查漏补缺。第六学期实习结束后,再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标准》并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来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作进一步展望。
2.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根据专业标准要求建构专业知识结构图
专业知识是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机土壤,在学生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核心是幼儿发展知识和相关的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根据《专业标准》和全国高职教指导委员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将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分解到各课程之中。根据《专业标准》中专业知识领域要求制定专业知识结构图,通过具体专业课程逐一落实,实现课程学习与学生专业知识建构的统一。基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终要服务于未来的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因此教师评价采取灵活有效的案例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落实于专业能力的实现:重视专业校内外实践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上,我们积极构建“全程化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健全实训环节。校内建设“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训室”“模拟幼儿园活动室”等综合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训练的场所,以满足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需求。此外,校外和幼儿园合作,创建不同层次且具有不同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深度合作,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共同投入到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与幼儿园教师进行人力资源上的互换与互助。学生与一线实践工作者在密切的互动中,从实践问题出发体验专业学习的重要价值,学习将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化到具体的专业工作中,实现实践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二)具体安排
1.实践教学统整理论教学,共同构建学生的实践智慧
原有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课与学科课是并行独立的,且高等师范的学前教育实践课处于边缘位置。实践课与学科课的关系是:以实践课统整学科课,以学科课渗透实践课,实践课是学科课的统整平台,学科课是实践课的延伸与提升。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以实践教学统整其他理论教学,既注重“理论的实践化”,也重视“实践的理论化”。它们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教育实践智慧不可或缺的可靠基石。
学前实践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需要改革现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实践化的方式。例如,学前教育学课程就可以采用实地观摩+参与式研讨、模拟教育教学+现场诊断、示范展示+操作练习、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说课听课评课+现场教学等实践化教学方式,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实践手段的运用,学生以实践的方式走入实践,感受实践并参与实践,从而保证自身教育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2.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1)入学之初开始专业理念和师德的教育
为促进学生专业理念和师德的形成,学校首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安排轻松愉快的“大手牵小手的交朋友活动”,帮助学生尽早熟悉教育对象。所谓“大手牵小手的交朋友活动”就是让学生与实践基地幼儿园的幼儿交朋友,每周有一个固定的时段,学生与结对子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从自由交谈、讲故事、做游戏到协助幼儿园教师开展各种大型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了解幼儿的天性和各方面的特点,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感受到幼儿的纯真与美好。endprint
(2)有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就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而言,包含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学生在学校通过读书、考试等形式获得的,而程序性知识则需要学生通过对陈述性知识的实践转化、实践现场的观摩以及亲身实践来获得。因此,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就要狠抓这两种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学校需要根据实践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阶梯式教学计划。此外,学生更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其次,学校宜安排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社团活动、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教育实践观摩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做中学,在活动中获得解决学前实践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在每次学生下园后,还应以教育现场观察與研讨、案例分析、调查报告、教育日记等形式收取反馈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巩固自己的实践经验。
(3)过程化的专业能力实践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应用性学科,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过程化的实践教学来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具体安排如下:
此实践教学方案兼顾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上,学前实践教学的安排从专业学习第一年一直持续到第三年;空间维度上,学前实践教学包含了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包含了学科实践教学、校内实习实训、专业社团活动和专业技能大赛等多模块的实践,校外实践教学包含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等多个场所的实践。通过此过程化实践教学方案,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广基础深厚度的可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
[2]庞丽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7).
[3]马丽枝,蔡玉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建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
[4]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5]张俊燕.基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3(11).
[6]韩波.基于《专业标准》的学前教育学课程实践化改革研究[J].教育导刊,20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