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教师的尊严

2017-11-15 08:32宋曼琴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7年8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老师教育

宋曼琴

师德,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从业的基础和灵魂。教师有德,民族有望;教师失德,民族堕落。作为教师,要先善其德,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诲人不倦、公平公正,才能获得教师的尊严。

师尊,大体有三层含义:一是老师的 “道尊”,亦即老师集信仰和知识于一体,尊重老师也是尊重信仰和知识;二是老师的 “自尊”,即老师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赢得学生敬重;三是老师的“他尊”,即有种种行为规范确保其他社会成员尊敬老师。

道尊,一定是先尊道而后才有“道尊”。道,是知识,是信仰。尊道的教师,自然也会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敬仰。不必说“万世师表”的孔子,知识渊博、品德高尚,也不必说“两弹元勋”钱学森治学严谨、博学谦逊,单是我们身边,就有无数典范。“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救学生,诠释了师魂的真谛;黄希庭“凝心静气做学问,为人师表带学生”,为培养我国的心理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张永刚始终坚守“教学是教师第一天职”这一神圣使命,工作三十多年来,先后给60余个班级4 000余名学生系统讲授课程,让一批又一批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了人生的启迪。 这些教师都把知识当作神圣的殿堂,把教育看成崇高的事业,才会有如此成就,获得学生和社会的敬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

自尊,而后人敬之。选择了教师,也就应当选择“清高”。要做到清高,就必须重养性而轻享受,重品德而轻富贵,重荣誉而轻物质。现实生活中,部分不安心“传道授业解惑”、品行不端、学术腐败的教师,就是侵蚀“教师尊严”的公害和毒瘤。试想,当“范跑跑”在地震中置学生于不顾自己逃生时,当一些大学教授争当处长、剽窃论文时,当一些名校教师沉迷于从事有偿家教时,当某副教授聚众参与淫乱时,他们既无法赢得学生尊重,更应遭到整个社会的批评甚至是唾弃。一旦这样,教师的自尊自然就被扔进了垃圾堆。教师没有了“自尊”,又何来“师道尊严”?又怎能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他们?

他尊,得到社会的尊重,是教师尊严的最高境界。《现代社会与教师威信》一文指出:“现代社会教师威信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从理论上讲,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应取决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它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从事这一职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在实际上,它必然受政府和社会对其意义的认识程度和对其价值的评价高度所制约,并通过国家、政府和社会所给予的权利与待遇,所提供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所表示的尊重与关怀而显示出来。”社会尊重教师,要避免“口惠而实不至”。设立教师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高教师待遇,等等,都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教师的重视。

可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有所淡化的现象。一方面,是对教师合理履职的不解。在民主社会中,师生同为公民,彼此平等,这是无可置疑的。不过,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其职能并不一样,教师职能中,从来就包括了对学生的科学管理、适度批评和严格要求,如果教师合理履行这些职能也会招来负面评价的话,那就不只是对教师应有“尊严”的侵犯,更是对教师社会角色的侵害。我們要做的是严防“师道尊严”侵犯“生道尊严”,而不是完全否定“师道尊严”,甚至用“生道尊严”取代之。另一方面,坚守清高的教师受到了社会的鄙视。教师的经济待遇,决定了全身心投入教育的教师很难享受名车、豪宅,出入高消费场所,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在与教师交往中往往以“同情”的面孔出现,大大伤害了教师的尊严。

真正的教师威信,应是所有人对教师的德、才、学的“折服”,而不是对教师拥有的某种权力、某种地位的“慑服”。它是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由于个人所具有的优秀教育素养和令人崇敬的道德品质而产生的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思想行为的一种精神感召力。它主要是建立在教师自身修养的基础上,而不是依托在社会赋予教师的教育权力和地位上。教师为了维护自身单方面的外在尊严,而不惜牺牲学生的尊严,滥用自己的“法定权力”,是得不到尊严的。我们应当重拾教师的尊严。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老师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