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眸:环境改变人

2017-11-15 21:24鲍嘉晖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竞赛高三体育课

鲍嘉晖

不知不觉间高中三年的时光悄然而逝,高考完的我回首这三年的青葱岁月,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仿佛尤在眼前。往事良多,却不知从何说起,不过首先要谈起的当然是附中了。

依然记得去附中报到的那天,听说了有竞赛班这么一码事,当时并没有在意,因为当时的情况下好像只有进集训队才能保送,然而我当时并没有自信能够做到这一步。但是后来我听取了李奋平老师的意见,也知道了这个班高手云集参加,于是想挑战自己的心思又起来了,来到了竞赛班(然而在竞赛上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辜负了李老师的美意,实在惭愧)。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正因为参加了数学竞赛,使得我高三时在数学方面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我又想,这三年我学到了什么?我意识到,环境足以改变一个人,我若是不在附中,若是没有选择竞赛班,恐怕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了。且不说附中有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完备的教学体系,也不必说附中有众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经常总结知识点和做题经验,单是周围有这么多的优秀同学,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足够受用了。以前我总自诩聪明,认为不必太过努力就能取得一些成绩,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智商较高的人,大体上都是比较努力的,因为他们更知道智力的局限和努力的重要性(再后来我又知道了即使像高斯这等聪明人也是十分勤奋的,为我这样的看法提供了论据)。

高一当然是非常欢乐的一年,在学习不太紧张的时候(当时年少无知啊,要是那时能多努力一点儿应该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在此规劝各位还在高中的同学要多努力啊,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娱乐活动还是挺多的。像附中这么气派的图书馆在初中是没有的,我和一个初中时候的小伙伴马上就去转了转,一楼是学术资料,二楼的书籍就十分多样化了,但是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到了有武侠小说的那一列,我们时常想象成为张无忌或者段誉那样武功高强又温文尔雅的高手,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种动力呵。为了能节省下更多的时间,晚饭时间就要压缩了,基本上一个鸡蛋灌饼花上十分钟就可以搞定——可能是有了惯性,第一学期的晚饭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笑哭)。我向来认为上课认真听讲和下课浪得飞起没有矛盾,但前提是能够收心。虽然我在第一次月考中只考了年级第十四(当时我们班我前面的一位已经在高考前就被保送到协和医院了;当时的年级第一,也是我们班的,他在物理竞赛中获得了金牌,清华降到了一本线,在高考中也是在全省前十的。好奇妙,终点和起点也是有关系的吗?),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一(即使加上文科来算也是),而且地理当时考了满分,刘军民老师还因此表扬了我,现在想想因为考试成绩来表扬我的好像只有地理老师了(然而我并没有因此去选择文科)。

作为一个热爱体育的人,篮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好在班里有众多喜好篮球的小伙伴们,不得不说在高一的一年我们还是玩得挺疯的(有体育课的那个晚饭时间就不说了,还包括一些个稍微不太重要的课),体育课本来应该是统一上的,但后来似乎发展成了不同同学的篮球课、足球课、乒乓球课了,必须感谢体育老师给了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高一下半学期的时候有全校的太极拳比赛,具体的招式是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我们几个开始时没去上,总想着在最后的几节课再去(由此看来拖沓真的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到了最后几节课了,没想到我的那些小伙伴们学这些也学得很快,我学得就有些糟糕了,好在老师说不用全班都上,我和几个同学也就没上成,也算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不过皆是由自己而起,也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高一一年也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高二分了文理科,大家的学习态度似乎也一下子发生了变化,以前吊儿郎当的同学也认真了起来,这样的现象也恰符合我在文章开头对于智商和努力的关系的论断。在我们这些爱打球的男生身上的突出表现为打球次数在下降,并且再也没有翘过课。然而就是在这个时期出事了。那时候班里正筹备艺术节,准备出个歌曲节目,那天恰逢月考结束,晚自习的时间班里组织练歌,我们几个同学觉得唱得差不多了,拿上球就跑向操场了。当时虽然天黑,但就投几颗球还是可以的。本来一般这样的情况也没什么,毕竟老师不干预我们的这些活动,但事情总是往最不凑巧的方向发展——晓玲姐居然来看看我们排练的情况!在大家都集合起来时,老师第一个就点了我,我像是一个会撒谎的人吗?于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了。没想到一向温和,总是采取宽大处理方式的班主任真的生气了,我们好像还没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样第二天就只能停课了。我们几个大男生就只能站在办公室门口,一到下课会有许多同学路过,当时简直是迷之尴尬啊,无地自容。现在想来,老师教给我们要守纪律,尊重规则这样深刻的道理果然是得采用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

高二一个暑假都在竞赛备考,却在考试时意外失利(还好我有先见之明,高考课程从未落下),再次捡起课本倒也没有脱节的感觉。然而失望小归小,总还是有的,就在这时晓玲姐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她说我看好你能考状元,我当时以为这只是一句鼓励的话,后来才知道老师是真的看好我(不得不佩服老师的眼光)。不光是王老师,其他各科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高三前进的道路上,我从未犹豫退缩,因为我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高三的学习生活要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考试常常伴随我们左右,要说不会受到任何一次不太理想的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考试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总要查漏补缺才能更好地进步。感谢每次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吧,因为它们又让你在高考前有了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抓住每次机会进行积累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写,环境改变人。不管什么时候我们的班级总是一起前进的,大家有共同的追求与梦想,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被不由自主地带动起来,这是集体的力量。从英语和语文的早读(甚至是生物有时也要早读)到每节课活跃的课堂气氛再到安静的晚自习,无一不见证着我们的努力。从纷繁的学案到狂刷的练习题再到整洁优美的改错本,无一不诉说著我们的奋斗。这样的青春有众多的同学相伴,也是一件幸事。

不知不觉地也写了不少字,高中的回忆太多,又岂是几千字能涵盖的。似乎我回忆起的故事中有关学习方面的比较少,也许是因为学习已经融入到平常的生活中了,又或许是这些才是更深刻的回忆。但我想若是没有学习,这些恐怕也无从谈起,好在我在开头已经说明了努力的重要性,既知努力,便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习断无不成之理。望所有学子都能不负青春,砥砺前行,也以此自勉。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赛高三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高三·共鸣篇
创新思维竞赛(3)
讨厌的理由
创新思维竞赛(6)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