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获奖致辞

2017-11-15 06:28:08王家新
星星·散文诗 2017年26期
关键词:书业戴望舒诗选

王家新

2017“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获奖致辞

王家新

尊敬的各位中外出版人和来宾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书业年度评选”主办方

感谢你们将2017“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郑重授与本人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这对我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和深深的激励。

在我作为一个诗人成长和前行的路上,许多伟大的、杰出的诗人一直伴随着,洛尔迦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这个译本首先是爱的产物,是一种生命的还愿和回报行为。早年,当我还是一个文学青年,通过戴望舒先生的译文,洛尔迦的诗就在我的耳朵里“猎猎有声”了;前年初夏,因为对洛尔迦的热爱,我还专门前往西班牙访问了诗人的故乡格拉纳达,并再一次被那爱与死的声音所深深击中。从此我就开始了翻译。本来我并没有想到会翻译和出版一本诗选,但是翻译,就像爱一样,你不能不听从于发自体內的那种燃烧,也不能不忠实于在你生命中挥之不去的那张脸庞和声音。洛尔迦自己有诗云:“橄榄树在等待/摩羯座之夜”。我不知道“摩羯座之夜”是一种怎样神秘的夜晚,我只是深感庆幸,为通过翻译迎来了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说起翻译,我们中国读者首先要感谢戴望舒先生。戴望舒对洛尔迦的翻译,具有任何后来者都不可替代的“发现”的意义,也深深影响到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数代中国诗人。因此我的翻译,不仅是对洛尔迦,也是对这位诗人前辈的一次致敬。

但是,正如历史上的许多诗人,洛尔迦也正是一个有待于我们重新发现的诗人。从其全部创作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所达到的深度、高度而言,他还未被我们所充分认识;从已有的翻译来看,也仍留有很大的进一步修订、完善和刷新的空间。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译本,而洛尔迦恰恰是一个为不同时代的译者而存在的诗人。我自己要去

做的,即是在前人基础上提供一种新的参照,不仅译出“我心目中的洛尔迦”,也要由此激活、刷新和拓展人们对这位天才诗人的认知。

就具体的翻译来说,对洛尔迦的翻译充满了难度,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的一些诗看似“简单”,但却“简单而又神秘”。要翻译,就意味着能够把握他那特有的抒情调性,意味着在我们自己身上唤起某种潜在的诗性本能,甚至唤起一种精灵般的灵性。因为这就是洛尔迦诗歌天赋的最神秘特征。也正是在翻译过程中,我理解了洛尔迦为什么会说“深歌”(“cante jondo”)的歌手往往以一声“可怕的叫喊”开始,那仿佛是“死者一代的叫喊”,而“安达卢西亚人除了战栗对这叫喊再也无能为力。”

我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在汉语中重新创造出这种“战栗”。

当然,洛尔迦不单是“歌谣性诗人”,他还是语言的革新家,超现实主义式的奇才,史诗和神话的锻造者,伟大的、一次次让我泪涌的悲剧诗人。在翻译过程中,我不仅惊叹于他的诗歌天赋,也时时为他那创伤般的爆发力所撼动,为他至深的悲痛抒情所蕴含的复活和净化力量所抚慰和提升。作为一个洞悉生与死的诗人,他一直顶着死亡和暴力写作,一直在同那头神秘的“公牛”角逐,也一直在向他的本源回归。这是他的伟大,也是他的神秘。“我曾一次次迷失在大海之上/耳中充满了新摘下的花朵,/满舌头尽是爱与苦痛。”这是他的诗句,而我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感同身受。因此,我也只能以更高的翻译艺术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这是一些天才的、或是让我泪涌的伟大作品,我也一定要把译作提升到能与原作相称的程度。我不敢说我完全达到了我的目标,我只愿成为一个称职的“精良的射手”,只愿通过翻译使原作得到新的“更茂盛的绽放”,只愿在我们自己的语言中创造出深刻的共鸣和持久的回声。

就在这次颁奖活动的前几天,8月19日,即洛尔迦的蒙难纪念日。这样一位诗人离开我们已有80余年了,再过800年,他仍会是一个独具异彩、生气勃勃的诗人。而我的翻译,就是要使他再次来到我们中间,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

谢谢!

王家新,诗人、批评家、翻译家,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高中毕业后下放劳动,“文革”结束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未完成的诗》、《塔可夫斯基的树》、《重写一首旧诗》,诗论随笔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没有英雄的诗》、《为凤凰找寻栖所》、《雪的款待》、《在你的晚脸前》、《黄昏或黎明的诗人》、《翻译的辨认》,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选》、《带着来自塔露萨的书:王家新译诗集》、《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我的世纪,我的野兽: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没有英雄的叙事诗:阿赫玛托娃诗选》(待出);另有《20世纪外国诗人论诗》、《叶芝文集》(三卷本)、《当代欧美诗选》、《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现代欧美诗歌流派诗选》(三卷本)、《中外现代诗歌导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翻译文学卷》等编著多种。

王家新的创作贯穿了三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诗歌的历程。在创作的同时,他的诗歌批评、诗学随笔和诗歌翻译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全部写作被人称为“中国当代诗坛的启示录”。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德文诗选《哥特兰的黄昏》、《晚来的献诗》、英文诗选《变暗的镜子》、克罗地亚文诗选《夜行火车》于近年相继出版。多次应邀参加一些国际诗歌节和国际文学交流活动,并在国外一些大学讲学、做驻校诗人。曾获韩国KC国际诗文学奖等多种国内外诗歌奖,译作《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获2017“书业年度评选·翻译奖”。

猜你喜欢
书业戴望舒诗选
书业再次盯上开团
出版人(2022年5期)2022-05-25 08:32:40
书业如何拥抱新渠道?
出版人(2021年11期)2021-11-25 07:34:04
2020书业年度评选揭晓
出版人(2021年2期)2021-04-01 07:15:32
戴望舒《雨巷》(节选)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8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出版人(2020年5期)2020-11-17 01:45:18
谭俊诗选登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6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
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感伤之美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0
涂光雍诗选
中国诗歌(2015年3期)2015-06-27 0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