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永刚
“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
“山山岭岭哎,歌声起红旗飘,闪闪银锄落……”
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传唱了40多年。很多人都是通过它认识佤族的。歌曲节奏欢快优美,歌词勾勒出令人神往的山水美景。最近,记者来到这首歌诞生地——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又听到欢快的阿佤民歌,更在村村寨寨看到了佤族人民的新生活。
佤族人口只有十多万,是从原始社会“直过”到现代社会的民族。这个民族几十年变迁本身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最近几年,脱贫攻坚给这里带来的生动变化,也是令人难忘的一章。记者在翠绿掩映的山间沟壑中,走访了西盟县7个乡镇中的5个,先后到8个村、组采访百姓生活。那些天,记者一直被佤族的深刻变化所感动。
路通山间
西盟山多。出县城不远,往哪个方向走都是山;比山更远的是路。到最远乡镇新厂镇的路上,望见山坡上的村庄,记者举起相机已经能清晰地拍摄到村庄全貌。但汽车却得绕到谷底,再盘旋而上,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农民有句话“看山跑死马”,用在这里倒有几分确切。
初来佤山,惊叹于这山间的路;西盟本地人最想说的也是路。新厂镇党委书记是一位拉祜族女同志。她2014年到那里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主干道二级公路到镇政府所在地有28公里砂石路,她来了之后开始铺设水泥,2015年6月才完工。
新厂镇最远的村庄叫永广村,中缅边界线就从村边划过。3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艾刀来说起变化,第一个谈的也是路。2016年,全村7个村民小组实现水泥路入组,仅这一项就修了27公里;今年,他们正在修37公里的林间道路和断头路。
在勐梭镇班母村第十三村民小组,组长杨智城对路更有一段独特感受。他的祖上从江西到云南来,先落脚澜沧县,再迁到西盟,住在班母村第十二村民小组,1997年搬到第十三组来。搬迁下来“就是因为那里没有路”,他说。现在,从十三组有一条路蜿蜒盘旋而上,已经通到了山腰的第十二组。
在这里,记者遇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余浩。这位云南农大毕业的干部曾经在勐梭镇担任多年副镇长,现在是西盟县农业局副局长。他深切感受到,佤族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是从路开始的。2016年每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这是佤族山乡一件大事。这里每个村庄都有好几个村民小组,小组其实是分散居住在不同山头的自然庄,相互之间相距远近不一,最远的有二三十里。每个村民小组修通水泥路,可以说,路才真正通到农民家门口。
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佤族同胞,祖祖辈辈双肩挑扁担、两脚走山间,背负起千百年的佤族历史。“病身最觉风露早”,山里人更懂得路重要。最近几年,在脱贫攻坚和惠农政策推动下,西盟乡村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今,水泥路修到每一个村民小组,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深深地改变着这些村寨。余浩说:“路通了,就可以开发出很多优质土地,就能有更大效益。”
班母村党总支书记岩上告诉记者,村组道路通了,他们耕作就用上了机械。现在,村里有微耕机、拖拉机、割草机、耙地机等各种农用小型机械。机械的使用提高了农田耕作效率,生产工具的进步从来就是生产力发展最显著的标志。这种变化减轻的是人们的劳作负担,改变的是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
阿佤新居
伐木筑屋是佤族传统。过去的住房都是竹木板挡墙、茅草铺顶,年深日久,竹木和茅草经雨水洇湿泛出褐色,远远望去,村寨暗黑一片。但是,今天行走西盟乡间,总被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红瓦房或者蓝瓦白墙所吸引。村村寨寨展开的安居工程,让佤族山村脱去褐色,展现出靓丽。鲜亮的村寨仿佛从缭绕的云雾间飘落的花瓣,随心所欲地散落在层层翠绿中,格外美丽。
住房变化对于佤族有着独特意义。地基用料像历史的刻度计,形象地标示着佤族人生活的变迁。早年的佤族民居叫杈杈房,就是用两根长长的树枝交叉搭在一起,以茅草围起来遮风挡雨。后来,佤族人开始盖起有地基的房屋,用四根粗壮的树枝支撑起四角,下面饲养家畜,第二层铺设木板,四周以竹板或者木板围挡成墙,用来居住。这就是“木基”房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用土夯筑起地基的四角,叫“土基房”。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土夯的地基被砖块和混凝土代替,佤族人住进了更加牢固的“砖基房”。今天,已经很难找到“杈杈房”,连土基房也不多见,散落在村寨里的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砖基房”了。
在勐卡镇班哲村第二村民小组,61岁的岩刀老人讲述了他几十年的“筑屋经历”。1969年他们家从原来第三村民小组搬迁到这里,用茅草搭建起第一栋房子。1976年,刚刚成家的他再次盖房子,修建的是“土基房”,黄土夯筑四根柱子作地基,上面搭建竹板房,下面一层饲养牛和猪、鸡等。1983年,他们家翻修房屋,以竹篱笆挡墙,当地人叫“竹笆房”。1988年,岩刀家又整修房子,这次虽然还是“土基房”,但房顶用上了铁皮。这个房子一直居住了20年,到2008年他们住上了“砖基房”,房屋四角地基用上了空心砖。2015年,政府安居工程实施,对农户住房改造给予补贴,岩刀拆除了“砖基房”,修建起2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的砖瓦房。房子总共花了26万元,政府补贴4万元,原有14万元积蓄都用上,又借了8万元左右,他们家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里。
“这两年砖瓦房已经十分普遍,几乎家家都要住新房。”西盟县委宣传部的佤族姑娘魏琳霞在中课镇驻村5年,感触很深。她说,刚刚下乡的时候,一个村子里间或才能见到一两户砖瓦房,这两年每个村子都成了砖瓦房。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变化。2015年5月,云南省委提出,“情往边疆洒、项目往边疆放、资金往边疆流,先要把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居工程,民生事项办好”。7月30日,西盟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他们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1133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13户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
按照当地政策,农村居民危房改造每户可以得到4万元补贴。这个标准保证最贫困的农村五保户能住进3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里。记者走访了不同类型的8个村民小组,当地修建砖瓦房的成本价最高1300多元,最低1100多元。这项政策激发起佤山村寨改善住房的积极性,在山乡看到的大都是60多平方米左右的新盖砖瓦房。西盟县以“安全、适用、经济、功能完善”的理念和传统佤族民居原型元素,设計出60-100平方米80种户型图和14种效果图供农户选择。所以,在不同村寨看到的是各异的风景。
安居工程是西盟近50年来从没有过的新跨越,整体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安居问题。记者在调研采访中理解,这里说的“整体解决”至少包括几个方面含义:一是农村每户人家的住房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尤其是贫困户和最没有盖房能力的五保户。4万元政策补贴可以保障他们都能住到砖瓦房里;再一个是所有村庄都实现了“居者有其屋”,2015年以来推进的安居工程几乎是普惠的;还有一个是住房结构和房屋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换代,“木基”“土基”“砖基”都已经不再是衡量标准,佤族同胞直接住进了混凝土结构砖瓦房里,房屋仍然有上下两层的,但下层已不再是牲畜家禽的“窝”,做到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
不平衡性是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一个任务。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限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更加严重。在少数民族社会内部,也存在农户和农户之间的差异。在扶贫攻坚政策推动下,西盟农村不仅每个村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而且家家户户住上了砖瓦房,这个历史性变迁有着耐人寻味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扶贫攻坚本身是少数民族地区赶上全国发展步伐的过程,更是各民族平等在更廣和更深程度上实现的过程。
村寨之变
路通之后,佤族同胞住进新居,佤山村寨发生了很多细小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仅仅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状态,但其社会意义很值得观察和品味。记者的感受是从村民小组打扫街道卫生开始的。
中课镇有一个窝笼村。这个村第六村民小组以打扫街道卫生出名,他们已经坚持了11年,最近刚刚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记者穿过长长的橡胶林,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来到这个小组,碰巧见到了最早倡议打扫卫生的村民小组原组长水拉。
这位51岁的佤族汉子2005年到2009年担任村民小组长。那些年,他前前后后到过昆明、澜沧县、孟连县等城镇。“最羡慕人家的干干净净,绿道上连一个烟头都没有。”水拉说,他的愿望就是把家乡的卫生也搞得干干净净。当时,小组街道都是土路,没有人愿意打扫。
“我先从自己的婆娘开始做工作。”他给爱人打比方:早晨起来要先洗脸、梳头再做饭,这样做出的饭人们才爱吃。村里的事也是这样,每天把街道打扫一遍,干净了人们就愿意来。水拉动员群众,从2006年开始,每天安排三户打扫街道卫生,后来是六户一个组,保证天天有人清扫街道。土路还没有硬化,扫地人必须忍受飞扬的尘土。他们戴着口罩坚持了下来。2007年,政府帮助小组进行道路硬化,村里人打扫卫生的劲头更足,也更认真了。2009年,第六组被评为县级文明村,2015年被评为普洱市文明村,去年又获得云南省文明村称号。
第六组的面貌变了,其他组跟着学起来。窝笼村委会副主任岩勇告诉记者,现在全村都学习这个办法,天天打扫街道。其实,在西盟县这样的故事近两三年越来越多。佤族村寨对于村落公共卫生的自觉性,主要来自于村庄的变化。
永广村第一组是在搬迁之后开始自觉打扫的。原来这里只住了两户人家,2008年政府把移民小区建在这个组,一下子搬下来93户。村党支部书记说,村里铺上了水泥路,路上再有牛屎、泥巴,看上去就很不舒服了。村委会要求大家打扫卫生,几乎是一呼百应,这项工作就推开了。刚开始还要村干部督促检查,保证每天打扫一次,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看见有脏东西,随时清扫。
尽管2009年永广村第一组就有清扫公共卫生的习惯,但全村7个村民小组并没有跟上来。2015年全村按县里规划进行安居工程建设。房子建成之后,其他村民小组都感到“乱”。这时,村党支部决定推广第一组清扫公共卫生的做法,很快就推广开了。
佤族村寨千百年来散落在重重大山里,居住非常分散,村落人烟稀少,人们并没有公共卫生意识。这几年,随着安居工程的推进,不仅异地搬迁形成了好多移民新区,就是原有村寨的住房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条件的改善给人们生活观念带来了极大变化,自觉清扫公共卫生就是这种变化的表现之一。
其实,居住条件改变而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因为历史原因,佤族人积累意识并不强。采访中记者曾经产生过一个困惑:一个农户养六头猪,按市场价格,每头猪至少可以卖一两千元。他却坚持说没有收入,这个不能算收入。后来,镇领导解释说,当地人的传统是谁家杀猪,全村人都来吃。家家户户都这样,所以,养猪是杀给大家吃的,在当地农民意识中可能真算不上收入。
因为政府补贴之外,每个家庭都需要自己垫付一部分资金,所以,住进新居之后,每个家庭多少都有些经济压力。这种压力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观念,外出打工的人多起来。记者没有得到这几年西盟县外出打工人数增减的统计数据,但是,村里人普遍感到,出门打工的人多起来了。永广村第五组的尼板耐就是得益于儿子夫妇两口外出打工的收入,才盖起了新房的。他说,儿子打工5年都没有给他们带回来过钱,挣多少花多少。去年安居工程给家里盖了新房,他今年就交回9万元。“他们已经说好了今年春节不回来,”尼板耐说,“儿子计划明年在新房傍边加盖一个伙房,把现在的伙房也搬过去。”
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是一个民族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反映,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遵循,反映着人们最普通、最广泛的思想意识。刚刚几年工夫,住房结构变化和村寨面貌改善,就促使佤族同胞自觉形成清扫公共卫生的好习惯,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这种改变似乎难以说出有多大,却有着重大意义。甚至可以说,这是佤族这个古老民族住进砖瓦新居之后,向生活文明现代化的再一次迈进。
产业成链
路通了,新居有了,接触到的一些乡村干部都说,现在考虑最多的是产业发展。一个驻村扶贫的干部感慨,在这里扶贫一缺人才,二缺组织起来。勐卡镇班母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同志认为,精准扶贫目前最难的是精准选择产业,产业选准了,才能保证稳步脱贫。
肉牛养殖是西盟县正在推进的一项扶贫产业。产业化形式依然选择了公司带动农户。他们引进云南省三江并流农业科技养殖公司,以“企业(三江并流公司)+平台(县扶贫投资公司)+贫困户”的组织形式养殖肉牛。目前,已完成勐梭镇3个肉牛养殖小区、新厂镇3个养殖小区的建设,正在建设勐卡镇2个养殖小区和力所乡1个养殖小区,还规划翁嘎科镇和中课镇4个养殖小区。现在,进场种牛、肉牛有1500头,种植饲草饲料7000亩。
肉牛产业化形式上看,是在传统养牛方式中增加一个企业。农民过去是把牛直接卖到市场上,现在则由企业集中销售。有了这个企业,农户收入不仅有卖牛钱,还会增加其他方面。现在看,产业化养牛对农户带动作用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认养牛,就是农民认养公司的牛,按照自己的放养方式养殖;再一个是种植饲草。
养牛企业规定,建档立卡户认养一头牛,提供饲料收入2100元;参加养殖培训补助400元;加上入股分红,每年认养肉牛贫困户收入可达到2900元以上。
饲草种植主要是种植青贮玉米和皇竹草。这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新厂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他们那里3个养殖区,养了907头牛。他们的计划是养到1400到1800头牛。养殖区带动2700多亩青贮玉米种植。这里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每亩地一年收入2100多元。目前,已有700多户老百姓种植青贮玉米,其中463户是贫困户。
西盟县乡村干部发展产业的眼光大都盯在茶叶、甘蔗、高山蔬菜和养猪、养牛这样一些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上。简单看上去,工业化发展思路在这里似乎不明显。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这一方面与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农业发展水平决定的。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起步的产业化,在扶贫实践中发挥着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勐梭镇班母村第十三村民小组杨智城多年前就养猪,一直想通过饲养业为乡亲趟出一条致富路。他们饲养的是当地传统的“冬瓜猪”,学名叫滇南小耳朵猪。2006年,他争取扶贫项目支持,给小组19户农户建设了砖砌的猪圈,养殖冬瓜猪。为了能更好销售,他还联合其他几个村民小组的养殖户,成立了“班母村养猪协会”,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拉到普洱市找销路。但是,养猪在这里最终没有发展成一个致富产业。现在西盟县引进一个食品公司,对冬瓜豬进行精深加工。杨智城又“重操旧业”,信心十足地发展起养猪来。
龙头企业把山山岭岭的农民组织到了产业链条上,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则成为组织农民的直接形式,支撑着脱贫产业的发展。这是记者在西盟县看到的生动实践。
新厂镇永广村有2200多亩茶山,茶叶是传统产业。但是,多少年没有品牌,没有集中经营。2010年,一个外出打工者回村办起了茶业合作社,吸收327户农户参加。他们对茶山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雇用村里农民劳动。去年一年仅发放茶农劳务工资就有130多万元。合作社对农民进行统一培训,提高了茶叶加工水平,使永广村的茶叶大大增值。村里还有1700多亩核桃树,因为管理跟不上,现在还有挂果。村党总支书记说,也要成立核桃种植的专业合作社,来管理这片核桃树。
产业成链催生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也初步尝到了合作起来的好处。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开展以后,建设单位遇到一个困难:找不到工人。勐梭镇做了一番农村劳动力调查,发现留在农村的劳动力还是很多的。建设单位和劳动力之间缺的是把劳动力组织起来。于是,班母村成立了红太阳施工队,主要是为建筑工地寻找工人,承接建筑工程施工。
随着安居工程进展,建筑任务减轻,但组织起来的农民又找到了新的领域,他们把施工队拓展为红太阳农村专业服务合作社,开始参与农业开发和小型工程的承揽。今年,村里第八村民小组1000多亩皇竹草需要收割,这个活就是红太阳合作社完成的。村党总支书记说,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就是“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脱贫才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