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临床决定因素

2017-11-17 19:46朱红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痴呆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朱红凤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临床决定因素,为临床上预防脑卒中后发生痴呆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共3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病发痴呆分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对造成痴呆可能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之中并发痴呆患者为97例,痴呆发生率为26.5%,研究得出高血压、糖尿病、额叶、颞叶、胼胝体周围、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有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痴呆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要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并进行相关预防工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痴呆;发病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cidence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of dement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mentia after stroke. Methods L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2017 year in May were a total of 366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disease dement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ementia and non dementia group,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factors of dementia, and find out the risk factors,and take preventive methods.Results All the analysis with dementia patients for 97 cases of dementia,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6.5%,of hypertension, diabetes,frontal lobe,temporal lobe,around the corpus callosum, bulky, the number of lesions, left hemisphere,leukoaraiosis related diseases (P<0.05).Conclusion Dementia after ischemic stroke i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clinicians.

【Keywords】ischemic stroke;cerebral ischemia; ementia;incidence;risk factors;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脑梗死后痴呆有着比较高的发生几率。但在当前一些研究中显示,若在脑卒中中存活,则其发生痴呆的比例会提升2~3倍[1]。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后,是否会出现痴呆实际上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当前也有较多研究人员,对于这些因素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但均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目前也广泛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痴呆症状是有着潜在的可防治性的,可将其做成为可逆性痴呆。但仍然没有对其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早期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防治提供线索和试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共36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临床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并且通过使用影像学检测显示其为脑梗死。同时使用我国制定出的脑血管疾病诊断和分类要点在对其进行诊断后显示,符合这些诊断标准。同时患者没有出现意识障碍的症状,没有发生过精神病史。并且没有出现感觉运动受损以及严重失语的情况,可以正常接受相关测试。同时所有患者已经排除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的严重抑郁症,即假性痴呆。其中男性患者186例,女性患者180例,平均年龄(61.3±9.5)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及 Hachinski量表评定,评定时间为发病后2周,将病人分为痴呆组(n=97)和非痴呆组(n=26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分析。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病史等相关信息,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基础检查,包括MRI、CT、血尿常规生化等基础检查。其中大面积梗死定为最大横经大于3cm。所有患者均由经过培训的神经科医师进行量表评定。

1.3 统计学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过程中,需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和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并且使用x2检验和百分比分析计数资料。先对两组有关变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文因素;吸煙、饮酒、心脏病等血管危险因素;基底核、内囊、脑桥、丘脑、额叶、颞叶、不同梗死灶数目及脑白质疏松症等病变部位)实施单个因素的对照分析,将检验水准a设置为0.05.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将(P<0.05)作为自变量,并且将痴呆作为因变量。将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endprint

2 结 果

366例缺血性脑卒患者中,痴呆患者为97例,占26.5%,非痴呆患者为269例。对两组人文因素(年龄、性别、低教育水平)分别进行单因素所致痴呆率的比较,x2检验发现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性别、低教育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无关,而年龄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有关。

对两组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分别进行单因素所致痴呆率的比较,x2检验发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有关。

对两组病变部位(基底核、内囊、脑桥、丘脑、额叶、颞叶、枕叶、顶叶、胼胝体周围、小脑、半卵圆中心、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分别进行单因素所致痴呆率的比较,x2检验发现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周围、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周围、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有关。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筛出12个危险因素(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周围、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设置成为自变量,并且使用逐步引入法的手段,对其实施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可以進入到回归方程中。通过回归方程可以发现,危险因素的数量为9个(高血压、糖尿病、额叶、颞叶、胼胝体周围、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P<0.05)。

3 讨 论

Desmond等[2]研究发现脑梗死后痴呆在男性更多见,但本次研究未发现性别、年龄、低教育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有关。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高血压、糖尿病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高危因素,与一些国外报道是一致的,Spence[3]的研究中显示,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患者痴呆的较主要因素。Censori等[4]的研究中,首次发现了痴呆的发生和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有着较大关系,患者在此时长期高血压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会导致大脑长期性的处于缺氧状态中,进一步出现大量脑细胞死亡的情况。而这些脑细胞在死亡后,患者会出现老年痴呆。

在本研究中,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与脑梗死病变部位有关,对于认知功能而言,会更加依赖于左侧的大脑皮质。很多高级智能的活动中枢处于大脑左顶叶中。而左半球的梗死,则会对高级语言和记忆活动等造成较大影响。而语言和大脑智能有着较大关系。智能是通过语言、认知以及思维等进行表现的。因此,若患者出现了左半球梗死的情况,则更加容易出现痴呆症状,而颞叶内侧损伤后可致健忘,额叶前部病损后出现执行功能下降,有研究显示,多发额叶梗死灶导致的痴呆率高达60%,而其他脑区的多发梗死导致的痴呆仅为27%。这可能与额叶部位的纤维走向汇聚有关,额叶严重受到皮层下缺血性血管病的影响[5]。

本研究还发现脑白质疏松与痴呆关系密切,和情绪、记忆以及行为等诸多智能活动有关的纤维联系会分别通过脑室周围。因此,一旦出现了脑室周围的蛋白质病损,患者会出现情感、行为、记忆等异常,并且也会导致其出现进行性的痴呆症状。另外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大脑白质若出现了梗死,也会导致皮质投射纤维的生长出现阻碍,会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神经元萎缩或是变性,对其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与高血压、糖尿病、额叶、颞叶、胼胝体周围、体积大、病灶数目多、左半球、脑白质疏松症有关,因此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需要对其各类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且积极的预防新梗死灶的出现,进一步预防脑梗死后发生痴呆。

参考文献

[1] 戚春波.门诊缺血性脑卒中登记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1(13):121-122.

[2] 张九梅.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15(11):155-156.

[3] 罗伟汀.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24(34):161-162.

[4] 蒋柳结,等.缺血性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临床决定因素[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1104-1107.

[5] 胡发明.缺血性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与临床因素[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11,24(06):271-272.

[6] 王文敏,王 荪.缺血性卒中后痴呆的发生率及临床决定因素[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13,24(02):123.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痴呆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