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银斌 乔 柯
共同现代化:一种新的理论探索
柯银斌 乔 柯
共同现代化基于传统现代化理论的逻辑分析和“问题—理论”链。共同现代化理论以国际体系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全面持续发展为目标,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理论中的以民族国家为视角,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或者两者兼有。共同现代化理论试图解释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它是国际共同体本位的现代化,不是民族国家本位的现代化;它是共同利益优先的现代化,不是国家利益优先的现代化;它是合作的、共享和共生的现代化,不是竞争的、独享和独大的现代化。
传统现代化;共同现代化;全球性问题;国际共同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化研究从美国兴起,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来自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者纷纷涉足这个新兴研究领域,已有大批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现代化概念的定义,国际学术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主要采用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的定义。
罗荣渠是国内现代化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1993年出版的《现代化新论》中,罗荣渠将“现代化”这个概念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考察:“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1]
我们把罗荣渠的狭义定义作为现代化概念的界定,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现代化的主体是发展中国家,即以发展中国家为起点,追求现代化目标,不涉及已经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再现代化问题。
2.现代化的目标是“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前者是指现代化主体作为迟发落后国家要赶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水平,后者是指现代化主体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要适应现代世界环境(当然包括生态环境)。
3.现代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传统因素,主要是指对现代社会建设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因素,二是学习世界先进,主要是指现代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及传播,三是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
我们把已有的现代化理论称为“传统范式”或“传统现代化理论”。传统现代化理论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众多理论的集合,我们选择其中最有影响的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为了能够简明扼要地厘清传统现代化理论,我们设计出一个分类标准,即使用两对标量来对现有的现代化理论进行分类。这两对标量是:民族国家与国际体系;经济增长与全面发展。第一对标量描述的是现代化研究的视角,是以民族国家还是以国际体系为视角?民族国家视角是以某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为基本分析单位,以该国家内部发展为主要内容;而国际体系视角是以由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其中多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第二对标量描述的是现代化的目标,即为了什么进行现代化?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还是以全面发展为中心?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使用上述两对标量,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坐标系。以上各种现代化理论在其中均可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现代化理论图谱。
图1 传统现代化理论图谱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民族国家视角/经济增长为目标
根据钱乘旦的归纳[2],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历史学多个领域。
经济学领域的现代化理论以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最富盛名。在《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罗斯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依次更替的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走向成熟、大众高消费以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他看来,“在政治方面,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是前提条件阶段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且差不多是起飞的一个必要条件。”[3]他认为,任何社会或国家都会经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像西方已经完成现代化的国家那样,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重要的阶段就是起飞阶段,只有完成了经济起飞,才能实现工业化,从而进入发达的现代社会。
在政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问题。其中,阿尔蒙德的比较政治学理论令人关注[4]。在他看来,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政治发展及其导致的现代政治体系的建立,政治发展表现在政治结构的分化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巴林顿·摩尔从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梳理出政治现代化的三条道路[5]:以英、美、法为代表的西方民主道路,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道路,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他看来,民主和自由并没有成为衡量政治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塞缪尔·亨廷顿立足于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现代化道路上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政治秩序论或强大政府论[6]。他指出,从政治学角度而言,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施政的有效程度。
社会学者主要根据结构功能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来考察现代化所造成的社会变迁,代表性人物有帕森斯[7]、列维[8]、斯梅尔瑟[9]等人。在他们看来,工业化造成的社会变革就是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的传统性向现代社会的现代性转变的过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根本区别是社会结构的层次化与精细化、社会功能的专门化与多样化、社会运行机制的市场化与法制化、社会阶层的流动化与平民化、国家制度的理性化与权威化、政府能力的综合化与权威化。
心理学者关注的是现代化进程中个人、人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其中,英克尔斯、麦克莱兰、哈根等人研究成果引人关注。英克尔斯以提出“人的现代化”理论而著称[10],他们认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历史学领域,西里尔·布莱克提出的比较现代化理论影响力最大[11]。他认为,把现代化看作为一个传统体制适用于现代功能的过程是很有用处的。布莱克的比较现代化理论包括现代化进程的阶段论和政治现代化的七种国家模式。
综上所述,民族国家视角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共有特征。无论哪个学科的现代化研究都是以某个或几个民族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进行的,经济学和政治学较为明显,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一词实际上也是某个国家内部的社会,人的现代化中的“人”是不同国家的人,比较现代化理论更加突出了民族国家本位。钱乘旦明确指出,在今天,现代化仍旧是国家的目标,是民族的追求;现代化研究,所关注的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没有统一的民族国家,现代化就无从开展。罗荣渠也说,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一般是从社区和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现代化的各种问题的,把视野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这种民族国家视角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忽视了国际关系或国际体系因素。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兼顾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但是未考虑到现代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未考虑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这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第二个共性。
(二)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国际体系视角/经济增长为中心
除上述以民族国家的视角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理论之外,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核心观点强调欧洲文明的普适性与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即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并且是世界各国的最终目标,由此产生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欧洲化”“美国化”之类的说法。
钱乘旦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一度处于主流的经典现代化理论,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遭到强有力的挑战。从实践上看,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被经典现代化理论视为样板的新兴亚非拉国家,陷入政治上的动乱以及经济上的停滞或倒退,从而暴露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缺陷。与此同时,人们在理论上对经典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一部分学者致力于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使其能适应新的变化;另一部分来自西方学术界左翼学者或第三世界的学者们,开始从国际经济结构的视角出发,对经典现代化理论提出批判或质疑,由此导致了依附论及世界体系论的兴起。
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倡导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上。印度德赛教授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所有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实现现代化的途径不只一条,现实世界至少存在两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它们都能指引一个国家成功地迈向现代化[12]。日本学者富永健一更加关注现代化在东西方国家的不同发展条件,他根据东亚国家的经验,归纳出非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四个条件:(1)输入工业文明而摆脱传统主义,(2)由现代化的杰出人物承担工业文明的输入和稳定,(3)出现使工业文明转向内部的承担者,(4)现代阵营与传统阵营之间对立的消除[13]。德国学者查普夫也指出,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且道路也不是直线、渐进的,对于后进国家来说,也不只有一条卓有成效的实现转型的道路[14]。
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比较,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有一大根本的区别,那就是研究视角关注国际体系(或国际关系),而不是单个或多个民族国家。
依附理论先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指出,拉美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状态,源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及不平等的贸易关系,使得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无法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恰恰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首要动力[15]。之后,一大批学者从国际经济结构这一外部视角来探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案,依附理论得以形成。钱乘旦从价值倾向上将依附理论划分为激进的、正统的和改良的三种类型。依附理论内部派别庞杂、观点众多,但以下几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1)从不发达国家所处的国际经济体系出发,提出中心—边缘的二元结构,并从两者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不发达的根源。(2)依附是不发达的表现形式,又是造成不发达的根源。依附是指边缘地区对中心地区的一种依赖关系或状态。(3)为不发达国家在依附条件下的发展指明道路。这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目的相同,但具体路径完全不同于“西方化”。
钱乘旦进一步指出,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比,依附理论最为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将国际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将第三世界的现代化研究置于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合理的框架中。在分析不发达的原因时,依附论注重从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去寻找,这种开放性的视角比经典现代化理论更加深刻。更为令人关注的是,作为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发展阶段,依附论对经典现代化理论所倡导的“西方中心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依附论否认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普世性的推崇,明确提出:不发达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出一条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此,依附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寻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
20世纪70年代初期,同样以国际体系为视角的世界体系理论兴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沃勒斯坦,他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现代世界体系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中的内在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间的竞争及国家间的竞争。(2)现代世界体系呈现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特征,半边缘区兼具中心区与边缘区的经济特征。(3)对于现代世界体系未来前景做出了预测。他认为,解决当今不发达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建世界体系,即以社会主义的世界体系来取代当今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然而,这一体系单靠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世界性的努力各国同时行动,才能完成整个体系的转化[16]。
从以上简要介绍明显地看到,无论是依附理论还是世界体系理论,它们都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虽然从国际体系视角考虑到中心国家、半边缘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关系,但未涉及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民族国家视角/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现代化理论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德国社会学家约瑟夫·胡勃提出,他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利用人类智慧去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进步的理论。
钱乘旦对众多学者的思想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归纳出生态现代化的几个基本要点:(1)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认为两者之间并非相互对立或冲突,而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2)强调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3)在生态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同时强调国家和市场的作用。
综合而言,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在“反省式现代化”的基础上,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生态现代化理论试图构建一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共生共存的双赢战略,并且从理论及实践方面论证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作为一种仍在发展中的动态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兴起及其发展,不仅为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为后发展国家探寻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属于以民族国家为视角的,而较少考虑国际体系的因素。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民族国家视角/全面协调发展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一书。他认为,作为“自然界之一部分”的人类,与自然界的其它生命之间应该是一种共生关系;因此,人类的发展应当走“别的道路”。这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17]。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人口爆炸、粮食生产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工业化及环境污染[18]。
1972年6月,联合国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召开。这次会议促进了一种为缓解人类社会困境的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战略》,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人类要利用对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思想随后被联合国所接受,当年的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呼吁说:“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夫人向联合国提出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系统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纲领,从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满足当代和后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目标和行动建议[19]。这份报告的出台,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式形成,核心内容如下。
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原则:公平性、协调性、质量、整体发展。
目标: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理论无疑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取向的。它要求世界上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别的国家的发展能力为代价。钱乘旦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兴起,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深刻变革。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观经历了由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所倡导的发展观,在当今世界已经被普遍接受。当代人类最终理智地选择了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由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为一种划时代的发展观,它已经得到联合国的确认。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它不仅指引着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而且正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战略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作为联合国倡导的现代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还是民族国家视角的,而较少在国际体系层次考虑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已成为指导世界各国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该文件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而联合在一起……就可以成功。全球携手,求得持续发展。”但国家之间如何合作?并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方案。
图2 现代化理论新图谱
从传统现代化理论图谱来看,有一个空白处:以国际体系为视角,以国际共同体为本位,而不以民族国家为本位;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取向,而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
我们把这个新理论命名为“共同现代化”理论。
我们采用了两对标量对传统现代化各种理论进行了逻辑上的梳理。结果表明:经典现代化理论以民族国家为视角,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忽视了国际体系和全面协调发展;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以国际体系为视角(这两个理论甚至被学术界视为国际关系理论),仍然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取向,同样忽视全面协调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论强调了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取向,但基本上仍然采取了民族国家视角。从逻辑推导来看,新的理论应该是以国际体系为视角,同时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取向。
仅有逻辑推导是远远不够的。新理论的产生还应有两个条件:一是实践活动中存在有待解决的某类问题或者服务于某种目的;二是现有理论难以有效解决某类问题或者服务于某种目的。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理论”链分析
根据罗荣渠和钱乘旦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理论”链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归纳,主要内容如下:
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战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问题。现代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迅速兴起的,其重要背景是:战后初期,世界面临的众多新问题都是从战争引起的剧烈变动的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其中最重大的问题是:受到战争创伤的所有国家面临重建与复兴的问题,以及战后摆脱殖民统治的新兴独立国家与地区的发展问题。对前者,美国以“马歇尔计划”为解决方案。对后者,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即对落后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计划),用大量美援来支持和争取第三世界一些国家,为此,必须加强对接受美援的国家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研究,以便把他们纳入美国设想的世界格局。
由此,经典现代化理论得以形成,其中罗斯托1960年发表的《经济成长的阶段》影响很大。按他的学说,美国不仅是现代化的国际样板,而且美国有责任“在世界许多地区帮助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自主”。实际上,所谓的“独立自主”是指以美国为样板的现代化道路。
20世纪60—70年代:贫富差距扩大与“人类困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迫切问题也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但是,联合国的10年国际发展战略执行的结果表明: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增大。同一时期,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的巨大增长伴随着浪费的惊人增长,石油涨价问题引起严重能源危机等等,《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全球增长的“人类困境”问题。
为分析和解决发展的不平等问题,依附理论开始形成并产生影响力。它们重视殖民统治、帝国主义及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正在实行现代化国家的外来影响,并曾在某个时期内上升为拉美一些国家的官方政治哲学,成为这些国家推行结构性变革的指导思想。
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依附理论因遭遇挑战而陷入全面危机之际,世界体系理论在依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不发达问题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问题。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沃勒斯坦对世界体系未来前途的构想,但是如何过渡,以及过渡后的状况怎么样,沃勒斯坦自己也说不清,我们还不知道,一个社会主义世界秩序即一个急剧缩小所有人之间物质生活差距和实际权力鸿沟的世界秩序,将会怎样运行。
20世纪80—90年代: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环保主义者极力抨击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现象,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互相对立,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到80年代后,人们开始尝试重新认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些在国际上有着影响力的工业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学者提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是可行的,它们提倡一种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是生态现代化理论。
20世纪80至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相继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和《21世纪议程》文件,标志着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21世纪前10年年代:全球问题。根据蔡拓的研究,全球问题就是指当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问题日益突显,环境、人口、粮食、能源、南北差距开始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议题,并受到空前关注。全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而全球化可以视为广义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全球问题就成为今天的现代化理论需要解释和解决的重大问题[20]。
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问题主要有:(1)在传统安全领域,局部战争明显增加,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日益猖獗,持久和平的目标远未实现。(2)在经济与发展领域,南北差距及其矛盾难以改观,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有增无减。全球经济更是遭遇到严峻困难。(3)在生态环境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淡水、能源以及各种矿物、生物资源表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地球资源正在急剧减少。与此同时,全球升温、臭氧衰竭、森林锐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城市垃圾、工业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难以摆脱的生存威胁。(4)在社会与政治领域,伴随着民族主义浪潮与人权运动而出现的诸多政治事件导致了旷日持久的政治摩擦与纷争。世界人口继续快速增长,还有全球毒品泛滥和艾滋病传播的难以有效抑制。
以上全球问题中除安全问题外,都应属于现代化理论需要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南北国家之间差距扩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增长压力增大、可再生资源浪费惊人等。现有的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除外)均涉及以上某类问题,但是,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新的理论!
(二)共同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
试图解释和解决全球问题的“共同现代化”理论应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1.目标取向: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
蔡拓指出,在当今世界,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能摆脱全球问题的影响和制约,任何国家和民族若无视全球问题中所内含的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不仅会损害自身,而且要殃及整个人类。也就是说,人类共同利益是存在的,它存在于全球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因此,人类共同利益就是全球利益的体现。殖民主义时代,世界列强追求的是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甚至把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基础下。工业文明时代,各国现代化追求的也是自己的国家利益,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对此有过深入透彻的分析。
为了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参与共同现代化的行为者必须把共同现代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
为了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现代化的行为者不能把企业/组织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不能把国家利益置于全球利益之上。全球利益是指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民族国家设定的核心利益和一般利益,企业/组织利益是企业/组织设定的自我利益。
2.行为主体:国际共同体
谁来推进共同现代化?不是民族国家,而是由民族国家自愿组成的国际共同体;也不是国际体系本身,而是由民族国家为成员构成、相互形成国际体系的国际共同体。
我们知道,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民族国家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过重大的贡献,但是,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化的行为主体,天然地会选择自己的国家利益至上,有时甚至不惜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当今世界存在的诸多全球问题,其根源之一就是民族国家本位的现代化模式。而且,在面对全球问题时,民族国家是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由联合国和国际组织提出并倡导,就是一个例证。
全球问题的解决、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客观上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国际共同体,而不是民族国家。所谓国际共同体是由多个民族国家自愿组成的、拥有共同命运意识和广泛深入合作机制的共同体。国际共同体首先在拥有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国家之间产生,在共同利益驱动下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然后,在共同利益不断实现过程中建立起责任共同体;最后,在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基础上,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
与民族国家是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前提条件不同,国际共同体与共同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互推进的。国家之间为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而开展的国际合作是初始条件,合作成员国家的增加、合作范围的拓展、合作程度的加深、合作成果的显现,既是国际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也是共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提升,取决于共同现代化推进的广度和深度;共同现代化的有效推进,也取决于国际共同体的建设水平和潜力。
以国际共同体为本位的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及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来源于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而后者一直是以民族国家为本位或研究中心。要从民族国家本位转向共同体本位,其难度是相当大的,秦亚青教授的开创性研究——过程建构主义的思路与方法是可资借鉴的[21]。
3.核心原则:合作共赢
合作是指双方或多方投入资源、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不是单独做事,而是共同完成任务。共赢是指合作的双方或多方能够获得与其资源投入和工作努力相匹配的收益。共赢的前提是合作获得了预期的收益,共赢的实质是平等法则,即合作双方或多方能够获得与其资源投入和工作努力相匹配的收益。
合作是共赢的基础,共赢不一定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共赢的合作才是真正的合作,才是可持续的合作。单赢或少赢的合作是打着“合作”旗号的“剥削”,是典型的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
合作共赢作为共同现代化的核心原则,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为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现代化行为者必须合作共赢。
(2)合作共赢不仅限于国际共同体的成员国家之间,还要包括国际共同体及成员与其外部国家,甚至包括人类与自然界的合作共赢。
(3)合作并不排斥竞争,只要这种竞争能够促进合作,即为了合作的竞争。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竞争是主要的,既使存在合作,也是为了竞争。
(4)共赢必须让合作方先赢。共赢往往被认为是不现实的,因为合作各方都希望先赢,这样共赢就难以实现。因此,合作倡议方、投入资源多的合作方,必须让合作方先赢,最后合作各方才能共赢。
(5)合作共赢需要相应的文化支撑。源自欧洲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主要是一部竞争的历史,这与西方社会的个人理性主义文化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强调合作共赢为共同现代化的核心原则,这就需要关系理性主义文化作为支撑。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对此将会有较大的贡献。
4.战略重点:生态、人口、国际合作
现代化的本质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知识的生产、积累、传播、应用、调适所导致的社会变迁过程。无论是传统现代化还是共同现代化,其本质是相同的。两者之间的主要内容区别在:(1)各有不同的重点领域,(2)同一领域的指导原则不同。
罗荣渠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几组因素是:生态、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交往(合作)。生态因素具有长久稳定性;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是慢变因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人口因素是愈来愈受到重视的新的变量;只有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处在经常变动之中;国际交往(合作)因素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中的生态、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是现代化内容的主要领域,人口因素与现代化的关系在今天非常重要,但一直以来未得到重视,国际交往(合作)是方式因素,其内容可涉及现代化内容的各个领域。
经典现代化的重点领域是经济与政治,涉及社会与文化,未考虑生态、人口和国际合作;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重点领域是经济与国际交往,其他很少考虑;生态现代化理论的重点领域是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点领域是经济、社会和生态。
由目标取向和行为主体属性所决定,共同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是生态环境领域、人口因素与国际合作方式。这里并不是不考虑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因素,而是把它们作为内容都纳入到国际合作之中。
生态环境领域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承继和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共同现代化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人口因素与现代化。罗荣渠在西欧与东亚现代化比较中谈到,西欧国家是现代化启动在前、人口高增长在后,而东亚国家的情况却是人口高增长在前、现代化启动在后,涉及人口增长与现代化启动的时序关系。我们认为[22],人口基数是现代化模式或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现代化历程来看,18世纪西欧国家现代化启动时各国人口规模在千万以上,19世纪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现代化启动时各国人口规模在亿以上,20世纪中国、印度进入现代化时各国人口规模在10亿以上。经典现代化理论适用于人口规模为亿以上的国家,但完全不适用于人口规模为10亿以上的国家。因为经典现代化理论推崇的欧美现代化模式依赖于大量消耗不再可生资源,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每年消耗的资源占全球每年消耗的资源的1/3。因此,无论是中、印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的现代化,还是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人口总规模在几十亿),都不能再走欧美现代化的老路,而必须开辟新的道路。这个新道路就是共同现代化。
共同现代化以国际合作为主要方式,具有与传统现代化不同的指导原则。
国际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只顾自己发展,不顾他人发展,更不是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谋求自己的发展。
国际政治合作:相互尊重政治制度,共同应对全球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强加于他人,不是在应对全球问题时推卸责任。
国际社会合作:发挥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建设全球和谐社会。而不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去干涉他国内政,颠覆他国政府。
国际文化合作: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而不是强调自身文化的优越性,贬低甚至毁灭其他文明。
综上所述,共同现代化理论是一种新的理论探索,它试图解释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它是国际共同体本位的现代化,不是民族国家本位的现代化;它是共同利益优先的现代化,不是国家利益优先的现代化;它是合作的、共享和共生的现代化,不是竞争的、独享和独大的现代化。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6-17.
[2]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阿尔蒙德,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5]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7]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8]M.列维.现代化的社会模式(结构)和问题[A]//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C].上海:三联书店,2002.
[9]N.斯梅尔瑟.走向一种现代化理论[C].//谢立中,孙立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10]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M].顾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1]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2]A.R.德赛.现代化概念有重新评价的必要[M]//C.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3]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4]李鹏程.茨阿波夫(查普夫)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启迪[J].国外社会科学,1997(4).
[15]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6]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7]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8]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0]蔡拓,等,著.全球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1]秦亚青.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2]关于人口因素与现代化的关系,主要观点来源于康荣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Gongtong Modernization——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a New Theory of Modernization
KE Yinbin,QIAOKe
Based on the logic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 and"problem-theories"chain analysis,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kind oftheory---Gongtongmodernization.Unlike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Gongtongmodernization is international-regime-oriented rather than nation-state-oriented,and focuses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economic growth only.Gongtongmodernization tries toelaborate and provide ways tosolve the global issues that human beings are facing.It is the modernization ofinternational communityrather than nation states,the modernization featuringthe promotion ofcommon interests rather than the pursuit ofself-servingpriorities,the modernization featuringthe facilitation of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competition;the modernization featuring the encouragement of sharing by all rather than solitaryenjoyment,the modernization featuringthe achievement ofsymbiosis rather than dominance.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Gongtongmodernization;global issues;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731
A
1003-1502(2017)04-0027-09
柯银斌(1963-),男,北京大学全球互联互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邮编:100083乔 柯(1988-),男,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邮编:100037
责任编辑:王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