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策略浅析

2017-11-15 11:43陈瑞英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浅析小学德育策略

陈瑞英

摘要:教育,永远是人类最重视的一个事业,在以前,中国生活在原始时代,他们没有教育,也就没有法制和规律,所以,教育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小学来说,对于他们的德育协同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他们最主要的的任务不是去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在学习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自己的德育协同教育达到最好的水平。这篇文章首先介绍开展德育协同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再分析德育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促进小学生学习和德育双丰收。

关键词: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策略;浅析

小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小学最为一个学生的启蒙阶段,影响着学生以后一生的生活,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适应时代的变化,让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本文就小学德育协同教育工作的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便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德育协同教育。

一、小学德育协同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与作用

對于学生来说,学校对他们进行的任何教育都是具有学生一定的道理的,让学生提升自己是学校的最终目标。

(一)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她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还不是很高,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对于什么是道德,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协同教育的工作开展,就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认知,让他们知道社会中什么样的事情是属于道德水平的,这样,就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感,让小学生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有感情的人。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家中的宝贝,家长对于他们可谓是百依百顺,让他们养成了一些不良好的习惯和爱好,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与作用。所以,学校开展的德育协同教育工作,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他们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并且可以互相帮助,也可以培养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

二、在小学德育协同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的一些问题

在教育事业中,尤其是对于小学的教育事业,经常的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让小学生不断的养成不良好的习惯,因此,一定要重视谢谢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导致了学生无法受到良好的监督和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自己强大的自我监督能力,那么,老师的监督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就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如今对于小学的德育协同教育工作的投入比较的低,对于老师的要求,也非常的低,老师的自我监督能力都不够,就没有办法去监督其他的小学生了,学生无法受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就会失去一些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让小学生不能提升自己对于德育协同教育的认知。

(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让德育协同教育工作很难进行下去

作为一个成年人,大家都有过小学时代,在小学时代,没有小学生喜欢受到老师每天的监督,让他们学习德育的想法很难实现。这是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能更好的静下心来去学习,德育协同教育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也间接的给老师了很大的打击,一些老师可能就会放弃对小学生德育协同教育工作的进行。

三、针对在小学德育协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要采取的措施

小学德育协同教育工作虽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是有办法去避免的,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德育的精髓,因此,接下来就谈谈针对在小学德育协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要采取的措施。

(一)要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很多小学的学校,他们的德育协同工作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就是因为学校对于他们德育协同教育工作的不重视,让老师也无法开展对他们德育协同教育工作。所以,作为一个学校来说,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让德育协同教育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学校足够重视的话,老师也会想办法就解决这些问题。

(二)树立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校之所以这么重视德育协同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可以不断的的成长和进步。所以,学校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非常的重要,想要学生理解学校的做法,就是要吧这些理念首先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受到很大的重视,他们就会喜欢上这种教育。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把别人的思想强加到自己的思想上边去,也可以说是跟风行为很容易产生。因此,学校领导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让他们了解对他们进行德育协同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作用,与文化基础息息相关,并且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他们可以在校园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己一个人曾经三次搬家,终于找到了一个有利于孩子读书的地方,才有了后来的孟子。

(四)运用典型,树立德育

在小学中,要做到德育协同发展,就要发挥典型的作用。在班级中树立起一个典型。可以是助人为乐的典型,也可以是拾金不昧的典型。当典型树立起来之后,其他学生都会向典型看齐。通过典型,让德育更加深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让德育在学生中闪光。典型运用得当,就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小学德育协同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意义非常的大,因此,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学校一定要坚持下去,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关于德育的理念,让他们可以在未来的道路上有自己的情感。只有做到德育协同发展,才能让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练奕文,张秋盼. 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的策略分析[J]. 教育, 2017(1):00244-00244.

[2]朱家安, 陈寿强.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和道德教育系统的协同建构策略和方法[J]. 大学教育, 2016(5):71-74.

[3]刘国. 凝聚家校合力,打造和谐教育——浅谈我校德育教育与“家校社”的有效结合[J]. 新课程学习:中, 2013(8):1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浅析小学德育策略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渤海国文化浅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