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荣
【摘要】目的 对当归补血汤、桂枝汤以及加服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每日服用两次当归补血汤桂枝汤,并且每周口服10g甲氨蝶呤1次;而对照组每周只口服1次10 g的甲氨蝶呤。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三个疗程,然后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观察组30例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14例、1例,总体的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30例中,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9例、13例、8例,总体的有效率为73.3%。而在改善关节肿痛等方面,也是观察组的疗效比较明显。结论 当归补血汤桂枝汤与甲氨蝶呤联合,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缓解病人的关节疼痛和肿痛,相比较单独使用甲氨蝶呤,这种方式更加安全以及有效,具有极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合桂枝汤;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0..0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重大的免疫性疾病,其难以根治,主要表现为侵蚀性的关节炎。一般来说,这种疾病女性群体发生的比较多,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为病理表现,其病情发作比较频繁,难以从根本上进行治疗[1]。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残疾,这对患者的人身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减轻关节炎症的反应,对病变的发展起到抑制的作用,降低其对关节和肌肉的损害,缓解病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医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45,病程1~9年。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5~55,平均年龄45岁,病程1~10年。两组患者都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特征,并且在病程、年龄等经过统计发现其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 试验药物
当归补血汤合桂枝汤需要当归12 g,黄芪30 g,桂枝
18 g,甘草6 g,生姜9 g,大枣12 g。添加500 mL的水,并依此放入药物,用大火烧开,在用文火提取汁水大约150 mL,每天分两次服用。而甲氨蝶呤(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644)每周只服用1次,1次服用10 mg,一个疗程为一个月。
1.3 方法
观察组利用当归补血汤合桂枝汤来进行治疗,每天1剂即可,但是要分两次服用。除此之外,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需要服用甲氨蝶呤,每周一次,以此10 g,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在进行治疗期间不会加用其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药物,也不会利用一些物理方式来进行辅助的治疗[2]。服用三个疗程以后对其疗效进行评定,评定疗效的标准是以美国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缓解指标作为一个参照。①晨僵的时间不能够超过15 min;②关节没有疲乏感;③关节没有压痛感;④关节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疼痛感;⑤关节或者腱鞘不会出现组织肿胀;⑥对于女性患者来说,血沉要低于30 mm/h,对于男性患者来说,血沉要低于20 mm/h。显效:符合上述5个指标及以上者,则为显效;有效:符合上述3个指标及以上者,则为有效;无效:没有符合上述3个指标及以下者[3]。而对于患者的关节压痛以及肿胀情况,需要参考美国的病情改善标准,计算出类风湿关节炎得到改善的程度大小以及關节压痛的指数,肿胀指数的总体改善率只有大于20%才是有效的。
2 结 果
经过为期3个疗程的治疗以后,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30例中,显效有15例,有效有14例,无效有1例,总体的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30例中,显效有9例,有效有13例,无效有8例,总体的有效率为73.3%。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等[4],观察组的患者得到的改善也比对照组患者得到的改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比较重大的免疫性疾病,在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并且容易出现病情反复,难以根治。而上述的研究证明,当归补血汤在保护患者心肌、补血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作用。而桂枝汤在《伤寒论》有所提及,其主要有桂枝、生姜、大枣、甘草等组成,能够祛风散寒、止痛,同时还能够散寒祛湿[5]。当归补血汤与桂枝汤两者相和,能够起到益气补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联合甲氨蝶呤能够对类风湿关节炎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比较快的缓解疾病的状况。相比较单独使用甲氨蝶呤,其更加安全和有效,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 旭,肖剑伟,郭粉莲,等.中医护理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量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
[2] 陈玉兴,卓俊城,黄雪君,等.痹痛消胶囊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成药,2016,38(6).
[3] 于 莹,张 功,黄海量,等.针药并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选穴用药规律分析[J].江苏中医药,2016,48(1).
[4] 张引红,李美宁,王春芳,等.补骨脂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7,25(2).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