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炭矿区地质测绘及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探讨

2017-11-14 11:05朱孔勇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全站仪矿区

摘 要:地质测绘工作是完成煤炭矿区生产的基础,必须在不断完善工作方法的同时,对其技术手段进行升级,使其适应时代技术条件与发展水平,并表现出方法的科学性。由此,本文从煤炭矿区地质测绘的基本工作入手,对新型的测绘技术与设备条件等内容进行分析,为相关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测绘;煤炭;矿区管理;技术开发

引言:矿区的地质测绘,在整体煤炭开采的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在保证生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开采效率,并以技术手段为依托,对地下的环境与煤炭储量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有效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从而以新型的技术优势,保证地质测绘工作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一、煤炭矿区地质测绘的基本工作内容

地质测量与勘察工作,是煤炭矿区所有工作内容的基础,也是进行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必须在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条件参数信息与相应的地质描述内容,作为了解矿区空间分布情况的基本参数内容,从而保证地质地图编制的完整性水平,为整体矿区的开发提供基础性资料[1]。

在内容上,矿区地质测绘工作需对矿井覆盖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条件进行调查,并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分析岩体结构可能存在的破坏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调查,降低人为因素或是自然灾害产生安全危害的可能性,提高整体矿区环境生产与生活的稳定性水平。在测绘工作中,必须针对结构构造相对较为薄弱的软弱夹层进行处理。通过对软弱或是风化岩组的处理,降低发生结构裂隙的可能性,并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适当的管理,保证数据的全面性。

二、新技术手段在煤炭矿区地质测绘中的应用

(一)全站仪设备应用

全站仪设备,在煤炭矿区的生产过程中,有着较为优秀的适用性条件,是当前技术环境下,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技术手段。在技术内容上,全站仪集合了数字化的电子技术与完善的光学测量系统,并在两种技术手段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将经典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设备优势功能的统一,展现出了自身的技术全面性与适用的广泛性水平。

从智能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全站仪器是未来技术发展中的核心,势必在煤炭矿区的测绘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关键作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智能化全站仪设备的销量水平有着明显的优势表现[2]。在技术内容上,新型的智能化全站仪,将光电磁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融合在一起,并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原本需采用两种设备完成处理的技术内容,统一的整合起来,仅凭智能化的功能设备,就可完成相应的操作内容。以此作为功能优势条件,使全站仪在煤炭矿区发挥出较好的适应性条件与功能价值。另外,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技术环境的需要,在全站仪设备的设计应用中,还有相应的电子记事簿与实时通讯系统,可以进一步优化信息的采集与应用,进而提高地质测绘工作的科技性,加快技术进步。

(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是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升降操作平台、计算机系统、摄像机、三维扫描设备等多种类型的功能组件而形成的整体技术系统。在方法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主要通过图像数据的采集与整理,通过计算机的高运算能力,将各种坐标参数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完整矢量图的的绘制。然后,再通过数据的高效率处理办法,使系统输出与环境条件符合度极高的三维图形,并根据对于数据参数的实际需求水平,将数据内容输出成不同的格式,使其使用价值更加全面。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对井筒断面、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率、矿区边坡参数、相关交通设施、建筑物信息等内容的测绘工作。在三维激光技术的应用中,由于去空间定位系统的精确度水平,以及较为优秀的呈像与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在简单的方法下完成相对较为复杂的技术操作,进而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扫描工作中都出现的多次回转问题。以此,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煤炭企业在测量工作中的成本消耗,通过技术手段的升级,强化企业的生产竞争力与矿区的整体安全系数条件。

(三)空间定位系统

空间定位系统是多种技术手段的集合,在应用上可以分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術)、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等多种类型。在遥感技术中又包含了航空科学与卫星遥感技术。其中,航空遥感技术手段下,可以高效的完成矿区地形图的策略工作,在实践中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并在不断的探索中收获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同时,在遥感技术的指导作用下,可以通过采集整理出来的信息数据,完成相关地面资料的数字化建模,这种数据处理方式,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并得到了大多数技术人员的青睐与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又被称作GIS技术,在应用中,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图像化模型的方式完成数据处理,使其通过直观的功能性表现,为矿井地上、地下等多种类型的空间进行建模处理[3]。同时,在系统软件的辅助作用下,还可通过系统的大容量与高效率计算方式,将与地质结构相关联的信息数据增添到模型系统中。诸如断层、陷落柱、褶曲等构造类型,或者如岩层冲刷、岩石相变等地质的沉积现象,都可以带入到系统模型,并对生产条件与方式进行指导,从而在保证数据全面性的同时,提高整体测量工作的科学性与技术性。另外,在GIS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通过半自动化的程序,完成数据的矢量化运算,并将生成的参数信息,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提升数据资料的指导作用,在简洁、高效、美观的方法下,提高整体测量数据的规范化,并增强地质信息的指导价值。

总结:技术的进步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必须在不断升级与应用过程中,开发技术内容,并在计算机、微型系统、计算方法、呈像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与应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煤炭矿区的测量质量,进而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性与安全性,通过技术升级推进产业发展,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健康转型,创造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阿娜.数字化测量信息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

[2] 刘安洪.煤矿矿山测量数字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7):27+37.

[3] 张中福,蒋良兵.浅谈数字化测量信息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7):45-46.

作者简介:朱孔勇(1987-),汉族,籍贯:山东省,单位:山东东山古城煤矿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测绘工程。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全站仪矿区
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信号源传输方案
泥中寻金
全站仪在金属矿地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全站仪在工程放线验线中的应用分析
矿区迎来今冬第一场雪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浅谈全站仪在建筑测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广州SCS G2004接收全站仪数据过程的相异性分析