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山的儿子,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几经辗转后,最终以教师身份穿上了警察制服,成为警察的老师。从教以来,他不仅耕耘杏坛,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上,还积极承接各级各类课题和研究,扎根于基层需要,将教学、科研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创立“防暴棍法”,守护了一方安宁,也因对人民警察的爱与保护扬名警界。他就是云南警官学院教授李德祥。
“忠诚、责任、奉献”成为他从教的座右铭
1960年12月,李德祥出生于云南省紅河州绿春县的一个普通哈尼族家庭,受父亲的熏陶,从小习武。因经常看到电视电影中警察与歹徒搏斗的身影,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长大后想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种子。
1978年,由于武术专业技术能力强,高考成绩优异,李德祥被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录取。入学后,他不断加强武术技能和实战的能力,并希望有朝一日,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毕业之后,李德祥被分配到了红河州一所边疆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随后被引进到红河州武术队担任总教练。在担任教练期间,他尽心尽力,认真负责,所带团队获得了100多枚云南省武术比赛金牌,并多次蝉联团体冠军及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奖,还培养了多个国家武英级运动员和全国武术冠军。
因成绩突出,1993年,李德祥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云南师范大学担任体育学院武术专业教师,1998年破格晋升为中青年教授。2000年11月,再次作为人才引进到云南警官学院警察体育与实战教学部担任擒拿格斗教官,从穿上制服的那一刻,儿时的警察梦成为现实。云南警官学院“忠诚、责任、奉献”的校训,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也成了他从教的座右铭。
能成为公安教育事业的一分子,李德祥感到骄傲和自豪,在组织的培养、同事的帮助以及自身的积极努力下,2005年他被国务院授予技术警衔二级警监。
倾囊相授,为国家培养警界精英
自从走上警院教师的岗位,李德祥更加感到责任的重大:孩子的父母把子女送到我们警院教师的手中,并不是希望把这些热血青年送入歹徒的手中。作为一名警院警察防卫控制与擒拿格斗教官,他不能代替他们去战斗,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履行好教官的职责,把自己的技能知识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强化他们的实战技能,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能有过硬的“真功夫”。
凭借多年的教学实践,他认为要当好一名优秀的公安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二是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三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及实战应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所授的课程。
在教学中,李德祥注重警容警姿和精气神,严格要求自己及学生,认真备课,精讲多练,严谨教学,认真钻研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对学生始终持有爱心、耐心、细心,用自己的行动在学生心里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近五年来,李德祥荣获了“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云南警官学院学科带头人” 、云南警官学院教学大比武第一名等荣誉。承担全院各专业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过万人,同时为在职民警培训1 000多课时,培训人数达3 000余人。
同时,云南警官学院还是公安部授予的东南亚国家警察训练基地,长期以来承担着对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警察培训及国外硕士研究生的培训任务。多年来,李德祥承担对美、英、日、法等20多个国家到云南的留学生、华籍教师及学院对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警察培训中华武术、警察防卫控制的教学任务,数年来共计培训外警3 000余人,为我国与国际警察的交流合作做出了贡献。
科研创新,“防暴棍法”扬名警界
在教学工作之余,李德祥积极投身到科研中,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中国武术教学科研、警务实战教学科研38年来,李德祥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92篇,其中一篇为SCI文章于2013年发表在《美国中医药》杂志,主持参与国际、国家、跨省院校级以及公安部、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厅、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等重点研究课题29项,主要著作30余部,获国家级表彰9项,省级表彰31项,州级表彰4项,校级表彰34项。科研成果获云南省政府奖4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近五年来,每年研发的科研成果在全校各学科中排名第一。
2014年“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上级提出尽快研发一套符合我国警务实际、简便易学的“防暴棍法”,在全省警务实战人员中进行推广。
面对这一课题,李德祥率领团队经过反复调研、演练和实战,将“警用防暴棍实战棍法”从原来的20多招提炼为6招,更加便于民警学习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警棍和警盾相配合的“盾棍战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这一防暴战术由单人或两人至五人共同配合完成,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抗持刀、斧的犯罪嫌疑人,还能“攻防结合”制服犯罪嫌疑人,并能对民警起到保护作用。其另一个优势在于,没有武术基础的民警,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迅速掌握这一实战技术。目前,1万余名省内外民警及警院学员、保安通过培训掌握了这一防暴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基层民警应对暴恐犯罪的能力,同时也弥补了长期以来民警在警棍、警盾使用中的盲区。
“一招,一式,无不显露高手风范;提笔耕耘,文武之道的融合,令他桃李满天下;6招防暴棍法凝聚毕生所学,集成维稳利器。‘一棍护一方,是警界武术大师对维护社会治安的又一奉献。” 这是李德祥在荣获“2014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荣誉称号时,组委会给予他的评价。
面对荣誉,李德祥始终保持平常心,他说:“生长在山区的孩子最不怕爬山,因为跋涉和攀登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我这个大山的儿子能够引以为自豪的就是,我的足迹已经深深地印在山路上、泥土里……”
【人物档案】■
李德祥,云南警官学院教授,二级警监,中华武术、擒拿格斗、警察防卫控制教官,学科带头人。中国武术八段,国家级武术散打裁判,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高等学校李德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公安高校警察技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公安部聘任的全国公安系统擒拿格斗、警察防卫与控制教官、警察体育理论研讨会专家评委,公安部警务技战术研发中心研究员,被聘任为云南师范大学、湖南警察学院、吉林警察学院等12所高校客座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硕士研究生导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