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探索活动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2017-11-15 22:19谢玉莉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有效性幼儿园

谢玉莉

摘要:幼儿园户外探索活动是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户外活动有着室内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对于幼儿的身体,心理成长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对户外探索活动的兴趣,要因地制宜地创设丰富的户外活动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富有野趣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对幼儿园户外探索课堂活动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探索;活动环境;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探索课堂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户外探索活动中的幼儿和老师互动情形打破传统教育的迷失,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发现有趣或不了解的现象,继而提出问题,并透过观察寻找可能的答案,幼儿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他们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及学习的方式。因为幼儿有权利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学习内容及对象,所以学习动机较强,这便奠定他们日后主动学习的基础。

一、幼儿园开展户外探索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非常重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顺从儿童的自然天性。爱默生也说过,“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户外探索活动充分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大自然中感受万事万物的神奇与美妙,使幼儿喜欢自然,在自然中陶冶性情。

1、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必須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原始倾向和天性,就要使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的地位,不需要成人的灌输、压制,教师只需要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防范不良影响即可,教师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卢梭也提出,“自然的教育也是自由的教育,只有给儿童充分的自由,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才可能成功。”我园的户外探索活动以“激发幼儿潜能,使幼儿具有实现价值的欲望,教会幼儿学会学习,完成个人转变”为理念,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符合自然教育思想。

2、自然环境对于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创造力和身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户外探索活动以大自然以及博物馆为主要的活动场所,有的活动区域还包括了海边,给幼儿提供了一系列可参与的活动内容。在户外探索中,幼儿是自己的主人,由自己的兴趣驱使,可以种植和收获蔬菜,为动物筑巢或洞穴,在溪水中探索水的特性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运用多感官获取直接经验。

3、户外探索活动改变了把活动内容放在桌面上操作的统一模式,使幼儿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游戏玩耍。大自然提供给幼儿自由、空间和各种各样的生灵,幼儿们可以跑、荡秋千、爬、建洞穴、玩泥土。户外探索活动的课程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在环境的基础上顺势而生,比如,用自然材料做拼贴画、建构物体等。在这些实际的生活场景和启发性的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感性、积极、联系的方式实现问题解决能力、危险预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户外探索课堂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自然化的户外环境能引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室外环境能满足幼儿对大自然的向往,使幼儿完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觉。在户外的广阔天地中,幼儿会自然地把自己从成人的期望与自己的不确定中解放出来。此时,他们较少受到限制约束,能够自由地进行活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探索自然。例如,“春天的礼物”户外探索课堂活动中,带孩子到附近公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给孩子设置任务“走一走(找到有红色标志物的地方)”。通过实施探索自然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习得户外技能—辨识方位,同时又培养了自主能力[3]。

(二)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必须做到场地的设施设备能够吸引幼儿,并能有效激发幼儿投入户外活动的兴趣。许多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存在设置相对简单、材料缺乏的现象,空旷的场地无坡、无坎、无障碍,只摆放一个大型的滑滑梯,这样的环境是不能够有效激发幼儿投入户外活动的兴趣。广大的森林和一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场不同,不是人工而是大自然佈置的,常有些颠陂路段或聚水而成的小溪,幼儿自己要试著去克服这些障碍外,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年纪较大的幼儿会主动帮年纪小的幼儿踰越障碍,所以户外探索活动中的幼儿常有机会实践乐于助人的本性。

户外探索环境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童趣”“野趣”。老师在每次设计探索活动前,不仅认真分析孩子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性别差异,还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孩子的心声和意愿。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童趣化的户外活动环境能激活幼儿的兴奋焦点,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催化剂。因此,创设童趣化的户外活动环境对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老师要善于把环境童趣化,活动设计具有“野趣”。例如,“我的植物朋友”户外探索课堂活动中,设置任务“找一找(你能根据地图找到植物们吗?)”[4]。孩子在充满挑战的游戏情节中完成了户外探索的目标,并获得了技能的学习。

(三)创设情景,使幼儿更自愿地融入到户外探索活动中

在组织户外探索活动时,教师还应该创设一定的情景,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如在探索水的净化科学实践时,我们把活动设计到户外惊醒,利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引出净化水的实验,鼓励孩子大胆运用大自然的物质进行实验,沙子,小石子,无纺布等进行水过滤。孩子的通过做做,试试,大胆发挥创造力运用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并最终得出结论,过滤物质从粗到细,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孩子在游戏中探索,乐在其中[5]。活动材料对于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物尽其用,使之服务于幼儿的户外活动、幼儿的发展,是值得重视的课题。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参与活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观察大自然物质的可利用性。

三、结论与体会

户外探索活动秉持的是以幼儿为中心的「人本教育」理念;由课程进行方式看来,教师採用的是「情境教学」,由幼儿学习的方式看来,採取「发现式学习」,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而非领导者;从使用大自然各项资源作为教材看来,根据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幼儿园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爱“上”幼儿园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