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勋
有人看书发现了两段有意思的史料,发到朋友圈,很快就刷屏了。这两段出处很难考证的记载说,钱锺书夫妇和梁思成夫妇当年海外留学毕业后,都有机会留在欧美发展,但因为家人有肺病,所以选择回到北京任教,理由是,北京空气好。
原来,那时候北京空气还很好,比英国和美国都好,甚至成了吸引高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跟现在好像正好相反。
根据老北京人的记忆,尤其是当时很多著名作家的记录,北京的气候条件总体并不算好,干燥多风沙,但却给很多人留下了不坏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文人笔下的北京,有两大特点被提起最多,一是春季特别短,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个专门术语,叫“春脖子短”,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有时候岂止是“春脖子短”,简直是没脖子。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往往是最美好的季节,草长莺飞、百花争艳,但北京几乎没有春天,这难道不是很悲剧吗?
春天短,秋和冬就显得长,但北京的秋冬季节,最大的问题是风沙多。郁达夫在《北平的四季》中说,北京的秋冬季节“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老北京人说“风三儿,风三儿,一刮三天儿”。北京刮起风来,往往就要连续三天才肯作罢,夹杂着沙尘的七八级大风很常见。
早些年来北京的人,都对北京的沙尘暴印象深刻,风沙一起,漫天黄色,迎风一嘴土,背风一身汗。风沙过后,地上、车上、路边的绿植上,都是一层黄土,天然的沙画画板,很多人在上面写字:“北京下土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的人,还对北京的气候印象不错呢?这里面有情感因素,可能也跟风沙的特点有关。风沙虽然可怕,但却是可以防护的,大不了躲进屋里关上门窗,或者戴上口罩纱巾,而且一般风沙过后,空气往往格外清新明亮,连地上的沙土仿佛都闪着金光。
所以作家李健吾在《北平》中说:“住久了北平,风沙也是清净。”
1949年重新成为首都之后,北京人口逐渐增多,这么多人吃饭、取暖都要烧煤,还建了不少厂矿企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都可以望见烟囱林立,空气质量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除了风沙,还有灰霾,刮风时漫天沙尘,下雨时一地黑泥。所以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一位领导人说,那时候骑自行車去上学,一路下来,鼻子里都能擤出一个“小煤砖”来,那时候可能还不知道PM2.5,但有PM250。
所以,钱锺书、梁思成夫妇因为北京空气好而回国,如果确实有这回事的话,也是因为当时北京人口没这么多,汽车和工业更少,清华大学之类又地处郊区,如果不考虑可以预防的风沙因素,空气质量肯定比现在好得多。
而与此同时,英美等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工业化时代,空气污染问题也未引起足够重视,两相比较,北京空气质量好,自然就有了比较优势。所以,这让今人泪流满面的反差,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