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洪军
化解孩子的“开学恐惧症”
文/张洪军
1
张先生的儿子小恒是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先生说,开学一周来,儿子天天喊肚子疼,问具体哪里疼他也说不出来,奇怪的是每次发病都是在早上上学前,可是放学回到家就没事了,活蹦乱跳的。他曾经带儿子到医院看过肠胃,也没发现什么问题。后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仔细开导后,小恒才说他是特别害怕开学,因为他在假期里大部分时间用来打电脑游戏,学校布置的作业也做得很马虎,担心老师检查和批评。但他的肚子疼不是装的,是真的一到上学的时候就感到不舒服了。
2
刘辉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非常苦恼地说,假期里他既跟父母去了外地旅游,又被送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几乎整个假期都在疯玩,很开心。可是一到开学,他就感到莫名地烦躁,心情也很紧张,平时在学校上课总是“云游四海”,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记笔记做作业的速度也慢了不少。晚上也老是胡思乱想,要到三更半夜才睡着,状态越来越差。
愉快的暑假已经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不少回到了久违的校园的孩子们却出现了种种“开学恐惧症”,有的一去上学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有的心情烦躁无心向学……其实,每到新学期开学都会有不少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长假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学生返校后难以调整心态,精力无法集中。而假期里,一些孩子作息时间紊乱,扰乱了生物钟。这种现象很正常,家长不必为此过度担心,只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得当,一般一个星期或更短的时间,孩子的焦虑情绪会自然消失。
由于假期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加之学生彼此个性之间的不同,同时也由于学生在学校受欢迎程度各不相同,造成学生对新学期学校生活适应性强弱之间出现分化。有的同学常常慢了半拍,如果老师不给予重视,这种不良的开端往往可以影响到学生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倾向。
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和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应淡化学期“初”的概念,尽可能减少或彻底消除留给自己的“缓冲”时间。如果从认识和态度上已经回归到正常的学校教学、生活中来,各种常规工作、常规检查与学期末没有差异,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潜在暗示,这样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正常学校生活的氛围已经非常浓厚。
此外,家长在开学后还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水果,多吃清淡食物。对于睡眠紊乱的孩子,应督促其早睡早起,调整好生物钟。
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的适应工作。一旦学生出现作业质量差,课堂学习效果低下,上课懒散之现象,老师就要与家庭取得联系,让家长给予督促和配合。在学期初召开本学期的家长会,这也是一种氛围,让孩子知道家长正在了解孩子上个学期的表现,这样孩子很快就会把现在与过去的一个学期建立联系,适应性也会加强。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还会了解到在新的学期里孩子需要努力的方向。老师与家长应相互沟通,共同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