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韵无痕
距今大约7000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带的先民们,慢慢学会了用锋利的石斧砍伐树木,搭建房屋,以此来躲避风霜雨雪和野兽的袭击。那时候,没有钉子、胶水,没有坚固的混凝土,在长期的实践中,先祖们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实用、可拆卸的创意,即榫卯结构,它比汉字发源更早。
榫卯结构本是中国古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千百年来,榫卯结构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和家具中,只是它们在技术层面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建筑中榫卯侧重结构稳定,因为它在几个方向都能开卯口,兼顾结合在同一点上不同方向的受力,合拢时成为一个高强度的完美整体。北魏、五代时期,榫卯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较好发展。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恒山的悬空寺(又名玄空寺),堪称这一时期榫卯结构的代表作,其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寺下岩石上“壮观”两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嘆其为“天下巨观”。时至今日,悬空寺仍傲然屹立,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了解。
家具中的榫卯则成就了中国含蓄内敛的审美观,被誉为中国古典家具的灵魂。榫卯接合处有略微松动的余地,在结构力学里被称为柔性节点。当无数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平衡,主要是由于榫卯富有韧性,不易断裂,体现了“以柔克刚”的中国文化特色。唐宋时期,家具除了必备的使用功能之外,观赏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明清时期,榫卯结构的家具制作技术达到鼎盛,从最基础的面与面的结合、厚板闷榫角结合、三根直材交叉结合,衍生出多种更细致、更实用的结构,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燕尾榫、楔钉榫、套榫、挂榫与札榫等。
在榫卯结构中,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有点像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说的就是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长寿至今的明清家具,即便拖着“老胳膊老腿”,大小关节——榫卯,也坚韧非凡。
代代相传的榫卯技艺,不仅需要师傅精心教授,还需要徒弟有学习的天赋,可以根据不同的材质、形态,计算出准确的比例、重量,从而采取不同的榫卯结构方式。
传承这项技艺,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有一颗能沉静下来的心。如今,能够潜心钻研的年轻人不多了,不知道这项技艺还能不能传承下去。(摘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