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奋斗80年建成一个傣族博物馆
江应林梁的这一心愿,成为儿子江晓林毕生努力的目标。虽然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但江晓林对父亲的傣学研究却十分痴迷。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江晓林所有的收入做了两件事:一是收藏傣族文物;二是研究傣族的史料。
日前,就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欢庆泼水节之时,“江应林梁傣族博物馆”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馆,成为目前全国高校唯一一所展现傣族社会历史文化风貌的专题博物馆。这所博物馆由“傣族铜器展”“清代傣族图籍展”和“江应林梁傣学研究展”3个专题组成。馆内收藏的数千件傣族文物,从新石器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包括生产工具、生活、民俗、宗教用品以及武器、乐器、典籍文献、图录和历史照片等,涵盖了傣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令人惊叹的是,如此丰富的藏品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民族史学家江应林梁先生和他的儿子江晓林父子两代花费毕生的心血和工资收入,从傣族地区收集而来,跨越了80年的时间。
1937年夏天,年轻的江应林梁靠着骑马步行,在瘴气酷暑中穿越丛山,来到了被称为“腾龙沿边”的云南德宏傣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那时他还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在中山大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硕士研究生。他穿着西装,手拿篾帽和拐杖,在与德宏芒市摆夷贵族新娘的合影中,显得帅气而斯文。
当时,人类学还是一门从西方引进的新学科,这门学科突破了以往仅仅凭借古籍文献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模式,注重在田野考察中选取材料来研究边疆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澄清古籍文献的歧误,开创了我国边疆民族研究的新格局。江应林梁也由此成为我国运用人类学方法对傣族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在长达10个月的考察里,他走遍了当时的芒市、遮放、陇川等7个土司地区,与村寨头人、村民以及土司交朋友。他不仅用照片和绘图的方式,对当时傣族的居住区域、经济生活、宗教文化、现实生活状态作了记录,还收集了不少民族服饰和民俗用品。
这次考察,他完成了20余万字的田野调查报告《云南西部的“摆夷”研究》。1938年夏天,江应林梁用收集的傣族服饰、民俗和宗教用品,分别在昆明、香港和广州举办了展览。展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从那些照片和实物中了解到,滇西地区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瘴疠之乡、蛮荒之邦”,而是人类学研究的巨大宝库。
在50余年的研究中,这位傣学研究泰斗先后出版了《滇西摆夷研究》《傣族史》等7部傣学专著,论文100多篇。辞世前夕,他还在组织编写《中国民族史》。
无数次的田野调查,让江应林梁惊叹:“少数民族的街子天就是一个民族和人种的博物馆!”多年来,他收集和拍摄了滇西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广东瑶族,海南苗族、黎族等民族的照片和纺织品、工艺品。“文革”之后,年逾古稀的他在担任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时,提出的工作计划之一就是“收集民族用品,建立民族博物馆”。
江应林梁的这一心愿,成为儿子江晓林毕生努力的目标。虽然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但江晓林对父亲的傣学研究却十分痴迷。为了完成父亲的夙愿,江晓林所有的收入做了两件事:一是收藏傣族文物;二是研究傣族的史料。他和傣族妻子、傣文专家蔡小晃一起,将父亲留下的著作、手稿、照片、图录、文物和典籍以及重新见到的其他傣族史料等,进行了整理、编辑、再版和新版。在多年的研究中,他们夫妻二人已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和父亲一样,多年来,江晓林在德宏、临沧以及缅甸、老挝和泰国等傣泰民族聚集区,走村串寨,寻访田夫野老、土司后裔,听他们讲述传说、故事,收集各种能够收购的史籍、经书、拓片、图录、工艺品、服装、首饰、兵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这些东西中蕴藏着每个民族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宗教、生产方式、科技水平、生活方式及审美观念等信息,是研究民族历史,了解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最为宝贵的资源。”江晓林说,“
邢大军据《中国青年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