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反转的发展趋势、特征及防治

2017-11-17 22:17曹默
声屏世界 2017年9期

曹默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新闻反转”现象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新闻反转现象不仅会引发舆情的关注和反转,同时在反转中也消磨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尤其在新媒体传播方式日益盛行的当下,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本文尝试通过分析2016年发生的新闻反转典型案例,发掘新闻反转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新闻反转现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闻反转 标签新闻 舆情反转 新闻真实性

“新闻反转”现象是指关于社会热点的新闻报道,随着核心事实的充分暴露,其新闻要素、报道倾向和受众评价等发生反向发展的新闻现象。新闻反转现象在2016年频发。仅在2016年2月就先后出现了“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东北农村礼崩乐坏”“官员抹香香”等多起新闻反转案例。本文以2016年出现的新闻反转案例为例分析新闻反转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传播者、制度、受众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提出防治新闻反转现象的具体措施。

新闻反转的发展趋势

“新闻反转”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新华网盘点2013十大反转新闻:有图未必有真相》一文,这篇文章梳理了2013年的十大新闻反转案例,其中包括“北京大妈讹老外”“济南市民哄抢菊花”“深圳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等事件。在梳理2013年到2016年间进入舆论话题的典型新闻反转案例后,笔者发现,新闻反转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其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新闻反转现象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越来越大。2013年,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还处于成长阶段,囿于平台传播力有限,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并不大。而随着“两微一端”——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和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各类媒体的“标配”,“朋友圈”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圈”,如今的新闻反转现象已经可以轻松地“攻城略地”,迅速从“朋友圈事件”演变为舆论热点事件。

第二,对新闻反转现象的辨识难度越来越大。在2013年发生的反转新闻可信度较低,很多现场的新闻图片一眼就能看出是“摆拍”的,报道中的“新闻背景”也有明显的广告色彩。而如今,新闻反转现象往往具体事实准确无误,或是报道的呈现角度不全面,或是忽略了某些重要事实。这对于没有专业调查能力的普通受众而言,其鉴别难度显而易见。

第三,新闻反转的始作俑者往往不是传统媒体而是社交媒体。在人民网总结的2015年十大新闻反转案例中,只有两条新闻(四川男子暴打女司机、云南导游辱骂游客)是出自于社交媒体,其余都是由传统媒体发布的。但是在新华视点总结的2016年十大新闻反转案例中,始发于社交媒体的新闻有五条,这五条新闻大多是由用户自己撰写,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大肆传播,用户发布信息的活跃更给受众辨识新闻真假增加了难度。

新闻反转的特征

新闻题材:话题性高于本身新闻价值。纵观新闻反转现象,从新闻价值角度看,很多新闻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并不大。比如“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和“东北农村礼崩乐坏”事件,实际单从新闻涉及的几个要素来看,其新闻价值并不突出。其“走红”原因,往往是紧跟时事热点。农村往往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恰逢春节,人们都会回老家,再加上男女婚姻关系,这两条新闻正是具备了讨论价值才会广泛传播并引起巨大反响。这类新闻往往不是因为新闻事件本身表现出了报道价值,而是因为其可能引发社会讨论而具备了传播价值。在新闻反转现象中,对于该事件的后续社会讨论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引人关注。

报道方式:对报道对象带有较强倾向性。新闻反转往往与“标签新闻”伴生。所谓“标签新闻”,指的是“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只选取新闻中最吸引受众的部分进行强调,而忽视新闻客观性的现象”。由于“标签新闻”只选取新闻中最吸引受众的部分进行强调,忽视新闻的客观性,所以很容易会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而这种失实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实的暴露而反转,从而产生新闻反转现象。

比如在“纱布门”和“肾没了”事件中,医生和医院被媒体打上了“不敬业”“不认真”的标签,这正是由于受众在拟态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偏见。媒体通过报道形成的拟态环境并不是对客观环境的完全真实的再现,而是通过对信息选择性加工后呈现的“虚假环境”。在这种“虚假环境”中,同一类信息不断聚集,往往会加深对特殊群体、特殊事件的刻板成见,使“标签新闻”更加顺理成章地被受众接受和青睐。

舆情反应:呈现一边倒和反复变化之势。所谓舆论,指的是“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在新闻反转事件中,尽管反转前后的舆情态势呈现出巨大反差,但往往反转前后的舆论都会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冷漠置之事件”中,最初网民不约而同地谴责学生的冷漠以及教育体制的失败。而当事实公布,舆论又倒向学生一边,为其第一时间通知其他老师的行为点赞,并谴责文章作者的不良居心。类似的一边倒现象在其他新闻反转过程中也可以看到。

由此可见在新闻反转中,“反转”不只是报道倾向的反转,更是受众情感态度的反转。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指出群体的特征之一就是冲动和易变。在报道初期,由于新闻事实的不明,受众可能会排错队、站错位,但随着新闻事实的不断发掘,受众会由于心理上的愧疚和群体中的压力,态度发生180度的转变。舆情跟随新闻事实的反转经历了反复的反转,在其他新闻反转事件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过程。

新闻反转的防治

传播者:完善行业规范,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要预防新闻反转现象,传媒业界不仅要形成行业共识,更要形成制度性约束,建立行业内规范。另外,自媒体也要加强平台约束,通过对赢利评估机制的改造,矫正畸形的赢利观念。

同时,媒体也要力戒盲目求快的浮躁心态。求新求快是媒体的天然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媒体应该不盲从、不从众,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受众负责。

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从根源上杜绝虚假报道,各新闻单位也要完善新闻报道的流程和规范。据《人民日报》报道,某中央媒体新闻客户端為了避免因报道不实而导致新闻反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规范。如:“在转发新闻时,选择口碑良好、有公信力的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不使用煽动读者情绪的标题,不刻意引导读者情绪;在评论新闻时,不把没有定论的热点新闻当作主题去评论等。这些规定的出台不仅可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陷入新闻纠纷,保护新闻媒体的权益。”endprint

制度:完善法律制度,严格追究责任。法律是道德标准的底线,仅靠新闻媒体的道德自律有时候并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和转载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追惩制度。目前大多数的追惩只是涉及民事责任,并没有追究刑事责任。于是新闻反轉甚至成为了众多媒体抢夺点击量、收视率的“卖点”。

2016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多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有关部门严厉查处各类虚假新闻。随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了15家媒体发布虚假新闻的查处情况,这其中就包括《财经》杂志发布的《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和《亳州晚报》刊发的“女子为救人被狗咬伤”等多起发生反转的新闻。只有明确追惩制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闻反转频发的态势。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严格查处自媒体账户刻意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行为,从根源上遏制新闻反转现象的发生。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手段和途径。

受众:提高媒介素养,增强鉴伪能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介赋予了公众更多的权力,这也使得受众的媒介素养格外重要。在新闻反转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反转的发生与受众媒介素养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即受众有没有能力辨别新闻事件的真假,偏听偏信就会容易造成之后新闻和舆情的反转。

在新媒体时代,传者与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对于受众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受众要有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不追求低俗的内容。其次,在接受媒体信息的同时,要敢于质疑和反思,不盲从盲信,坚持独立思考和冷静判断。最后,在发表信息和看法时,要尽量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克制自己的极端情绪,不能将社会化媒体平台作为自己宣泄愤怒的场所。

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理,构建信任社会。新闻反转现象虽然是一个新闻界的问题,但是其产生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新闻反转现象往往只是某些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而媒体只是在某些报道中诱发了这些问题。试想如果没有个别医生收受红包、违反医德,“纱布门”和“肾没了”事件的舆情反转的影响也不会如此强烈。因此,新闻反转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破解新闻反转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