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医院人满为患,心理和精神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群体大等国民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我国国民健康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适应我国国民大健康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森林康养事业蓬勃兴起,也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拓新的路子。
森林康养是依托高质量的森林、湿地等资源,按照生态学、植物学、林学、现代及传统医学、中医药学、养生学、人体运动学、心理学等原理,开展森林、湿地及其生态环境与人的多方面交流,促进人体疾病的预防、疗愈和康复,进行健康管理,改善健康状况活动的总称,是我国大健康战略实施的新模式、新业态,具有广阔的前景。发展森林康养业,与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相契合,满足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多种功能,为林业改革与发展增添新活力。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主旨,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保障。森林是促进健康生活的最佳目的地,是建设健
康环境的核心基础,也是健康服务业创新的重要领域。森林康养是我国大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产业于一体,既可以作为传统医疗体系的延伸,又可以为亚健康群体、精神疾病和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青少年乃至全民游息、健身运动、养老保健提供理想场所。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必然会选择回归自然,建设健康中国必然要发展高度发达的森林康养业。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甚至更为长远时期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利用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的现代林业本身是绿色产业,森林康养业是旅游、体育、教育、中医药、养老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自然延伸,符合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广大城乡居民从城市走向森林,就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民俗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运动场所拓展到森林,能够促进户外运动设施、设备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体育运动市场的潜力;自然教育的课堂选择森林,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人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中草药种植和疗养选择走进森林,就能远离工业污染,生产出合格的中药材;养老基地选择走近森林、湿地,就能提供优质、健康的养生健体环境,与林业和森林资源相结合,许多传统产业都能找到实现绿色发展的新途径,这是发展森林康养业的独特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国有林区林场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攻坚时期,不断解决制约林业发展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水平低的根本问题,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需要不断突破的最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国林业改革需要新的驱动力,国有林区、林场改革,需要发挥森林资源优势,依靠自我发展来妥善分流安置富余职工、化解金融债务、剥离政社性职能,增强发展活力;我国40%的林地为国有林,主要由138家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和4855个国有林场管理和经营,集中了全国的优势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区域。国有林区、林场发展森林康养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发展森林疗养、森林旅游、森林运动、森林教育、森林医药、森林食品,可以吸纳大量富余职工,解决职工转岗就业、家庭增收等困扰林区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社会负担剥离等关键性难题争取时间、探索出路。集体林区需要进一步放活经营。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放活林地经营权,促进集体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绿色新兴产业。这是鼓励集体林区发展森林康养业的重大利好政策,不断发展壮大的森林康养产业,必将是深入推进林业改革的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已进入数量增速放缓、质量亟待提高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特别是天然林全面禁伐,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如何取得突破?还在探索中。一方面,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木材消费的对外依存度偏高,木本油料、森林食品、林药等非木质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生态资源还未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需求也难以满足。林业巨大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林业部门就致力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生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发展了一大批树木园、野生动物园、林业观光园。目前全国各类森林、湿地等旅游地数量接近9000处,2015年接待森林旅游游客数量达10.5亿人次,已经具备深度开发林业生态资源的基本条件。实践表明,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让人们更便捷地享受到林区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迷人的风光、幽静的环境和优质的森林食品,从而实现释放压力、调节身心、促进健康等目的。以森林康养产业为突破,实现林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客观形势需要,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大力推进生态保护脱贫、特色产业脱贫,充分发挥林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2016年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强调了森林旅游休闲康养是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的首选项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我国90%的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布在林区、山区和沙区,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等林业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国家林业局已着手布局发展森林康养业,各级林业部门要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禀赋和自然优势,积极扶持森林康养业发展,推动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覆盖面,促进林农增收致富,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依靠发展森林康养业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休闲旅游与健康养生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发展森林康养业是林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已经引起中央和各地方、各部门的高度重视,森林康养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把发展森林康养工作作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大健康服务产业领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加大工作力度,为推动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的启动、培养森林康养服务专业队伍和探索森林医学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近年来,森林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认可,回归自然成为人们健康养生的首选,森林康养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今年,国家首次将发展森林康养纳入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制定规划,鼓励多产业融合,发展森林康养业。国家林业局将森林康养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奠定了森林康养在全国林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016年12月召开了首届中国森林康养与医疗旅游论坛,行业内外300多位领导、专家和同行参加会议。2016年5月,四川省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森林康养发展意见,2016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森林康养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97号),今年4月17日湖南省又出台了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16--2025)。四川、湖南、浙江、贵州、河北、陕西、黑龙江等地都已经着手建立森林康养基地试点,积极推动以森林康养为中心的新产业经济。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积极响应,互相融合,森林医学与健康促进会举行了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研讨会暨森林疗养技术培训班,中国林科院在温州成立了首个森林康养研究中心。
森林能够向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清洁的空气、干净的饮水,以及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态环境,能够使大量的亚健康群体和患有各种疾病的人们得到康复和治愈,有利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健身强体。随着人们的文化层次、科学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森林、对健康的认知度会越来越高,对森林康养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十二五”时期,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总数达到40亿人次,年增长15.5%。一方面,人民群众有巨大的需求,休闲旅游消费持续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有越来越丰富的森林、湿地资源,可以支撑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我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占国土21.63%。国有林区、国有林场以及分布在全国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都可以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森林康养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发展潜力巨大。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已经开始带着资金进入。
从世界林业发展趋势看,森林康养与国家利益、国民福祉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正在成为未来国际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动力。世界发达国家如德国、丹麦、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据此对林业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整,并将森林康养作为林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日本的森林疗养林,韩国的养生保健林,德国专为儿童打造的森林幼儿园、森林康养中心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森林康养之典范。近年来,国家林业局也在开展相关的国际合作研究,包括中韩合作的“北京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中德共建的甘肃秦州“森林体验教育中心”、福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在重庆与法国合建的“飞跃丛林冒险乐园”等。这些国际合作项目,可以为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森林康养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森林康养工作作为一项新事物,人们的认识还很不够。如何发展森林康养工作,需要实践探索,加大政策支持。
为贯彻落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快速发展,应当加快以下工作。
发展森林康养业是林业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行动,也是林业与大健康服务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更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林业产业转型的难得机遇。各级林业部门应当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与森林康养产业相关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基层林业部门要提高责任意识,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各级林业部门应当把扶持森林康养产业作为林业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解决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各地应当进一步整合林业重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资金,作为扶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贴息、风险补偿基金,盘活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鼓励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引导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从事森林康养业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政府应当给予利息补贴。探索政府与社会合作的PPP等模式,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为森林康养产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英雄。蓬勃兴起的森林康养事业,激发了很多经营主体的创新创业热情,各地林业行业内外都涌现了大批初步成功的典型和实体。特别是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集体林区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家乐等,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为森林康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我们一定要顺势而为,抓好示范,加大交流,不断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
在保护好森林、湿地资源的前提下,要用足政府的现有政策,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化发展。要搞开放式经营,吸引社会资本,鼓励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林、医、药、游、动、养、教、食结合,融合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条腿走路,多种形式探索,为我国森林康养事业发展走出可持续的新路子。
森林康养是新兴产业,政府缺乏完善的管理经验,市场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各级林业部门应当密切关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制度、规划、标准的制定,防止出现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营造规范、健康的产业发展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