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以及少子化已經成為澳門發展的一大難題,在人口撫養比不斷下降及勞動力不足的重重壓力下,究竟澳門未來人口政策走向何方?本期時事辯論,澳門立法會議員宋碧琪、澳門大學政府與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建新、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雷民強、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常務理事何凱玲,圍繞著本澳鼓勵生育政策的現狀與未來生育政策的走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關於政府是否有必要推出鼓勵生育政策?宋碧琪有感澳門發展離不開本土的力量,一定要鼓勵本地的生育,不可單靠引進外勞的方式解決未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陳建新認為文化傳承需要土生澳門人,若是因為生育率過低造成斷層,將是澳門很大的損失。雷民強讚成支持生育而不是鼓勵生育,理由是澳門的生活環境不適合人口大量增長。何凱玲強調人口及生育政策對每一個國家或地區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婦女組織,婦聯一直提倡多生育政策,現時澳門的生出率低,因此有必要鼓勵生育。
至於現在政府有否推出實際政策營造社會信心?宋碧琪直言,要落實鼓勵生育政策需要特區政府各個部門以及社會各方面同心協力推動,但現在住房、醫療、學位、托兒服務、教育資源都不足夠,很難真正鼓勵居民生育。陳建新表示澳門沒有專門針對生育的政策,但某些相關政策如教育政策可以間接鼓勵生育。雷民強認為,現時澳門托兒學額不足,且很多雙職家庭需要照顧老人,貿然鼓勵生育反而會引起更大的矛盾。何凱玲指出,現在生育成本高,多數家庭都需要兩夫妻共同工作,但現在托兒所“一托難求”,社區環境服務方面提供數量比較少,未來政府應推出更多優育措施。
關於應否延長有薪產假以及有薪侍產假,嘉賓給出了各自的意見。宋碧琪認為澳門現在的產假及男士侍產假都不足夠,制度上考慮的角度較單一,政府需要協調鼓勵居民多生育的勞動法。陳建新贊成延長有薪產假及有薪侍產假,認為現在處於知識型經濟社會,給予員工一些彈性會使他們工作更落力。雷民強認同產假及侍產假必須要有,但過度延長必須考慮競爭力的問題。何凱玲強調,生育政策不應該區分公務員或者私人機構職員,如果政府真的要鼓勵生育,在這方面起碼要做到一視同仁。
在採訪的最後,嘉賓就澳門生育政策提出各自的意見。宋碧琪建議:第一,鼓勵生育需要要從大的人口政策著手,應該根據澳門的人口結構、不同年齡層的發展制定不同的配套措施。除了鼓勵生育應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外,勞動政策也可以活用60歲-70歲年齡段的這群人。陳建新贊成政府鼓勵一些家庭多生優育,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整體社會的結構及流動性,真正落實鼓勵生育政策,需要從本質上提升整體的教育體系及醫療體系。雷民強認為,鼓勵生育首先要解決目前人口與資源間的配套。不同年齡層次有不同的需要,學齡前時期必須要托兒配套,接受教育時必須有教育學額配套,就業時必須要有足夠的經濟增長點保持就業數量。何凱玲指出,鼓勵生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澳門要營造一個“越生越有利”的鼓勵生育氛圍,推行家庭友善措施,減輕夫婦對生育的後顧之憂,提高生育率。
本刊認為,生育環境的改變,生育觀念的變化以及生育成本的提高是少子化的重要原因。特區政府“五年規劃”有提及鼓勵生育, 但至今並沒出臺具體措施,人口數量、素質以及結構是澳門發展的重要關鍵,生育水平偏低,鼓勵生育已是刻不容緩的了。政府鼓勵市民多生優育,可借鑒外國的經驗,在現行基礎上,加大生育津貼,加推一系列誘因政策如托兒津貼、育嬰津貼、房屋津貼,延長有薪產假及侍產假等等,在教育配套方面加大托兒學位,增建兒童公園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